APP下载

肉牛产业扶贫初探

2017-03-08王安奎郭正蓉毕競文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肉牛牛肉贫困户

谭 琳,王安奎,郭正蓉,毕競文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650212;2.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昆明6502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牛肉消费量呈现稳步增长势头。肉牛产业是我国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肉牛产业是推进畜牧业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肉牛产业扶贫的模式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将肉牛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以政府引导为基础、以贫困户参与为核心、以市场化运作为助力,可以加快产业扶贫进程、增强产业扶贫实效、提高产业扶贫绩效。

肉牛产业;扶贫模式;政策建议

1 我国肉牛产业概况

1.1 牛肉营养价值

牛肉营养价值丰富。与猪肉相比,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容易消化吸收,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牛肉与猪肉部分营养成分比较(每100 g)

1.2 我国牛肉产量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牛肉生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牛肉消费量呈现稳步增长势头。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牛肉产量为6048.6万吨,同期中国牛肉产量为716.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1.9%。

1.3 我国牛肉销量

综合国家统计局以及海关数据,2016年我国牛肉表观消费量为774.46万t,需求较2015年同期增长3.68%,2016年我国牛肉人均消费量达到5.60 k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 我国肉牛产业扶贫的必要性

2017年全国“两会”上,精准扶贫再次被列为重要议题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工作会议中多次强调,要提高扶贫措施的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1]。

产业扶贫的关键是抓好内生动力,要坚持科技支撑和内涵式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要坚持全产业链推进,形成产业集群。要建立科学的产业带动机制,使扶贫对象分享产业发展成果。要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切实让发展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加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之路。

我国贫困户广泛存在于农村,农业从业者较多,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有利于高效整合地方资源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转变农村传统养殖方式,走上科学养殖的脱贫之路。肉牛产业是我国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肉牛产业是推进畜牧业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当前,我国牛业转型发展任务艰巨,种养主体分离、种养依存关系趋于弱化,环保和资源约束明显加大,廉价产品进口压力不断升级等问题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屏障。依托粮改饲优化种养布局,促进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是牛产业发展的重大命题。新阶段新形势,需要广大牛业从业者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更加注重市场导向与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发挥典型模式的示范作用,推动养牛业在畜牧业精准扶贫进程中率先取得突破[2]。

3 我国肉牛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探索

3.1 土地流转脱贫模式

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肉牛龙头企业发展“粮改饲”养牛,农户通过土地出让金增收,实现脱贫。

3.2 订单种植脱贫模式

贫困户与肉牛养殖场签订订单农业种植回收协议,贫困户通过种植专用青贮玉米实现增收脱贫。

3.3 企业务工脱贫模式

贫困户到养殖场或屠宰场打工,领取工资报酬,实现脱贫。

3.4 合同养殖脱贫模式

贫困户赊牛养殖实现脱贫。引导肉牛龙头企业将犊牛、肉牛、母牛赊销给贫困户,签订回收协议,采取“赊小收大、赊瘦收肥、赊母收犊”的模式,实现养殖脱贫。

3.5 托管代养脱贫模式

针对部分家庭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时季节难以返回从事生产经营的实际,在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与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场)、村委会签订三方协议,养殖企业将贫困户产业扶贫贷款作为资本代购基础母畜,并负责饲草、防疫、销售及清偿贷款利息,返还贫困户部分基础母畜产生的效益。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因病因残因外出无能力发展产业、抗风险能力差等难题[3]。

3.6 合作养牛脱贫模式

贫困村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并与肉牛龙头企业签订养殖回收协议,合作社建设养牛场,吸纳贫困户进场养牛,由合作社统一种植青贮玉米、统一购牛、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给龙头企业,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

3.6.1 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传统的单家独户养殖肉牛主要有以下缺点和不足:信息不灵通、劳动成本高、技术服务不到位、管理防疫不规范、规模难发展、市场竞争能力弱等。

借鉴发达地区、发达国家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 做法,积极引导农民组建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3.6.1.1 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经济组织,是农民为获取良好的服务,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的经济组织;农民社员至少应占合作社成员总数的80%,农民出资在合作社中占主体地位。

3.6.1.2 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以“服务社员、谋求共同利益”为宗旨,以“提高养殖技术、降低劳动成本、创新管理方式”为目的,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盈利返还,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地位平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3.6.1.3 坚持社企合作的办社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引导和带动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3.6.1.4 坚持股份制、融资型、经营性的发展方向。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把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融资能力的经营性实体。

3.6.1.5 坚持政府指导、扶持、服务的工作方针。各乡镇、 各部门在发展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要做到“引导不干预,指导不代替”,不搞行政包办和强迫命令。

3.6.2 进一步促进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举措

3.6.2.1 政策引导。 建议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基础,出台全省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施意见,明确管理方式、扶持政策、融资渠道和资金互助等,进一步理清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标准和社员入社门槛。

3.6.2.2严把注册关。注重实体调查,现场勘验,对社员名单、办公场地、注册资金、经营规模等要素进行实地核查。没有实体不符合条件的要一票否决,做到成熟一个注册一个,谨防注册内容虚假和“空壳社”问题的发生。同时,加强合作社的动态监管,建立发照后的联合勘验回访机制,建立退出机制,将不合格‘空壳’合作社清理出去。

对不经营、不服务、不按章程规范运作的,加强督促检查,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规范发展,拒绝整改的,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其营业执照,凡无实际运作、无发展潜力、无创收能力、无带动作用的“空壳社”要依法取缔、注销。

3.6.2.3统筹资金。建议适当整合分散在财政、林业、农业等部门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由省农业农经部门或省供销合作社统一支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6.2.4规范发展。建议出台符合合作社运行特点的监管办法,建立和完善合作社的内外监督制度,在内部监督上强化监事会(监事)在合作社治理中的作用,在外部监督上明确外部审计的强制性条款,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实行工商年度营运审核制度,让扶持资金更多地注入发展规范、潜力较大的合作社。

3.6.2.5加强培训。 农业推广、人才培训等机构要采取各种形式,全面加强合作社人才培训,增强合作社核心竞争能力。将合作社成员培训纳入全县农民培训项目计划,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经营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切实提高理事长的综合素质,增强专业管理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市场把握能力、市场风险预测能力、产品营销能力。

3.6.2.6严格考核。使奖励制度真正起到推动我县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 我国肉牛产业扶贫的有关政策建议

4.1 建立能繁母牛免费提供机制

利用财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在适合发展肉牛的贫困村中,政府统一购买并免费发放给每户贫困户一头母牛,奠定其无本发展肉牛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借牛还牛”发展模式,由合作社将优质能繁母牛借给贫困户饲养,并免费提供配种、防疫和技术培训服务,母牛增值部分及母牛所产牛犊归贫困户所有,合作社按市场价格回收销售解决其销售担忧。

4.2 建立肉牛养殖融资保障机制

引导银行完善征信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分梯度对肉牛养殖贫困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破解贫困户发展肉牛产业无资金、无有效抵押物的困境。同时,对于肉牛养殖贫困户贷款,采用基准利率和支农再贷款优惠利率。根据当年贷款计划规模,由财政按到户贷款年利率的一定比例预留贴息资金,对实际贷款及时贴息,破解贫困户难以承担融资成本的难题,消除贫困农户“不敢贷”的顾虑。

4.3 提高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由于产业扶持资金一次性下放到农户手中,其帮扶作用不明显。因此,要循环利用产业扶持资金,提升造血功能。建议创新肉牛产业扶持资金利用模式,将肉牛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贫困户周转使用、无息借款的专项资金,作为贫困户的肉牛产业扶持周转金。

4.4 提高肉牛养殖技术科技含量

建立一支肉牛养殖技术服务队伍,提供肉牛养殖技术指导、规范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治等养殖环节配套服务工作,对合作社和贫困户养殖过程全程跟踪管理。常年开展秸秆养畜、科学饲养管理综合技术、制度化防疫等多层次全方位技术培训和服务,强化对养牛农户的技术培训。以科技支撑产业,以产业带动脱贫,发挥当地群众养牛基础优势,帮助贫困户发展以养牛为重点的生态畜牧业,全面提升肉牛产业科技水平,实现稳定增收脱贫[4]。

4.5 建立健全肉牛保险保障体系

通过开展肉牛保险,解决肉牛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农户凭借购买肉牛检疫证明(附耳标号)参加保险,保费由参保农户和财政共同承担,有效减轻贫困户的经济损失压力。

4.6 着力构建肉牛交易体系机制

通过建设肉牛交易市场、培育肉牛交易经纪人队伍、发展电子商务等,不断拓宽市场渠道,防止大规模出栏的市场销售风险。

5 结论

将肉牛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以政府引导为基础、以贫困户参与为核心、以市场化运作为助力,可以加快产业扶贫进程、增强产业扶贫实效、提高产业扶贫绩效。

[1] 周淼葭,潘兴扬.筠连镇肉牛产业村带村[J].当代县域经济,2015,(12):50-53.

[2] 肖正中,周晓情,吴柱月.云南省肉牛养殖产业情况调研以及对广西肉牛产业发展的启发[J].广西畜牧兽医,2016,32(5):234-235.

[3] 林世军.六大肉牛扶贫模式成功打造“阳信经验”[J].农业知识,2017(21),24-25.

[4] 虞洪.系统推进“1+4”工程精准脱贫[J].四川党的建设,2017(12),30-31.

猜你喜欢

肉牛牛肉贫困户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酸汤牛肉里的爱
寻味牛肉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