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学习既“有味”又“清新”

2017-02-25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单春燕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轴对称气球图形

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 单春燕

让数学学习既“有味”又“清新”

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 单春燕

当前课堂教学形态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其实质是“从教会到学会”的变革、“从教学研究到学习研究”的变革、“从有效地教到有效地学”的变革、“从教育者共同体到学习者共同体”的变革。最近几年,“关注有效学习”活动在我们盐城地区,从校到县、从县到市,上上下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下面的一些具体事例是我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感悟。

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数学味 ”;“小清新”

“小清新”最初指的是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ndie Pop,即独立流行,之后逐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教学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

一、教学目标要既“有味”又“清新”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划分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是否意味着在拟订教学目标时必须面面俱到,必须求新、求全呢?是不是每堂数学课都要平均实现各个目标?有时是否可以忽视数学课堂应有的“数学味”,而过分强调体验过程,从而本末倒置呢?

如我们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含义。

2.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热情,并把这些运用于生活、实践于生活。

二、有效的导入要既“有味”又“清新”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导入密切相关。笔者听过一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数学课,一位年轻的参赛教师在课前准备了用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组合在一起的房子,还装饰性地加了一点简笔画的图案,非常精美,真是煞费苦心。上课后,她出示教具,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孩子们有很多发现:

一生答:老师,我发现门上没锁,打不开的。

师:噢,你观察得真仔细。

另一生答:我发现这个房子没烟囱。

师:你真棒,这也被你发现了。(老师顺势画上了烟囱)

……

8分钟过去了,孩子们依然没有说出老师想要的结果。

显然,她这8分钟的引导是无效的,这8分钟就好像是美术课的一部分,脱离了数学学习轨道。时间过去了,教学内容没有引导出来,更说明她这8分钟的课堂教学毫无数学味。

我想,如果她在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后适当地加以引导,或者把第一个问题设计成:你能发现有哪些图形?这8分钟就会更加像数学课,也就更快地引入到学习的图形上来了。这位老师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没能有效地处理好“引导”与“思维差异”的关系,

三、问题设计要既“有味”又“清新”

数学课堂上,很多老师都有像“对不对啊?是不是啊?……”这样的口头禅。暑期在盐城培训时听到,在课堂上,像这样的无效提问占所有提问的30%,学生们有可能对答如流,但整个教学过程会因此变得平淡,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得到发展。独立思考是交流和讨论的前提,我们一定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数学课堂学习应该多一些“静思默想”的时间,少一些“即问即答”的形式。有效的数学课堂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应该体现数学的思维活动。如果在课堂中,大多数学生解题思路僵化,对于题目也有点麻木,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活动线索,变“判断”为“参与”。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激起了朵朵浪花,课堂所期待的思维的内在冲击力在这里就有了很好的展现机会。

四、在动态生成中关注“有味”及“清新”

名师之所以称为名师,是因为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其他老师追求的目标。

有的老师对课堂的动态生成表现极为漠视。前几年,我听了这样一堂课。在“两步计算应用题”课堂上,教者出示一道题:红气球有22个,黄气球15个,蓝气球的个数比红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少7个。有多少个蓝气球?此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大部分学生列式为:22+15=37(个),37-7=30(个)。当教者准备结束这题时,一女生站起来道:“老师,我有不同的方法。先用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求蓝气球比红气球多多少个,列式为:22-7=15(个);再根据它和第二个条件求蓝气球有多少个,列式为:15+15=30(个)。”她还在黑板上画了线段图分析给大家听,力证自己的方法正确。教师听完之后说:这也是一种思路,不错,我们接着研究下面。我想,为什么不把这样的精彩去放大呢?其实学生的思维是非常精彩的,换成名师上这堂课,他宁可不讲下一题,也要让学生继续思考这样的解决方法,有了刚才这位同学的铺垫,其他学生一定会有豁然开朗的想法。

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老师都会遇到的,我们要学会把握好这种“意外”,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老师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从丑陋的毛毛虫身上,天才能看到一只蝴蝶;从一只蛋上,天才能看到一只雄鹰;从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到一位哲人。学生就是那条毛毛虫,而我们要练就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生的潜力、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敢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

猜你喜欢

轴对称气球图形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找气球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气球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