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流动预测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探究
——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为例

2017-02-28杜青峰何云晓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村域桅杆绵阳市

杜青峰,何云晓,朱 兵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人口流动预测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探究
——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为例

杜青峰,何云晓,朱 兵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传统村落破坏依然层出不穷。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见证者,蕴含着独特的传统村落价值,维系了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的继承者是传统村落,但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普通人,所以人口流动预测对传统村落保护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从人口流动预测反思传统村落保护的根本问题,从问题入手提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建议。

人口流动;预测;传统村落;保护

1 传统村落概念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包括3个方面:现存传统建筑风貌完整、村落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2 发展传统村落重要性

传统村落具有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多元价值。传统村落是我国文化遗产信息量最大也是最后一块阵地,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保留着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的根基。

我国传统村落发展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的见证者。传统村落的大量古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古村落格局是规划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匠人精神的代表。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深厚的文化历史,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对古建筑研究发展、古建筑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

3 人口流动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传统村落有其独特的特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可以说,传统村落凝聚了文化,人口流动发展了文化,保证传统村落的人口数量是保护传统村落的宏观表现,也是发展传统村落的必经之路。

现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为例,预测人口流动对传统村落规划的影响。2015年,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712人,考虑到人口年龄构成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估计近期、远期人口自然增长呈上升态势。结合桅杆村人口变动规律和《四川省绵阳市总体规划(2008—2020)》对人口变动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3‰。

根据趋势外推法公式

式中:pt为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为基准年人口规模;r为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n为预测年限。

预测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自然增长后为723人。

桅杆村人口机械变动的主要受突发因子、区位因子、半小时经济圈吸引因子和劳动效率因子4个因素影响[2]。

(1)突发因子:地质灾害及洪涝影响使部分居民产生的不安全感,可能增强居民迁出的需求,但此作用力较小,因而并不成为影响桅杆村人口机械变动的主要因素。

(2)区位因子:由于桅杆村临近平通镇区。平通镇位于平武县西南端,南距江油市40 km左右,北距平武县城85 km。平通镇东与响岩镇相接,西与平通镇为邻,南与江油市搭界,北与坝子乡接壤。地处涪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桅杆村隶属于平通镇,位于平通镇东南方,距镇政府1 km。距平武县城85 km,处于九环线东线。区位因子是吸引劳动力流入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建设中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拉动就业需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桅杆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就业。平通镇接近于桅杆村,乡镇企业多集中在平通镇,农民转入平通镇就业,即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绵阳市。平通镇转移就整体来看,平武县桅杆村劳动力价格较低,且农村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随着绵阳市经济快速发展,廉价的劳动力是各类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而产品价格的优势则主要得益于劳动力价格的低廉。这就刺激了许多产业对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使得大量桅杆村村民剩余劳动力向其转移。

城镇发展水平的差距决定了桅杆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长期以来,以《关于绵阳市平武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为依据,主导思想是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其中2015年劳动力转移增加率为0.08,根据趋势外推法预测2020年人口劳动力向外转移为882人。

(3)半小时经济圈吸引因子:经济因素是吸引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因素,城镇收入水平高和人均GDP高的成都地区,更可能成为流入劳动力集中的地区。半小时经济圈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桅杆村经济的发展。因为半小时经济区村民既可以出去务工,又可以回乡居住;所以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道路网畅通,2013年新修梅园水泥生产作业道9 km,入社路硬化4.5 km,入社路加宽3 029 m2,财政扶贫专项补贴资金255万元,整合县农工委、县交通局补贴资金53万元,共计投入资金308万元。绵阳市交通局及县财政整合资金850万元进行4.5 km上山柏油路建设,投入10万元进行梅林环线安防设施建设,投入100万元修建太平坝组过河桥。围绕桅杆梅林基础设施建设,各行业部门在桅杆村投入资金共计1 268万元。

以平武县为核心,在交通半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具备竞争优势的地区。桅杆村要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积极发展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减少人口候鸟式迁徙,扩大民生工程。

而当前桅杆村村民所面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环境等各类民生问题都必须在规划范围内加以考虑,这是传统村落是否能够有效传承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统筹兼顾,才能有效合理的发展传承文化。

(4)劳动效率因子: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土地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大幅度转移到能为之提供就业岗位的区域。

1)估算202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式中:Rt表示第t年农村剩余劳动力;Lt表示第t年农业实际劳动力;St表示第t年实有耕地面积;Mt表示第t年人均耕地面积,平武县桅杆村有耕地40万m2,2015人人口总数712人,人均耕地70 m2为2015年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平均值,β为经营耕地变动率(用以描述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通过计算β=0.001 8。通过上面的计算模型可计算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再加上农村劳动力资源中非从业人员数,就可以测算出202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总数1 891人。

根据式(2)可计算得M2020=0.350 63;根据式(3)可计算得R2020=2342-(158.1/0.350 63)= 1 891。

当然,该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农业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分配,而且也影响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容纳和利用。然而城镇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历史过程,剩余劳动力往外转移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现象和现实选择。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

2)桅杆村需求分析:村域劳动力需求量测算

采用劳动力需求法测算村域经济发展将产生的就业需求量为

式中:基期在业人口表示当年在岗位工作人口数;桅杆村2015年GDP增长率为7%;2015年桅杆村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为11%;就业弹性系数为1.46。

根据2012—2015年的数据变化(图1),同时结合实际,参考平武县桅杆村就业弹性系数变动状况,并考虑经济增长随技术进步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的一般规律,预测2020年劳动力人数变化。

现状平武县桅杆村就业人口占村域常住人口比重为44.2%,村域常住人口中就业人口1 020人,总人数2 307人。将就业弹性系数及经济增长速度代入式(4),可计算得2020年村域就业岗位需求量如表1所示。

图1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光明村2012—2015年劳动力人口数变化情况

表1 村域就业岗位需求量

3)人口总量

人口总量=自然变动所产生数量+村域劳动力需求变化量-剩余人口转移=712+(1 550-920)-882=2 090人。

综合以上4个因素可知,影响桅杆村人口机械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区位因子、半小时经济圈吸引因子和劳动效率因子,因此通过劳动力转移法和劳动力需求量测算法,即可测算出人口流动数量。

4 结论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发展规划,只有合理布局三大产业,有效保障各类居住人口收入,才能促进城镇之间的发展,有效保障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留住人、留住文化,才能更有效地传承与发展传统村落,才能留住更多古镇,留下更多故事。

[1]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2-15.

[2]段晓臻.浅谈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15.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Prediction of Population Flow——Weigan Village, Pingtong Town, Pingwu County, Mianyang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DU Qingfeng,HE Yunxiao,ZHU Bing
(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Mianyang Sichuan 621000,China)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 backgroun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have a great development, but the de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s still an endless stream. Traditional village is a witne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contains a unique traditional village value, maintaining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hildren of the link, is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The successor of culture the a traditional village, but the transmisson depenfs on the ordinary people, so the population flow predic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This article rethink the basic problem of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from the pcpulation flow prediction aspect,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to the conseration planning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population flow;prediction;traditional village;protection

TU984.11+1

A

杜青峰(1991-),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村落保护与规划。E- mail:duqingfeng.du@163.com.

猜你喜欢

村域桅杆绵阳市
绵阳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生命的桅杆
水中桅杆
生命的桅杆
基于村域尺度的乡村发展类型及对策研究
绵阳市青少年宫作品
绵阳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
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