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

2017-03-07蒋秋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摘除术孔镜系统化

蒋秋霞,吴 蔚,唐 慧

(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护理部,浙江 杭州 310051)

系统化护理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

蒋秋霞,吴 蔚,唐 慧

(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护理部,浙江 杭州 310051)

目的 总结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护理。方法 术饮食指导和术中配合,功能锻炼和下床活动指导等术后护理,以及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最终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50例病人手术时间60~180分钟,平均时间120分钟。术心理后未出现硬脊膜、神经根损伤及其他损伤。结论 体会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提供系统化的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系统化护理;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介入治疗以创伤小、疗效好,不干扰正常脊柱结构,恢复快等优点[1],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共计50例该类手术,在术前、术中、术后均为患者提供了系统化的护理,为促进患者的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30~55岁,平均45.5岁;病人症状、体征与影像学相符,无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采用TESSYS技术[2]手术方法,术后随访3月,无复发病例。

2 系统化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手术前1天到患者所在病区访视患者,掌握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并且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安慰,轻松地向患者讲述麻醉、手术的全过程。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身边,多关心患者,告知患者家属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使得患者时刻充分的被爱包围,从而解除心中一切顾虑。

2.1.2 术前准备

术前1天协助患者进行手术体位耐受训练。术前教会患者掌握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有利于患者术后和出院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前半小时遵医嘱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更换手术衣,排空膀胱,妥善处理好患者的贵重物品。

2.1.3 物品准备

手术备好C臂机、射频刀、内窥镜系统。术前再次检查物品功能。药品与材料:利多卡因、3 L袋生理盐水、薄膜贴、C臂机套、翻身垫等。

2.2 术中护理

2.2.1 安顿患者体位

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诊断、住院与手术名称等,在健侧上肢建立好静脉通路,在骨突处等受压部位使用褥疮贴保护,可有效的防止压疮 ,帮助患者摆好手术位,病变部位对准腰桥,为使腰椎间隙尽可能伸展而扩大手术视野,可在患者腰部垫一薄枕。使用绑带固定好髋部,询问、关心患者舒适度,如有不适及时调整。

2.2.2 仪器、设备摆放

为便于医生操作和观察,椎间孔镜、C臂机等器材均摆放于患者健侧。衔接各好导线、调节冷光源及射频消融仪的功率,将3L袋生理盐水悬挂于病人头侧,以便于护士取放器械,将器械台置于患者健侧并手术床构成锐角。

2.2.3 观察病情

术前备好一切急救药品、器械,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做好术中疼痛观察,如有异常立即报告手术医生,并遵医嘱及时进行处理,术后做好详细记录,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应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的心理,转移其注意力,指导进行直腿抬高试验[4],以了解手术的效果。

2.3 术中配合

2.3.1 一般配合

手术前30分钟洗手上台,整理术中常需及特殊器械,检查物品完整性,配好局麻药。护士建立无菌区域,备好手术贴膜和洁净袋等,将镜头和C臂机套套好待用。

2.3.2 手术操作

合作惯例选用2%利多卡因润泽麻醉。C臂机定位后递尖刀片切开皮肤,由小到大的次序递拓宽导管,导丝置入扩展管道后递环锯去掉小关节突、远端增生的骨质及有些上关节突以扩展椎间孔。环锯取出后连接好椎间孔镜摄像头、光源系统、射频消融电极。运用生理盐水冲洗液放入通道,调好水流量和压力、白平衡和焦距,使彩色效果作用抵达最好。继递髓核钳、篮钳等格外器械、取出突出的髓核组织。递射频消融电极止血、消融椎间孔内的粘连纤维、游离的髓核组织。术毕递针线缝合切口,粘敷贴,拾掇器械,结束手术。手术物品、器械分类处置,耐高温器械送供给室会合消毒灭菌,不耐高温器械如:椎间孔镜、电线等应选用低温离子灭菌。

2.4 术后护理

2.4.1 术后观察

患者术后返回病区,搬运、翻身时,应确保患者脊柱保持水平,术后严密观察呼吸、心率、血压,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及穿刺处敷贴有无渗血,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进行处理,做好病情护理记录。穿刺处如有污染应立即予以更换,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4.2 饮食指导

术后可常规饮食,排除患者潜在疾病后,可指导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可多食用精肉、骨头汤、多食用新鲜水果与蔬菜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海鲜、过多甜品、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的饮食,保持好的生活习惯。

2.4.3 功能锻炼

①直腿抬高训练直腿抬高是预防神经粘连的有效措施,术后360分钟即可协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在床,2次/天,每次左右腿各抬高10次,并逐渐增加次数。② 腰背肌锻炼术后即可开始锻炼腰背肌,开始先用五点支撑法,1周后用三点支撑法[5.6]。2~3次/天,开始每天抬臀10次,逐渐增加次数;2周后可以行飞燕式锻炼,3~4次/天,30分钟/次,持续六周以上。通过锻炼提高腰背肌的力量,有利于术后脊柱稳定性的恢复。

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予以卧硬板床,佩戴腰托后方可下床活动,指导患者一个月后可摘除腰托,术后三个月内禁止负重,干重活。上身应避免过度上下、左右扭曲的动作同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戒烟戒酒,注意饮食均衡营养,保持大便通畅,继续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逐渐恢复到正常活动状态,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3 结 论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与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与术前的宣教、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的生活护理、功能锻炼这一系列的系统化的护理密切相关。而实施良好的系统化的护理的前提需要护士以全身心的爱心投入这一工作当中,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优化护患关系,还能安定患者的情绪,同时也取得了患者的信任感取得主动的手术配合。手术中过程中手术护士与医生密切配合,日常多积累,提前熟悉好各类器械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准确无误的递手术器械。指导患者在术后及出院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着凉,戒烟戒酒,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降低复发率,出院一个月后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因此,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提供有效的系统化的护理对手术疗效及患者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

[1] 周 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5):326-328.

[2] 李建江,楚 戈,杨涛等.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修复腰椎固定融合后邻近节段退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26(19):4186-4190.

[3] 成润萍.骨科老年患者常见手术体位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学,2014,9(21):193-194.

[4] 杨溢铭.直腿抬高试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3):37-39.

[5] 黄晓晴,唐如翠.38例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配合体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4):490-491.

[6] .董连青,张 杰.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新医正骨法治疗后功能锻炼的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2.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02.1085.02

猜你喜欢

摘除术孔镜系统化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扁桃体及腺样体摘除术对6~12岁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