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途径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

2017-02-26江苏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江宁社会性内化

江苏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周 霓

多途径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

江苏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周 霓

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是品社学科的价值追求之一,内化规范是品社学科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涵。本文立足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着眼于陪伴学生成长、立足品社学科特点、契合学生心理发展,以品社学科案例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如何内化规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遵循的实践路径。提出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要艺术化渗透、生本化重组;通过社会角色体验、社会“两难问题”探讨,以促进学生内化规范的教学策略。

品社学科 内化社会规范 社会性发展

董渭川先生曾说过:什么样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何况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社会教育。只要社会需要那种教育,就会把教育的种子埋在地下,灌溉它,滋养它,鼓励它,发展它;反之,就不会产生那种教育。当下,品德学科虽然已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但学科教学中永远离不开社会的“影子”,离开了社会的元素,品德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小学阶段,品德课姓“品”渊源已久,道德芬芳愈久弥香,但名“社”,名难符实,社会气息尚待扑面而来。在教学中,学科所勾勒的社会,充满理想化、标签化、模糊化,在与现实社会的严酷碰撞中,每每让学生产生“两张皮”的困惑。生本化的品德教学,应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充满个性的生命历程,回归生活。要汲取社会生活的活水,让教学内容看似信手拈来,却不离其宗、深谙世道;要创设社会角色体验,让学生在与社会“亲密接触”中找到自我,在顺应中体验自信、集聚正能量,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砺自我、积累经验;要着力培养学生社会素养,让学生跳出一事一决、人云亦云的盲从,增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人生智慧,为形成适应社会的判断能力和价值标准打下实践基础。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载着“我”从此岸驶向彼岸的一叶泛舟,是“人”完善自我人格、拥抱世界的天使之翼。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会性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社会属性的过程”。他界定了社会性发展的三重价值取向:内化社会规范、习得社会角色、获得发展自我。在浸润中濡化,在体验中强化,在躬行中内化,是“人”具有社会性的路径选择,也为学校育“人”提供了方法论。因此,品德学科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让学生以濡化的方式在社会环境中感受、判断和建构,形成具有个性化、适应社会性的文化品格。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品社课堂上引导学生内化社会规范,从而更好地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一、“润物无声”:濡染社会规范

规范,是社会的经络,是社会文化的标签。树立社会规范意识,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精神支撑,也是品德学科的重要价值目标。他律性、普适性、强化性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但与学生生活却往往相距“最后一公里”。“上车让座”“不闯红灯”“珍惜粮食”,这些耳熟能详的社会规范,在学生生活中被无数次无情地冲破。在社会规范屡屡被挑战的大环境下,让学生认同和恪守规范,是品社教学的现实课题,生态浸润为我们提出了崭新思路。

社会规范的艺术化渗透。“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古代国学启蒙教材《三字经》,就将社会信息高度凝练,以韵语的形式呈现,让儿童在吟唱中感受理解。品德学科亦是学生社会性的启蒙,要善于运用柔化方式包装社会规范,充分挖掘社会规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呈现方式,变反复叮咛为潜移默化,变社会他律为学生自觉,让社会规范充分浸润文化。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将“爱护环境”“尊老爱幼”“八礼四仪”等社会规范,串编成快板书、三句半等朗朗上口的民俗形式,有机穿插学生遵守社会规范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在传唱中感受到社会规范可信、可行、可效法。

社会规范的生本化重组。品德学科教材基于课程结构,对社会规范内容的教学较为分散,缺乏系列性和衔接性。对社会规范教学的生本化重组,主要围绕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人身安全”“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专题化教学,更好地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道德养成特点,引领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规则感。在教学中,我们将有关“家庭关系”的学习内容进行集中整编,并通过“邀请父母共话艰难”“爷孙说说溺爱”等开放式学习形式,增强教学互动,密切代际沟通,促进学生对规范的理解和认同。

在教学《父母的难处》时,我请学生们先写一写自己最想跟妈妈或者爸爸说的一件平时不太敢说的事。小军同学给妈妈的信中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这个学期开始你和爸爸不再送我上学,每天早上起床后,家里就我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梳头、一个人关门去学校……第一天去学校的路上,我还是有点害怕的,但站在教学楼前时,我为自己感到骄傲。”读完信,我联系了小军同学的妈妈,得知,她的爸爸妈妈从这个学期开始早上要提早上班,又不忍心一大早把小军拖起来上学,所以,妈妈每天早上都会早起半小时,给小军做上一顿“另类的早餐”。当上课时,屏幕上出现这些有趣的、饱含妈妈爱意的早饭时,小军眼里噙满了泪水。妈妈录制了一段视频,告诉小军,当妈妈看到小军能自己梳头、自己上学,特别欣慰。他们的女儿长大了,能体谅父母的难处了,也更加独立、成熟了!

二、“如影随形”:体验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化实质是个人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社会角色,社会化本质就是角色担当。在社会环境下,承担他人的角色,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身的角色定位,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品德学科教学倡导提供多样化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生活经验,满足社会化需求。因此,社会角色体验,是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让学生体悟社会真实的一扇窗户。

真实感、参与性等是社会角色体验的重要标准。品德教学的社会角色体验,既包括角色扮演、情景重现、换位思考等认知层面的体验感悟,还包括社会岗位实训、校园岗位竞聘和常态化社会服务等实践层面的体验感悟。认知层面的体验感悟,主要针对社会观念的理解、社会价值判断,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萌发社会化价值观念;实践层面的体验感悟,着力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中认识自我的价值,体验服务他人带来的尊重和满足,培育社会化参与观念。两种体验的交集,是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空间,这也是社会素养的核心要义。任何体验活动,都要为学生留下思考、思辨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

体验引发对社会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看似高深的命题,却与每个人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常常绽放个性的光辉,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品德教学促进社会性发展,就要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受社会现象,学会体察社会问题,发表个人观点,形成一家之言。

三、“知行合一”:亲历社会实践

暑假中,我带领班上部分学生到南京参观了江宁织造府,回来后,我们在班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学生主持人:据考证,“江宁织造署”原址正是现在江宁织造博物馆的位置。

评委1(学生代表):“江宁织造博物馆”的设计者是谁?

生1:著名建筑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他就是我们南京人,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和“大北京”规划也是他的代表作。

评委2(教师代表):介绍得很详细,说明你们组对江宁织造署的相关知识做了深入的研究。那么,你们一定参观过江宁织造博物馆吧,它的什么建筑让你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与江宁织造署有联系吗?

生2:楝亭。这个八角亭造型独特,圆顶上有只朱雀仰望天空。这里曾经是曹家聚会文人学士的重要场所,目前也是江宁织造博物馆的最高点。据说,为设计这个楝亭,吴良镛爷爷仿造江宁织造署的原型设计,先后修改了30多次稿子。

生3:我印象最深的是康熙南巡图的3D动画,能看出当年南京的繁华。而且康熙六次南巡,江宁织造曹家四次接驾。

生4:老师问的是建筑。

评委2(教师代表):这位同学参观得很仔细,而且还与自己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也是值得表扬的。

评委3(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专家):对于重建江宁织造府,许多专家有不同意见。同学们,你们是什么态度呢?

评委1(学生代表):我认为应该重建,因为这样长江路文化一条街就有了一个新的文化景点了,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江宁织造府、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生4:但重建的建筑太现代化了,与古典园林不太一致,会影响游客对江宁织造署的认识。

生5:江宁织造署并没有完整的图纸保存下来,无法原样模仿呀,再说当时占地面积很大的,还包括现在的南京图书馆和总统府的一部分,也没有这么大的空间复制。

以上的案例是学生探寻总统府之后的汇报展示,汇报过程中,我们一改小组代表一人讲、众人台下听的传统形式,设计成答辩会的形式,邀请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专家、家长、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委会,听取小组全体成员汇报并质询。台上小组发言人慷慨陈词、多媒体操作员密切配合,台下评委频频发问,抛出问题、指出不足,肯定成效、提出建议。针对评委的质询,台上每名小组成员都从容应对、侃侃而谈,虽然观点仍显稚嫩,思维不够缜密,但透露更多的是亲历亲为的执着和对研究成果的自信。

体验唤起对社会角色的体察。对社会各种职业的认识,是个人成长经历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之一。“欲知此事须躬行”,在品社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职业体验,有助于让学生感受职业的艰辛、品尝奉献的喜悦、尊重享受的服务。社会职业体验,是品社开放型教学的模式创新,也是品社学科与综合实践和体验教育的有机整合。

学生迈向社会的每个坚毅脚步,都是完善自我的累累积淀。当社会不再是“透明玻璃”时,学生将呼唤到新鲜的空气,欣赏到自我的清澈美丽。浸润、体验、躬行,我们陪伴学生社会性发展,我们迎接每个鲜活的个体。

猜你喜欢

江宁社会性内化
刘江宁作品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the Walking Dead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