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包装造型实践应用

2017-03-06

湖南包装 2017年1期
关键词:立体艺术设计空间

李 俊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包装造型实践应用

李 俊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在高校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立体构成的元素、材料属性、构造及空间方面着手,与包装设计中的造型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立体构成;空间;建构;造型

立体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作为三大构成学科之一,立体构成诞生于德国包豪斯学院,于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引入中国。该课程旨在通过对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立体造型要素及基本设计手法。立体构成作为设计专业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内容,提前把包装设计中造型部分的教学目标引入其中,这在教学改革中也是比较新颖的创新之举,以下结合湖南女子学院设计系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阐述。

1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包豪斯的教育方法因其历史所囿,以手工艺教育为主,围绕造型为中心开展,其立体构成的练习通过纸的折、切、转、穿插等一系列基本技术,经由浮雕、切割、曲面、组合等手法,来完成立体构成的基础造型课程。这些教学内容传承至今,仍然在部分院校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中沿用至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工业化社会对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均提出新的要求,这样的教学形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如,纸的表现已经呈现立体卡通书,同时包装设计也对材料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在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从形式和材料方面进行表现,同时还可以结合如包装或家具、工业设计、建筑等具体的学科内容,注重形、色彩、造型秩序等要素,以概括的几何图形完成立体空间的概念实践,经由这些设计作品来强化对于空间及造型的掌控能力成为迅速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途径。以包装设计为例,人们今天对于便捷、效率及视觉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奢华和价值的关注。因此,立体设计课程中与包装的结合也要符合这种发展的方向。

2 现代包装设计的组成要素

现代产品包装的设计发展是与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尤其是3D打印等新科技的出现,使得几乎所有的创意设计的实现成为可能。在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现代包装设计的规律和要求,注重包装的新工艺和功能性新材料的使用,同时注重人们消费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并要适应绿色设计的大趋势。在材料的运用方面,应注重体积、重量、密封及再处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在造型上,也要通过使用新结构,以满足包装新功能的需求。

3 立体构成教学内容与包装造型的实践应用

在传统的立体构成课程的学习中,多数艺术设计院校都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课程的开设也依次“由平面到立体”,把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课程分成相对独立的3个教学模块来分段式授课。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艺术教育专家,在肯定以上教学模式的符合逻辑及易于教学的优点之后,也提出其种种不足。如中国美术学院的张越教授是国内较早提出相关论点[2]的专家,他曾在2009年撰文指出:这种教学方式客观上把二维和三维空间关系简单地割裂,有悖于学生以自然衔接、递进的设计思维形成,会忽略两者关系的研究;同时,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观察认识物象本质,

3.1 立体构成中形态和空间概念的培养

立体形态统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形态,这种实体性通过视知觉使人获得立体感。立体感具有外在形态和内在张力,并会引发人的直感或联想。在立体构成课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对造型要素进行熟练掌握。平面构成中把点、线、面看作二元的,而在立体构成中则将其视为存在于三维中。

点的练习因涉及空间定位,所以常和线、面构成组合在一起,通过疏密、节奏、韵律、放射等来完成空间造型。线的构成应考虑到其位置、方向、角度,通过交叉、重叠、疏密表现有序或无序的造型。面的立体构成强调纵深感和透视感,其围合的空间更增添了多变性[2]。

3.2 围绕包装设计的造型进行立体形态设计

展览通过展示内涵丰富、风格多样的156件优秀雕塑艺术作品,为广大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从而不断满足公众多方位、多层次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需求,通过富有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让甘肃的雕塑艺术在文化强国的伟大时代中拥有一席之地;希望甘肃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得到更多的省、市各个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包装的要求也不仅满足于商品的包裹、保护和传递商品信息,商品包装的造型样式与结构也呈现多样化。

在立体构成的教学中,我们增加了“形的加法成型、形体的加法成型、形的减法成型、形体的减法成型”实践模块,通过这部分内容来培养学生二维、三维形体塑造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空间和形体的概念并处理好其中的关系。

在立体构成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空间视为负形,将形体视为实形。所进行的练习,就是形体所容纳的实体自身在三元空间的位置和变化关系,在创作中考虑到实体构成的形态,实体的动感和形面之间的关系。这种造型能力和空间关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设计指导意义,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导向设计创意的真正目的,同时也实践了包装的造型设计。

3.3 精研立体构成中材料属性与包装之间的联系

在立体构成的实践课程教学中,吴艺华教授对于材料、造型和空间的研究[1]值得学习与借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借鉴吴教授的研究成果,首先立足于传统立体构成课程中纸的练习,尽量发挥把纸张的打开、折叠、翻转、剪切、粘贴等技术,在此过程中充分理解立体构成的主要练习目标,以单一、清晰的流程深入立体形态的空间范围。

在纸的练习结束后开始尝试多种材料完成专题作业,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木、金属、纸、玻璃和陶瓷,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布、土、水泥、日用品以及其他各种可能应用的新材料。通过将这种材料属性的不同和造型空间的观察角度相联系,重新审视视觉的立体效果,最后将这些材料属性的实验品应用于适合类别的包装造型中。新的尝试打开了学生设计制作的局限和设计眼界,产生了很多更有层次、具有美感和立体效果的试验性作品。

4 包装设计中的造型与立体设计思维

4.1 由包装造型反向推导应用于立体构成课程

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除传统的方形、球形等外,异形的包装也因可以更自如地展示商品的独特性而受到欢迎。在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也试图打破商品包装造型这一单一概念,导入建筑学中的“空间”和“建构”理念,将其和包装及立体构成相结合。

空间的练习经由曲线、膜、壳及悬垂、螺旋、拱形等多种构造完成,三维的建构通过围、切割、积层、覆盖和混合等多种手段共同完成,这样把产品的包装和立体构成融为一体,全局考虑,在设计时把包装的空间组合、空间细化、材料属性、围合成型等步骤紧密联系,一个立体包装的完成就是一个建立设计概念--包装空间实施--形态演变的全过程,

4.2 立体构成作品中的色彩试验

在立体构成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多考虑的多是立体三维空间的营造,忽视了色彩对形体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于色彩做了一个专题练习,有别于色彩构成课程的系统练习,主要是从符号学和设计心理学方面对色彩进行简单阐述,充分发挥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同样的空间组合,以不同的色彩和透明度、反光程度进行对比练习。色彩的练习,增加了空间的可变性和空间界定的多种可能性,有的学生甚至突发奇想地引入“光”和“透”的概念,产生了令人惊叹的效果。这也是非常时尚有创意的,加深对于景深的存在和立体感的塑造,这也在未来包装设计的创新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5 立体构成课程改革的思考

在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尝试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他们往往在空间思维方面表现得很好,但是实际转化为作品时,因模型观念和操作方法的原因,还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这时,我们会鼓励学生通过“减法”,重新审视立体三维空间的构成,尝试实现模型的多种可能性。另外,由于学生的作业练习都是单体模型制作,真正应用于包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商品的堆叠和展示情境,考虑到在货架上的排列效果,以及在电商页面中的延续与转换,这种形的延伸也有连续的视觉效果,处理得当可以产生深刻的印象。

6 结语

通过我们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从立体构成的元素、材料属性、构造及空间方面着手,与包装设计中的造型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及设计能力的提高,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在重力及弹性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以期培养能设计出更符合人们情感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

[1]吴艺华.立体构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张越.艺术设计基础核心课程的重构--二维、三维设计基础链状教学理念与方法探索[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01):77-81.

[3]倪娜.形态构成课程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9.

湖南女子学院课程教学模式综合改革项目[编号:湘女院通字(2015)37号]。

李俊(1972-),男,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影视动画教研室主任。E-mail:298675496@qq.com

2017-01-22

猜你喜欢

立体艺术设计空间
空间是什么?
《星.云.海》
《花月夜》
念个立体咒
创享空间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QQ空间那点事
立体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