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枣阳市小麦的倒伏原因、预防及补救措施

2017-02-26郭贵东杨瑞清张广照

湖北植保 2017年6期
关键词:枣阳市茎秆纹枯病

郭贵东 何 敏 杨瑞清 陈 斌 张广照

(1.湖北省枣阳市植保站 441200; 2.湖北省枣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41200)

浅析枣阳市小麦的倒伏原因、预防及补救措施

郭贵东1何 敏2杨瑞清1陈 斌1张广照1

(1.湖北省枣阳市植保站 441200; 2.湖北省枣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41200)

枣阳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0万hm2以上,是湖北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小麦倒伏一方面直接造成小麦减产,另一方面造成机械收获困难、收获损失率高,严重影响了小麦的高产、优质。2017年4月3日~10日,枣阳市先后5d出现降雨天气,特别是8日、9日两天,出现了强降雨和风灾叠加天气。据气象部门统计:8日~10日,全市累计降雨量达49.7mm。其中,8日早上7:00至9日晚23:00,降雨量达46.7mm;同时,还伴有较强的风灾,最大风力8日达到4.4m/s,9日达到4.7m/s;极大风速8日为5.6m/s,9日为7.7m/s。雨灾和风灾叠加,对正值抽穗扬花期的小麦生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小麦倒伏面积达0.97万hm2,占总面积的9.5%。其中,严重倒伏0.33万hm2,零星倒伏0.62万hm2。小麦倒伏之后,由于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极易造成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研究小麦倒伏发生原因,科学预防,及时补救,成为当前小麦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栽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小麦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1 倒伏类型

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与茎倒。根倒多发生在晚期,受损失较小;茎倒在早期和晚期都可发生,受损失较大,两者均与品种特性有关。小麦的生产经历了增穗增产,穗粒并重增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基本苗数增加,施肥水平提高,高脚苗也较多,造成田间郁蔽,其中根系发育较差,植株过高,基部节间过长,茎秆柔软,缺乏弹性的品种一般较易于发生倒伏,通常以茎倒为常见。

1.1 根倒

根倒主要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扎根不深,次生根少而细弱,支持不住地上部分的重量而发生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于耕作层过浅,整地、播种质量较差等原因,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入土较浅,或因前期未浇水,后期浇水量过大,土层湿软,再遇风雨而引起的倒伏。

1.2 茎倒

茎倒是由于茎基部的机械组织不发达,第一、二节间过长引起的。通常原因是因播种量过大,肥水充足,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管理不当,而造成分蘖过多,群体过大,两极分化慢,田间郁蔽,光照极端不足,基部节间过长,秆壁薄而不实,干物质积累少,遇风雨侵袭,茎下部弯曲或折断而引起的。

2 倒伏原因

小麦倒伏原因有以下几种或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有品种抗倒性差,栽培措施不当,小麦病虫、大雨伴随大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1 品种的抗倒性差

高秆品种,茎秆柔软,抗倒能力差,受到灾害易引起倒伏。据笔者调查,同等肥力、同等密度的小麦,遇到大雨、大风自然灾害时,高秆品种倒伏概率为80%,而矮秆品种概率只有5%。

2.2 栽培措施不当引起倒伏

首先是播量大,群体大,个体发育不良引起倒伏。播量较大时,致使田间群体大,拔节期苗株拥挤,通风透光差,个体发育弱,易引起倒伏。施肥不当易引起倒伏。表现在两个方面:施基肥时氮、磷、钾配比不合理,只重视氮磷肥,而轻视钾肥和微肥;追施氮肥过多或追施时期偏早,使小麦旺长,下部叶片重叠,田间郁闭,茎秆细弱,抗倒性能差。近年来,秸秆禁烧,全量还田,耕层变浅,导致根系生长不良。由于复种指数提高,机械耕种费用偏大,枣阳市小麦种植很少进行深翻,大多使用旋耕播种机,一次性种植,造成土壤耕层逐年变浅,小麦根系被迫分布在土壤浅层,消弱了对水肥的吸收和支撑地上部分器官的能力,植株经不起风雨等自然灾害的磨练而发生倒伏。

2.3 病虫的危害诱发倒伏

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造成茎秆不同程度地坏死,遇到不利天气,引起倒伏。

2.4 大风、大雨等自然灾害导致倒伏

小麦灌浆期,穗重加之连续降雨和大风,大部分高秆品种和群体过大地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如大风、大雨、冰雹、连阴雨等会造成严重倒伏灾害。

3 倒伏预防

3.1 选用抗倒品种

选择抗倒品种是预防小麦倒伏的有力措施。在选择上应抓好以下五点:一是选株高70cm~75cm的矮秆或中秆抗倒品种。二选用茎秆弹性强,韧性好,根系发达的品种。三是选用分蘖力强和耐肥性的抗倒品种,四是选用基部茎节短,茎秆横断面积大,坚实,上部节间发育好的抗倒力强的品种。五是选用根系发达,扩张角度大,有较强的抗倒性品种。

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小麦种衣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锈病,并对麦苗的徒长起到一定控制作用。

3.3 适量播种

适量播种,合理密植,保证群体合理,个体健壮,重点做好以下两点:一是适期播种,控制播量,播量 10kg~15kg/667m2,基本苗 18 万株/667m2。二是播深控制在5cm,以增强根系在土壤中的固定能力,增强抗到能力。

3.4 合理施肥

施用种肥氮磷钾配比要合理,做到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缺多少补多少,测土配方,科学施肥。追肥切不可盲目滥施,要看色、看叶、看种、看地来合理施肥,以利壮秆,达到抗倒伏的目的。看色:小麦拔节时,叶色浓绿,茎秆白嫩细软的,不能施;叶色比拔节前稍淡,可适量施;叶色发黄茎秆发红的,可重施。看叶:叶片大而披散的,不能施;叶片上挺、窄小的,要多施。看种:矮秆、耐肥的可适量多施;高秆、不耐肥的,要少施。看地:底肥不足,地力差的,可适当多施;底肥足,后劲足的,不施或少施;拔节前,苗已发黄的或叶尖枯萎的,可提早施,施肥要以磷、钾肥料为主。据调查,氮磷比例若小于1:0.3,小麦根系就发育不良,磷肥对增强小麦根系生长,防止小麦倒伏具有重要作用。

3.5 及时防除麦田杂草

杂草不仅同小麦争肥水,同时有些杂草还是一些病虫的转主寄主,如野腊菜多的地块,蚜虫发生量大。另有一些高秆的禾本科杂草比小麦高出很多,自己倒伏后,压迫小麦倒伏,所以应及时防除杂草。

4 补救措施

4.1 适期镇压

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三叶期镇压,抑制主茎生长,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控制旺长,压苗时应掌握:地湿、土壤粘重含水量多时不宜镇压,早晨、阴天不宜镇压。

4.2 合理化控

合理运用化控技术,看苗喷洒矮壮素、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磷钾液肥。实行化控,不仅能控制小麦旺长,防止倒伏,增强抗逆能力,而且还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抑制下部节间伸长,矮化植株,提高光合效率,提高成穗率,结实早、籽粒重,增产8%~13%。一定要喷均匀,严防重喷和漏喷。避免烈日中午喷药,以免烧叶。

4.3 疏密去旺

对密度大,长势旺,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应及早疏苗,或用缺口耙横耙1次~2次。

4.4 加强病虫害防治,并增加营养供应

抓好麦田地下害虫,蚜虫,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锈病的防治,做好防病与抗倒伏相结合。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喷药,增加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对大风倒伏的小麦要求首先要开好三沟,降低地下水位,排明水、利暗水,促进小麦根系下扎,增强小麦抗性,减轻病害的发生。倒伏后的小麦叶片重叠,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株体内输导组织不畅通,养分和水分的运输受到阻碍,而严重时基部腐烂,植株基部湿度大,纹枯病发展上升快,叶部条锈病扩展迅速,极易造成小麦白穗、瘪穗。早倒伏的小麦在倒伏后2d~3d,倒二节节间近地部快速生长膨大,倒二节以上直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养分供应,喷好药肥,搞好病害防治,每667m2用43%戊唑醇悬浮剂15mL加25%咪鲜胺乳油20mL再加98%磷酸二氢钾50g或小叶敌一袋兑水两桶进行防治,减轻小麦茎部纹枯病、叶部小麦条锈病、穗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效的供应营养,使倒伏小麦恢复正常生长,使倒伏的小麦授粉、灌浆不受影响,减少小麦倒伏造成的损失。

S435.12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6-050-003

2017-08-21

郭贵东(1983-),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枣阳市茎秆纹枯病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枣阳市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及防控
我家的老风扇
“明天我还要来”
“明天我还要来”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对紫花苜蓿茎秆直径及长度的影响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