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ETRx系统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2017-03-0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脊膜椎间隙椎板

李 鑫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保定 071028)

METRx系统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李 鑫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保定 071028)

脊柱外科手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手术设备与器械的创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99年,Foley和Smith将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改进,命名为METRx(Minimal Exposure Tubular Retractor System),将传统开放手术技术与微创技术相融合,结合各自技术优势,可清楚确认椎板、黄韧带、神经根、硬脊膜等重要组织,在最微创基础上,切除椎体增生的骨质及变性骨化黄韧带,摘除突出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充分扩大椎间孔及椎管,切除硬脊膜囊肿或其它硬膜下病变。该系统还可有效避免传统手术的弊端,扩大术野,减少骨关节结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留脊柱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降低术后腰椎的不稳及退变。

椎间盘

1 METRx系统简介

METRx系统包括穿刺导针、蛇形臂及一系列直径由小到大的金属套管;术中需使用C臂机及手术显微镜。术前可通过体表标志选定手术节段,术中可在C臂机透视下进一步确定位置,导针直接插到相应节段上一椎板的下缘,沿导针由细到粗逐次插入套管,以扩张穿刺通道,通过对肌肉的逐渐分开,营造一个开放的、足够大的通道以满足手术工具的使用。使用椎板咬骨钳将通道内组织去除,充分暴露椎体椎板及上下关节突内侧,再行使用咬骨钳及磨钻行半椎板切除或关节突内侧磨除。使用神经剥离子打开黄韧带,可由头侧向尾侧剥离,后使用椎板咬骨钳咬除,最大限度的暴露硬脊膜外区域,可清楚辨认神经根及硬脊膜,并可保证充足手术空间进行椎间盘切除、肿瘤切除或其它相关手术。手术操作可在显微镜或内镜下完成,从而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微创性[1.2]。

2 METRx系统优点

METRx系统辅助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特点突出,具有手术切口小、周围组织负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术中无需过多剥离椎旁肌肉,只需去除小部分椎板及黄韧带,从而保留脊柱正常生物力学结构,有效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手术者使用显微镜配合专业显微器械,可看清深部结构,易于辨别各种组织,并且降低硬膜损伤机率;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5天可出院[3]。

3 METRx系统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理论上传统开放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同样适用于METRx系统,但是微创操作的特殊性,对术者及器械的要求更高,手术适应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者对显微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及开放手术的经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适应症包括:1、单侧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伴随神经根痛症状;2、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伴马尾神经综合症;3、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存在神经根痛症状的侧隐窝狭窄;4、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后韧带钙化所致的局部椎管狭窄;以上适应症基于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或效果不佳者[4]。

4 并发症

METRx系统的并发症与常规显微椎间盘切除术无显著差异[5]。临床上以硬脊膜损伤最为多见,其次为硬膜外血肿、终板脱落、椎间隙感染、术后肢体疼痛等,多与手术适应症把握不当、手术操作不精细、术中止血不彻底、围手术区管理不当等相关。

4.1 硬脊膜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常见黄韧带增厚、黄韧带与硬脊膜粘连,咬除黄韧带时可误伤硬脊膜,有时术后可出现脑脊液漏。故在去除黄韧带之前,可用神经剥离子适当分离后再行咬除。

4.2 术后硬膜外血肿

术中止血彻底是避免硬膜外血肿关键,术中椎管两侧静脉丛出血较常见,且止血困难,不可过度使用双极电凝,可使用脑棉片压迫止血,适当辅助电凝,需小心周围神经根,避免无意损伤。术后可在硬膜外放置引流管,术后1~2天引流量下降后可给予拔除。

4.3 纤维软骨终板脱落

多为术后2~3周左右在咳嗽后出现腰腿剧痛。术后2~3周术区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尚未愈合,且未形成瘢痕,术后过早进行活动,或增加负重,可导致椎体软骨终板脱落。术后患者活动时建议常规使用腰围保护,即可加强腰部肌肉支撑,又可限制腰椎的过度活动。

4.4 椎间隙感染

患者多表现为局部腰痛,常伴随神经根性放射痛,激烈咳嗽或活动时可加剧,患者可伴有不规则发热,血象升高,血沉加快。椎间隙感染原因可能与椎间隙残留髓核碎片以及术区积血积液有关,因此术中需操作仔细,充分清除椎间隙髓核及残留坏死组织,术中止血充分,尽量减少周围软组织损伤,术后对术区进行充分冲洗。如发现椎间隙感染征象,需绝对卧床休息,早期、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并辅助伤口局部理疗。

4.5 术后出现健侧肢体疼痛

多在术后3周后出现,表现健侧肢体放射性疼痛,深浅感觉常无异常,可口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疼痛症状可缓解。疼痛原因可能包括一下几点:(1)术中操作粗暴,对周围神经根刺激较多,诱发根痛症状;(2)术后腰椎稳定性发生改变,机体为调节平衡,应力再分布,逐渐出现脊柱侧弯,从而导致一侧神经根张力升高;(3)术中髓核未完全清除,部分髓核残留或推向对侧。术前认真阅读患者影象学资料,并结合病人探讨特点,术中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椎间盘突出中央型患者,可从双侧进行手术取髓核,从而避免髓核残。

5 临床疗效

应用METRx系统的手术在微创伤的基础上,对脊柱稳定性零损伤,在保证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手术目的。通过管道系统将病变椎间盘摘除,并且能够同期处理变性骨化的黄韧带,对椎体骨质增生造成的椎间孔狭窄进行扩大,给予受压神经根充分减压, SYLVAIN通过研究表明70%的病人3周内可恢复工作,病人对手术的满意率超过90%,脊柱微创手术的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手术[6]。

6 展 望

应用METRx系统的手术为微创手术,负损伤极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大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目前脊髓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趋势。随着手术技术及器械的提高,可以将METRx系统扩展应至颈段椎间盘,并行内固定。现也有不少学者已经开展了内镜辅助下的胸椎减压内固定术。随着导航系统应用的普及,METRx系统与导航技术的结合必将使脊柱微创技术更上一层楼。

[1] Hermantin FU, Peters T, Quartararo L, et al.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open discectomy with those of video-assisted arthroscopic microdiscectomy[J]. Bone Joint Surg Am 2011;81:958–65.

[2] Perez-Cruet MJ, Smith M, Foley K. Micro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J]. In:Perez-Cruet MJ, Fessler RG, eds. Outpatient Spinal Surgery. St. Louis: Quality Medical, 2012:171–83.

[3] Perez-Cruet MJ, Smith M, Foley K. Micro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J]. In:Perez-Cruet MJ, Fessler RG, eds. Outpatient Spinal Surgery. St. Louis: Quality Medical, 2002:171–83.

[4] Perez-Cruet MJ, Foley K, Isaacs R, et al. Micro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technical note]. Neurosurgery 2012;51(suppl.2): 129–36.

[5] 左 伟,张希彦.后中路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见并发症[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1):50-5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87.3

A

ISSN.2095-8242.2017.02.1181.02

猜你喜欢

脊膜椎间隙椎板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人枕下区肌硬膜桥及其连接形式的扫描电镜观察❋
产科患者硬脊膜穿刺后头痛防治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治疗脊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