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宁地区畲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2017-02-28王在书李超楠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景宁畲族民居

王在书,李超楠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景宁地区畲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王在书,李超楠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村是其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外在表现,也是少数民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地区峰峦耸立,溪流纵横,地形复杂。数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畲族人民因地就势建造家园,形成了独特的村落风貌。文章从畲族传统文化出发,结合村落自然环境,对景宁地区畲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今后更好地保护景宁畲族传统村落有所裨益。

景宁地区;畲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1 概述

1.1 地区特色

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隶属丽水市。县域内多为山地,峰峦耸立,溪流纵横,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切割出宽百余千米的狭长地带,形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两山夹一水。众壑闹分流”的地貌格局。起伏的地势与较高的海拔造成景宁地区土地资源十分匮乏,为此,畲族人多选择有水源的地方定居,并开发梯田种植农作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景观。

1.2 畲族传统村落发展概况

畲族是我国南方有名的游耕民族,由于不堪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而流离迁徙。畲民早于唐永秦二年(公元766年)便迁入景宁地区。宋朝以后,大量畲民开始由闽入浙,经过数百年的动荡与流离,直至清朝中晚期才在浙西南、浙南地区定居下来[1]。

畲民的迁移多为分散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小群落,其穿越密集的汉族村落,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寻找落脚安生之地,逐步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明清之后,畲族人从游耕农业转向定居农业,与汉族的交流日渐增多,畲族文化、畲族民居也受到相应影响[2]。数百年来,在不断向汉族交流学习的同时,自强不息的畲族人也将本民族的民风民俗、建筑文化、建造技艺等完整地发展延续下来,散布在群山峻岭中的畲族传统村落也得以不断发展与壮大。

2 村落选址与布局

为躲避战乱,同时避免与原住民发生冲突,畲族先民“窜山岙缚茆以处” ,四处流散于景宁的群山沟壑之间,开垦土地,定居繁衍,形成了独特的乡村风貌。

2.1 村落选址特征

畲族先民勤劳智慧,在这些独特村落风貌的背后,蕴藏着他们在村落选址时的一些原则与特征:

(1)依山而建。迁入景宁后,为寻求一片安宁之地,畲族人深入偏僻的山区,在山腰凹地、小谷地等免遭风暴、山洪等自然侵袭的地方定居下来,开垦土地,建房造屋,村落整体呈现依山而建的态势。农田位于村前,便于引水、耕作;村落后面靠山,一则便于狩猎,二则在受到外敌侵扰时,便于防守与撤退。

(2)临近水源。畲族人在村落选址时多临近水源,便于灌溉农田、喂养牲畜与生活饮用,同时与山涧溪流保持一定距离,预防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为此,景宁地区多数畲族村落均呈现背山面水的态势。

(3)避风向阳。景宁地区夏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冬季多雨雪,天气阴冷。为了躲避自然灾害的侵袭,畲族人多选择向阳条件较好的山腰凹地或谷地建造村落,夏季躲避台风,冬季向阳取暖,形成宜人的居住坏境。

2.2 村落布局类型

景宁地区多山多水,地形坏境复杂,勇敢智慧的畲族人在群山峻岭间寻得宜居之地。经调研,景宁畲族传统村落布局大致有以下3种类型。

(1)山谷平地型。景宁地区沟壑较多,许多畲族村落便选址在较为平坦的山谷谷底(图1),这里多有河流经过,水源丰富,且能躲避台风、山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鉴于村庄与河流的关系,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沿水系两侧发展的线状布局形式(图2);二是沿水系一侧发展的团状布局形式(图3),村落布局以团状布局形式为主。

图2 线状布局(安亭村)(来源:当地村庄规划资料)

图3 团状布局(桃源村)(来源:当地村庄规划资料)

(2)山谷山地型。由于山区中平坦的土地较少,有很多村落选择在谷地的一侧(避风向阳侧)依照山势起伏建房造屋。为增加耕地面积,畲民因地就势将房屋向上建造,并临近开垦土地,形成梯田,从而进行农业生产。一般地,山谷山地型村落(图4)多有溪流穿村而过或毗邻溪流。

(3)半山腰型。除在山谷中定居繁衍外,还有一部分传统村落位于半山腰的凹地处(图5)。其村落布局与山谷山地型相似,村内民居沿山势建造,并临近开垦梯田进行农业生产。

图4 山谷山地型(东弄村)(来源:作者自摄)

3 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由于畲族村落内平坦土地较少,难以形成相对开敞的面状空间,因此畲族传统村落的空间构成要素主要有点状空间、线状空间与宅院空间3种。

(1)点状空间。点状空间是村落中发挥着明显聚集效应的场所,这些空间承担着村民日常的公共活动,具有积极空间的特征[3]。

(2)线状空间。线状空间是村落空间的骨架和支撑,是联系点状空间的载体。在畲族传统村落中,线状空间主要包括水系空间与街巷空间两种。

(3)宅院空间。民居是村落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宅院空间作为畲族民居的重要部分,直接反映了畲民的日常生活模式与状态。

3.1 点状空间

畲族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小,节点空间多依靠建筑而形成。为此,村落中历史遗留的祠堂、廊桥、庙宇、风亭等便成为村落中的重要活动场所[4]。

3.1.1 类型与分布

(1)祠堂。数百年前,畲民以家族为单位迁入景宁地区,其后,畲族村落也多以宗族聚居。畲民十分重视祭祀祖先,除“三月三”、分龙节、立秋日、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外,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也是畲族的祭祖日。因此,作为承担宗族活动的最重要场所,祠堂(图6)在村落中占据着核心位置,一般位于村落的最高处,或者位于稍远离村落聚居区的山坡上,背靠山体,俯瞰整个村庄。

(2)廊桥。景宁素有“廊桥之乡”的美称,在部分畲族村落中,也有廊桥的身影。这些廊桥多在汉族人的帮助或影响下建造,其在形式与构造均有所简化,体量上也相对较小。廊桥的修建除了便于通行外,更多的是考虑风水与拜神的需要,其也被成为水上的“庙宇”,一般建造在村内溪流的尾部,以便守住村庄的“财源”。

(3)其他建筑。除祠堂外,不少畲族村落内还有供人拜祭的庙宇(图7)、讲学堂、戏台,少部分村落内还有天师殿、金靈殿等建筑。这些公共建筑承担着祭祀、教学、娱乐等功能,多散布在村落中或建于村庄高处。

图6 金坵村 蓝氏宗祠(来源:作者自摄)

图7 汤三公庙(东弄村)(来源:作者自摄)

3.1.2 空间特征

(1)空间局促。畲族村落多处山区,平坦土地稀少,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入口空间局促,空间尺度并未有明显放大,限制了村民大规模集聚活动的进行。

(2)围合感弱。不同于汉族村落,畲族村落排布松散,祠堂、庙宇等多居高处,与其他建筑间隔较远,空间围合感较弱。

3.1.3 价值与传承

现如今,这些祠堂、廊桥、庙宇等公共建筑,仍承载着村民的日常活动以及宗族活动,对延续与传承畲族文化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这些公共建筑,在平面形制、屋面样式、细部构造等多方面均带有鲜明的畲族特色,深入研究其形式特征与构造做法,将对延续畲族传统建筑样式与建造技艺,对畲族村落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3.2 水系空间

水系是畲族村落选址的重要原则,多数村落择水而建。为了村庄的发展,畲民还不断地对水系进行改造,引入村庄用于生活与生产。

3.2.1 水系形态

一般地,与畲族村落产生联系的水系多为一条或两条。当有两条水系时,其多成Y字型交叉的空间形态。而就水系与村落的关系而言,其有两种常见形态:一是穿村而过,形成水街的空间格局;二是绕村而过,形成村落的边界。

(1)穿村而过。穿村而过的河流截面较窄,水流也较缓。一般地,畲民会对其进行改造,挖通沟渠灌溉农田。部分村落的畲民会在房屋后方或侧后方修建水池,并修建暗渠将水引入池中用于饮用或灌溉农田。

(2)绕村而过。一般地,绕村而过的河流截面较宽,一旁多有道路。为防止水灾的侵袭,民居多与河流保持一定距离。

3.2.2 形态特征

(1)曲折多变,宽窄不一。受地势影响,畲族村落的水系蜿蜒曲折,穿梭于林间,形成了丰富的河道景观。由于水系宽窄不一,畲民顺应自然环境,建造了廊桥、毛石驳岸等水系空间,既满足了生活需求,也提升了村落整体环境。

(2)顺应地势,随街而行。畲民引水入村,多顺应村落自然环境,顺着等高线的方向,沿街而行。

3.2.3 价值与延续

(1)使用价值。如今,这些水系仍在发挥着灌溉农田的作用。此外,还有不少村民保持着前往河边洗衣的习惯,而这些涌动的溪流,则将持续为畲民提供便利。

(2)景观生态价值。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河道纵横、安然静谧,畲族村落内的水系自山顶奔流而下,穿梭于山林间,时湍时缓,时收时放,蜿蜒曲折,形成了丰富的河道景观,提升了村落的整体坏境品质。

3.3 街巷空间

畲族村落依山傍水,街巷多随山、水之势而行,平面形态相对自由,灵活多变。与此同时,由于村落内民居布置松散,且多沿等高线布置,很多街巷空间呈现开放或半开放态势。

3.3.1 构成要素

构成街巷空间的要素包括两侧临街建构筑物的底界面(地面)、垂直界面和顶界面(天际线)[5]。其中,底界面承载了人们的基本活动,垂直界面限定了街巷空间的竖向尺度,而顶界面的塑造则在场所氛围感的塑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底界面。街巷空间的底界面,是指街巷路面及其附属场地。反映其特征的要素主要包括材质、色彩与高差变化。

在材质与色彩方面,畲族传统村落大都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理念,路面铺装均采用石材铺砌,路面整洁,色调统一,与周边建筑、环境融合协调。

在高差处理方面,为顺应地势起伏,村内道路多为斜坡,局部高差较大的区域则设置台阶进行过渡。

(2)垂直界面。垂直界面是古村落街巷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围墙、树木、山体以及水系驳岸。

而在畲族传统村落中,街巷空间垂直界面主要有3种构成形式:一是两侧均为建筑或围墙(图8);二是一侧为建筑,一侧为树木或灌木(图9);三是一侧为建筑,一侧临空或半临空(图10)。

图8 桃源村某小巷(来源:作者自摄)

图9 包凤村某街道(来源:作者自摄)

图10 周湖村某街道(来源:作者自摄)

(3)顶界面。在山地村落中,顶界面多为山体与天空的分界线,由于畲族村落街巷空间多较为开敞,也因此形成了丰富的顶界面。

3.3.2 序列与功能

畲族村落的街巷按照宽窄和功能可分为两个等级,即主街与巷道。街道空间的序列也相应的以“村落入口—主街—宅院”和“村落入口—次街—主街—宅院”为主。

(1)主街。由于村落内民居多平行于等高线布置,民居前的道路也相应较宽,这些主要街道在起到联系各户畲民的同时,也承载着畲民的日常公共活动。

(2)巷道。作为联系主街的道路,其多受地形以及两侧建筑的限制,空间较为狭窄,多由垂直于等高线的斜坡与台阶构成,主要起到通行的作用。

3.3.3 形态特征

(1)随山就势,蜿蜒灵活。村落内建筑分布较散,为保证通达,形成了许多平行于等高线的横向道路与垂直于等高线的纵向道路,它们相互交错,随势起落,蜿蜒曲折,共同组成了自由、灵活多变的道路系统。

(2)主街平行于等高线布置。畲族传统民居多选择背山而建,沿等高线平行布置。由于畲族村落内几乎没有商贸活动,因此民居前的道路也便成了村内的主要街道。

(3)主街尺度开阔,小巷尺度宜人。村落内主要街道多一侧临空,呈半围合态势,再加上其多沿等高线平行布置,因此可以将山下景色一览无余,尺度开阔。

小巷两侧多为建筑或围墙,宽度在1.5~3 m,宽高比(D/H)在0.5~1之间,内聚性较强,同时不遮挡视线,给人以舒适、亲切的感觉。

3.3.4 价值与保护

畲族村落的街巷就地取材,顺势而行,与周边环境相互交融,独具特色。时至今日,其仍在畲民的通行、公共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作为山地村落特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与再利用也将变得至关重要。

3.4 宅院空间

3.4.1 宅院群体空间组织模式

畲族村落民居组织松散,但大致上有两种组织模式:一是并联拼接,二是串联拼接。

(1)并联拼接,宅院平行于道路或者河流成行并置。一般多出现于山谷平地型村落中,或者局部有开阔土地的村落。宅院顺着等高线呈一字排开,连续拼接两个至多个不等。受地形限制或巷道分隔影响,部分宅院并未紧密相接。

(2)串联拼接,宅院垂直于道路或河流成列排布。由于畲族村落多为山地村落,这种组织模式也是最为常见的模式。宅院垂直于等高线排布,空间相互错落,各宅院通过巷道连接。

3.4.2 基本形制

畲族民居整体形制为长方形,大都为双层三开间对称结构,中间为中堂,左右均为居室。不同于汉族民居院落的规正,畲族民居院落空间普遍较为狭长,一般有前后院之分(图11)。前院一般用于喂养牲畜,后院则多与厨房相接。

图11 畲族民居典型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3.4.3 局部特征

(1)入口空间。为了节省土地资源,畲族民居的大门一般采用侧开,位于院落的一角。其与街道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开向街道;另一种是通过台阶与街道连接。

(2)围墙。前院围墙下部多为砖石砌筑,上部为夯土墙,高约一层楼。后院则借助山体形成围合院落。

3.4.4 价值与传承

(1)历史价值。作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传统民居记录着畲族的兴衰起落,也记录了不同时期畲族民居的风格与构造做法,对畲族民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2)文化价值。作为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居中灵动的屋脊、婉柔的屋角起翘、精致的彩画、精美的木构造,处处体现着畲族人的文化与智慧,并将其传承下去。

(3)建筑创作价值。畲族民居顺势而建,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传统理念,并通过对当地自然资源的挖掘与探索,营造出山地民居的地域性特点,这无疑为我们的建筑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4 结束语

畲族村落身处山中,受地势所限,有着种种不利影响,但勤劳勇敢的畲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营造了适宜的人居坏境。经对其村庄选址、村落布局以及点、线、面空间的深入剖析与解读,将畲族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完整展现出来,这不仅为我们顺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提供新思路,也将为畲族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与帮助。

[1]兰晓萍,兰颐宗,雷阵鸣.浙南山区畲族村落居住文化探究[J].文化透视,2005(5):11- 1 2.

[2]戴志坚.福建畲族民居[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1):42-46.

[3]张东.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118.

[4]范霄鹏,董硕.景宁地区大漈畲乡古建田野调查[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4):121- 126.

[5]张大玉.北京古村落空间解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115.

The Analysis of the Spac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e Nationality’s Villages in Jingning

WANG Zaishu,LI Chaon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the minority national’s traditional village is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 of its national culture accumulation, and it’s also the minority people’s wisdom crystallization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s the only county of the She ethnic group, Jingning has a complex topography with a large number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For hundreds of years, the people of the She nationality used their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to build their village in the mountains and forests, formed an unique style of village.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She nationality, and combine with the villages’natural environment, thoroughly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spac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village in Jingning, expecting to be benefit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the She nationality.

Jingning district;She traditional villages;spac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U241.5

A

王在书(1991-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村庄规划与传统村落保护。E- mail:825496536@qq.co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地区乡村聚落有机更新的机制与方法研究”(51608024)

猜你喜欢

景宁畲族民居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民居智库
永安“三月三”
民居摄影
畲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