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观察

2017-03-08桑怡刘庆生李蕾叶蔚王小奇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内蕴中西药白头翁

桑怡 刘庆生 李蕾 叶蔚 王小奇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观察

桑怡 刘庆生 李蕾 叶蔚 王小奇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各25例。西药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中药组口服加味白头翁汤,中西药结合组联合应用中药与西药治疗,即在口服美沙拉嗪基础上加服加味白头翁汤,4周为1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 西药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6.0%;中药组显效13例,有效7例,总有效80.0%;而中西药结合组2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2.0%。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或中药组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治疗后症状评分,中西药结合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比单纯用西药或中药治疗更理想,治疗相对安全且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 湿热内蕴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侵袭人体结肠、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症性非特异性疾病,以腹泻、黏液血便和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与中医学中所述的“大瘕泻”症状相似,属于中医“肠风”“泄泻”等范畴。该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和自身免疫相关,精神波动和感染也是其诱发因素[2]。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患者2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5例。随机分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各25例。西药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1.5±10.2)岁。中药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6~59岁,平均年龄(40.7±11.0)岁。中西药结合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5~51岁,平均(42.3±10.7)岁。所有患者病程3个月~10年,其中轻度患者36例、重度患者33例、重度患者6例。三组年龄、性别、病型、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①临床上呈反复或持续性发作的腹痛、腹泻和黏液血脓便,伴或者不伴不同程度的全身性反应。②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肠结核、缺血性肠病、慢性血吸虫病等。③经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或钡剂灌肠检查证实[3]。(2)中医诊断标准: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主要诊断标准[4]:腹泻,脓血便,腹痛灼热,里急后重,发热,溲赤,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濡数。

1.3 方法 西药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25g/片,4片/次,3次/d。中药组采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为白头翁20g,黄柏30g,黄连30g,秦皮30g。有便脓血较多的患者,可以加丹皮、地榆、赤芍凉血止血和血;便后感觉后重里急,且比较严重,加槟郎、枳壳、木香行气缓急;具有全身发热症状的,可加金银花、连翘、葛根,既能退热解表,又能升阳止泻;饮食不节而食滞者,以山楂、陈皮消食行气导滞。以水煎服,一剂分2次,早晚温服。中西药结合组则联合应用中药与西药治疗,即在口服美沙拉嗪基础上加服加味白头翁汤,用量用法遵上所述。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观察三组8周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参照UC症状量化分级标准表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正常,结肠镜显示肠黏膜溃疡灶消失,无黏膜充血和水肿;有效:临床检查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减少,复查结肠镜显示仅有部分假息肉或轻度炎症反应;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加重,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溃疡、水肿及充血未改变或加重。并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三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三组治疗前腹痛、腹泻、血便、发热等证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x±s)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西药组出现轻微厌食症状2例,中药组1例初次服用中药时出现恶心症状,但随后缓解,患者可以耐受并坚持完成8周的治疗。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公认的结肠癌前病变的一种,病程发病缓慢,以炎症性表现为主,位于大肠黏膜及其下层,可引起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等。其发病机制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免疫及遗传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感染、情绪波动等只是其诱发因素。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复杂,一般治疗效果较差。目前,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口服药主要选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或相当剂量的美沙拉嗪(5-ASA),或配合激素及抗生素治疗。美沙拉嗪抗炎作用良好,治疗有效率高,效果比SAPS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6]。美沙拉嗪可以在结肠以及回肠末端定点缓慢释放,避免直接在上消化道吸收;且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减少肠道炎症的发生。

溃疡性结肠在中医学上类似于“大瘕泻”,属于“肠风”“泄泻”“痢疾”等范畴。其主要病因为素体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不洁饮食、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湿热内蕴型UC与暴饮暴食、肆食肥甘等产生湿热,壅滞于肠道,阻滞肠道气机;或由于湿热熏浊肠道,造成气血瘀滞,造成湿热内蕴有关。白头翁汤作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的常用方,出自《伤寒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其组成为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白头翁性苦寒,清热凉血,解毒止痢,入血分,为君药;黄连及黄柏性苦寒,泻火燥湿为臣药;秦皮性苦涩寒,止痢收涩,为佐使药。并且根据有关文献[7]表明,白头翁的有效成分白头翁醇能够调控肠上皮紧密连接细胞的蛋白,保护肠黏膜;黄连以及黄柏具有类似于广谱抗生素的作用,对肠道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杀灭作用,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秦皮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够消除炎症、镇静止痛、杀菌抗菌等作用。

本资料中,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总有效率达92.0%,且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后腹痛、腹泻、血便、发热等证状评分明显降低。王安兵[8]等利用白头翁加味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达95.4%,与本资料结果相似。

总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纯应用西药或中药疗效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1] 张建觅,王利平,林一帆,等.487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2):741-743.

[2] 张彦卿,黄晓青,范海媚,等.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辨证用药分析.山西中医,2013,29(11):56-57.

[3] 石磊,施丽婕.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1173-1176.

[4] 贾军峰.中西医诊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66-67.

[5] 党天谋,李玉珍,何领军,等.中西医联合多途径治疗近段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7):1341-1342.

[6] 王子剑,孙志广.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吉林中医药,2013,33(4):425-427.

[7] 南永俊.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4例.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747.

[8] 王安兵.白头翁汤加味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海峡药学,2015,27(6):226-22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UC)of internal dampness-heatsyndrome type for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75 cases we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 group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group,with 25 cases each.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treated by Mesalazine enteric coated tablet. and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treated by Jiawei Baitouweng Decoction.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Last for four weeks for a period of treatment,two period of treatment,observe its clinical effect,symptom scores,adverse reactions,etc. Results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6.0% and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80%,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0%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After treatment,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group different TCM syndromes scores were decreased(P<0.05).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combined use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of internal dampness-heatsyndrome type the overall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ecurity,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Ulcerative colitis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ternal dampness-heatsyndrome type

310007 杭州市中医院(桑怡 刘庆生 叶蔚 王小奇)

310003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蕾)

猜你喜欢

内蕴中西药白头翁
白头翁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母羊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中西药疗法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我和白头翁的“战斗”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电影《老炮儿》内蕴的儒家伦理道德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想改名的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