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数学教学法的研究

2017-02-25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李春伟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家长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 李春伟

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数学教学法的研究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 李春伟

传统的数学教育制度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小学生数学的十大核心素养是现代数学教学模式应当着重培养的。随着新课改时代的到来,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要熟练使用新的教学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应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新意识;素质教育;兴趣研究

好奇心人皆有之,兴趣是教学的驱动力,是创新人才要拥有的基本素质。创新意识应该如何培养呢?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能否在数学领域有所创新、有所成就,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

如在一年级课本中“认识物体”一课上,单纯地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图形,这时候就可以带一些模版,可采用直观演示法、独立操作法,让学生观察什么是圆柱,什么是圆球,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长方形,然后互相提问、辩论。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将原本抽象、枯燥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其浓厚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这样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些形状,并且牢记于心。好奇心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被这样引发出来,会让学生更加热情主动地熟练掌握课堂知识。

2.数学老师可以通过渊博的知识及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看法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讲解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喜欢上这门课程,这就是教书的意义所在。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我不喜欢某个老师,所以我也不喜欢他教的那门课,这样的想法存在于很多学生当中。如此看来,老师的魅力很重要,学生往往对自己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充满了幻想,一个好的老师会成为众多学生梦想的启迪人。爱屋及乌的道理我们都懂。所以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人格的魅力往往会为你增光添彩。

二、新颖的教学方法

时代在进步,教学方法也在进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一些比较难懂、难讲解的课本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小视频,让学生更细致、更形象地掌握这门课程。如小学五年级课本中“认识负数”一课。可以提前做好山峰、盆地、海平面的课件,通过投影仪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正负数。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结合新时代的教学,创造出符合学生的正确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永远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好的教师不仅会对所讲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而且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产生兴趣才会研究,才会创新。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三、整合家庭、社会生活的教育力量,“齐抓共管”

学校的教育重要,家长的教育也很重要。比如六年级:“计算大树高”的一课中,课堂讲解完之后,可以联系家长,让家长趁着周末休息带孩子去公园,拿两根长短不一的木棍,通过日照根据短棍测出长棍的长度。这样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运用演绎的思维,引导孩子运用课本学到的普遍规律来找出所遇到的数学问题的特殊性,从而使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要善于总结规律,善于积累,相信万变不离其宗。在不断地学习与积累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在不断地积累与运用过程中,逐渐去挑战更高层次的问题或者去探索尝试新的领域,在挑战与探索中达到创新。这个过程可以使孩子的思维不断地得到发展,同时,问题的巧妙解决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孩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孩子思维逻辑的严密性。

在学校,老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欠缺之处,及时与家长沟通,双方共同努力,鼓励学生发挥其长处,有意锻炼其不足,善于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鼓励并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一定要有耐心、有耐力,通过不同的方式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兴趣。

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学生优秀的一面,又要包容他缺陷的一面,这样在保持学生的风格和特点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鼓励、支持。有时候,学生的问题可能是幼稚的,或者是钻牛角尖的,甚至是错误的,老师也应一样关注,认真倾听,肯定其大胆的行为,找出其闪光点,然后让学生探讨、辩论,集思广益,最后归纳提炼出令人诚服的结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多思善问的积极性,也撞出了学生的智慧之火。总之,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恒心、一丝不苟等闪光点,要给予必要的尊重,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合作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更利于不断地获得新思想,

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因此,教师更应着重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

[1]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3):57-61.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家长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家长请吃药Ⅱ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