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连环画”变成“录像片”

2017-03-06周宏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6年34期
关键词:红绸灰心拔河比赛

周宏

拔河比赛,是学校经常举行的集体活动,也是常见的作文题材。我们来比较下面两个片段:

(一)

由于大家齐心协力,绳子中间的红绸子慢慢向我班这边移动了。对方见情况不妙也不甘示弱,一个个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使绳子上的红绸子又移向了他们那边。眼看到手的胜利又离我们远去,我班队员继续使劲儿拉,终于看到红绸子再次向我们这边一点点地移动。“嘟——!”裁判的哨子一响,任凭对方怎么使劲都无济于事了。

(二)

繩子中间的那条红绸子时左时右,极不稳定,牵动着两班同学的心。拉了好久,那条红绸子还是不偏不倚地停在正中间,场上出现了僵局。相持了好一阵后,红绸子忽然向我班移动,而且离胜负线愈来愈近了。这时,我班的啦啦队可激动了,有的鼓着腮帮喊,有的跳着脚喊,有的用劲拍手,有的跑来跑去,都在为队员加油助威。对方的同学也不灰心,奋力往自己那边拉,还真把红绸子一点点地拉过去了,眼看胜负马上就要见分晓了!这时,我班的队员不灰心,不松懈,用劲把绳摆正,不让它左右摇晃,拼出最后一把力……突然,奇迹出现了,红绸子渐渐往我们班移动,任凭对方的同学再怎么拉也无济于事了。“嘟——”一声清脆的哨响,裁判员老师把小红旗挥到了我班这边。

对比总结

两相比较,第二个片段的优点非常明显。第一个片段中,绳子上的红绸子先是“慢慢向我班这边移动”,接着“又移向了他们那边”,最后“再次向我们这边一点点地移动”,看似曲折,实际上就像是几页介绍过程的连环画,缺乏充分的描写。第二个片段虽然同样是叙述拔河比赛的过程,但文中不仅对象征胜负的红绸子作了详细描写,还对队员、啦啦队的神态、动作以及赛场的气氛都作了细致的描写,比如,用“有的……有的……”句式列举了啦啦队队员不同的表现,烘托出比赛现场热闹而激烈的氛围,这样就把“连环画”变成了“录像片”,生动多了。

猜你喜欢

红绸灰心拔河比赛
激烈的拔河比赛
拔河比赛
石榴花
考了多少分
拔河比赛
Never Give Up
魔术
失败的表演
I’II 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