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017-02-25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楼俊霞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株数株距植树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楼俊霞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楼俊霞

新课程标准内容提出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就当下教学现状而言,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学会自主提出问题,不断比较挖掘探索

当下数学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多半采用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手段,导致大部分学生仍处在被动学习的角色中,对有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来说,由于老师不可能循环重复地一直讲同样的问题,那么有的学生听一遍并不能完全透彻,但之后便没了办法,这种类似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拖慢整体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面积和周长计算”这一章节时,学生了解到了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的周长计算,这类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比较简单,有关定义阐明也很通俗易懂,那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向学生提问:“若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周长,又该如何计算呢?”学生结合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或许会回答:“就是将图形的所有边长加在一起。”进而教师便可继续提问:“长方体的边一共有几条?”“正方体的边长是否都相等?”学生能够自发提出问题就表示对长方形、正方体的周长计算有了一定的概念以及思路,问题是学生思维的一种体现,反映了学生对有关图形周长定义的理解。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进一步解释,通过展示实际模型或者图片、影像等,让学生熟悉正方体的图形形状,进而让学生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比如学生会提出:“立方体周长的计算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有什么区别?”“两者图形周长计算存在什么联系?”从而达到自主探究的目的。同样,在图形面积计算中,由简到难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发问,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融入度,让学生参与度更高,可有效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也避免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可能根本没听进去,老师也不知道学生掌握了多少等事倍功半的反效果。

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提出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后表达出对问题的见解,进而不断比较和挖掘探索,从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构建,加强自身知识系统的建设。

二、学会反馈学习信息,修正优化学习方向

新课程标准内容中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外,学生还要有反思和反馈学习成果的环节,对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综合,有利于今后相关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整理等管理层与解决策略的完善和加强。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中学习“植树问题”时,我们知道在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从非封闭线路植树的这三个情形的具体公式表达中,教师可针对此进行提问:“从公式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回答:“非封闭线路植树的株树都要参照在哪端植树进行计算。”反之,学生还可以反馈相关问题内容:“封闭式的线路植树和非封闭式线路植树有什么差别?”针对此进行教学信息反馈,“从另一个方面,封闭线路的植树情况又可怎样表示?”教师可根据非封闭植树规律总结出封闭式的植树规律。给学生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以此修正和优化学生今后的学习方向。比如例题:长为8m的路段要种植5棵树,那么每棵树的树距是多少?由公式可计算得2m。利用这种及时反馈学习信息的方式,学生可以随时表达出自己对有关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知识点的见解,为今后优化教学各个内容打好基础,也用以提供最有价值的参照信息。此外,学生加强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相似知识点的总结,教师要注意检查和更正,防止学生对某些内容的混淆,导致降低了学习效果,还会在某种程度上误导学生,引起自主学习的反效果。

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且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所学情况有一个详细掌握,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后去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且高效的教学方案。综上,这些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学会整合利用资源,系统梳理复习知识

新课程标准内容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此,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还要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整合和利用资源,以便于老师可以系统地梳理复习知识。在此方面,教师要能够传授给学生系统复习的方法,给学生构建知识点的系统图或者罗列出所要考查的重难点,以此来规范学生自主复习的内容,从而确保学生自主复习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展开深入探究,保障最终的学习质量。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中学习“相遇问题”时,这个内容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比较多,相遇问题主要涉及相遇时所花的时间、相遇时的路程以及相遇的速度之和,在处理相遇问题时,学生应当把握住对路程、时间以及速度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基本联系。相同路段中,不同速度条件下所花的时间也不同,由此,教师可有效利用资源整合,抓住在路程、时间、速度等相关定义方面的规律,给学生进一步讲解追及问题、流水问题等,通过系统地梳理知识,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清学生思路,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所要考查的内容有足够的认识,进而增强学生的复习效果。比如在追及问题和流水问题解题中,都要参照基本的时间、路程、速度这几项基本联系,学生在解决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住三者的其中一个定点,另外两项都围绕这一点展开,要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总结出追及问题和流水问题的相似点。

总之,不同的学生之间学习能力有差异,老师在课堂上对全班学生进行讲解时不能完全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使得落后的学生总是落后,难以跟上大家的脚步。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猜你喜欢

株数株距植树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植树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植树真快乐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植树鸟的来信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