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导学案的应用调查分析

2017-03-02鲍聪晓宋苗珂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导学重难点学案

鲍聪晓 宋苗珂

(河南省重点课题研究成果《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CJYB150300038)

新课改的大趋势下课堂主张以学生为主,回归学生。但在实践中,集体反映学生自主性差,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效率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突破口。通过深入思考和调研,我们认为导学案是一个很好的抓手,针对如何有效地利用导学案这一教学模式,我们对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年级13个班级共900名学生做了一次书面调查。

一、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归纳

调查表明:学生对导学案的模式意见分为三类,60%的学生觉得有助于学习,29%的学生觉得可有可无,11%的学生觉得没用。

1.支持类

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强,简单地认为导学案有助于课前系统、全面的预习,课堂也可以有的放矢重点听模棱两可的部分,而且还省去抄题目记笔记的时间,课下也有完整的复习资料。

虽然看法简单,但也是直击要害问题,导学案成了他们的学习资料,“导学”效果甚微。

2.可有可无类

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对导学案的结构安排,内容设计以及教师的处理方式颇有微词。

(1)结构安排

学生主张学案的开头设计应该目标和重难点明确,形式新颖,凸显趣味性,引入部分最好能够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导学案不应该模式化,可以用不同的字体凸显重难点,试题分析的思路关键,这样预习时印象会更加深刻,导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另外,学生还主张导学案应该取消一些无关痛痒的环节,比如:真诚求助、体验成功之类的。而且很多导学案空间安排不合理,大题根本没有地方写,需要重点标注分析的也没有空间。

(2)内容设置

导学案少了很多启发学生,提出疑问,使学生思考的内容,需要辨析的概念没有引导到位,该强调的定理结论关键没有明显标注,而一些与基本概念题型无关的活动却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有些学案简直就是习题集,没有任何导学价值,重要的是所选试题质量一般,时而过难时而过易,还经常出现印错或者直接是错题的试题,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3)学案处理

数学老师工作量大,导学案一般发下去之后就不再处理。这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尤其是很多试题思路不明确,解题过程不标准之类并无改善。

3.反对类

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认为学案过于死板,华而不实,很多东西没有必要打印出来浪费纸张,特别是教学目标重难点说得假大空。而且统一印制的导学案不适合每个学生,很多概念性的问题也只是照课本抄写一遍,浪费时间,徒增课业负担。

导学案的题目、问题难度太大,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各学科导学案的量太大,每天发的导学案有好几张,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导学案内容太多,教师为了讲完导学案,上课进度加快,思考的时间太少,根本跟不上进度,天天吃夹生饭。

而且导学案不利于做笔记:有些课本上有的内容导学案上就不再出现,但导学案上有些老师补充的内容,课本上却没有;复习时既要看课本,又要看导学案,且导学案容易丢失。

二、促进导学案应用的对策

1.让学生充分认识导学案的地位和价值

导学案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学生发展的助推器,指导学习的好方法,因材施教的线路图,高效学习的好帮手。导学案的实质就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导学案不是学案,更不是习题集,通常有六大功能:學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学生课堂展示的小剧本、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笔记、自我反思小结的知识树、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数据库。

当教学有了导学案就有了立足点,有了发生的背景,教学就能很好地适合学生,顺应学生,让“学”走在“教”前头的可能性就能在良好的教学条件的催发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2.让老师全员参与,灵活设计、应用导学案

(1)全员参与

学校鼓励老师编制导学案,最好能够支付一定报酬。备课组长定期鼓励组内所有老师参与讨论、设计导学案,这样不仅能够集思广益,而且可以减少每位老师的工作量,大家可以在通案的基础上修改成适合自己班级的导学案。并且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导学案,这样每一个课题都有深度、有广度,一劳永逸。

(2)合理设计

尽最大可能保证导学案的质量,设计方面一定要体现“导”的作用,相当于使用说明书,有助于学生自主预习、自我检测。把握好每个课时的容量,要条理清晰,多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喜欢并形成体系。导学的设计最好采用学校统一的格式,同一课型保持同一风格,使之体系化。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具体化,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便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

(3)灵活应用

导学案的使用一定要做好课前检查和课后不定时检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所有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在班级中选择完成情况良好或优秀的导学案进行班级交流,通过学生自我对比,相互借鉴,让那些不认真做的学生认真起来,让那些不会应用导学案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价值。

导学案中设计中等偏难的思考试题,适度地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感到不认真预习不行,不认真复习、不认真做作业也不行,端正学习态度。加大排查力度,杜绝抄袭导学案的现象。另外,导学案作为学习资料要求学生用一定的工具保存导学案,如档案袋、夹子等。

(作者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导学重难点学案
乡愁导学案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