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例谈

2017-02-25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中心小学李学高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体三角形

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中心小学 李学高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例谈

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中心小学 李学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在数学课堂上,提问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我们通过提问将学生、教材和教师有效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从提问开始,我们要通过提问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运用好提问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 ,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在数学课堂上设计问题时,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做合适的设计,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的问题情境。如果我们选择的角度合适,往往很容易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到问题情景,结合现实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整个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

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我首先说:“同学们,圆柱有大有小,你觉得圆柱的体积可能会怎么计算?”绝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底面积×高,我接着问:“那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方法的呢?”听到这个问题,举起的手放下了一大半。很明显,大多数同学都看到过或听到过这个结论,但并不理解实质含义。但仍有几位同学的手高高举着,跃跃欲试,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他们有明确的答案。我顺水推舟,让他们讲讲。一位同学说: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所以我想计算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吧!还有一位同学说: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时,我们用摆体积单位的方法,用每层个数×层数。现在求圆柱体积,我们也可以沿袭这种思路,在圆柱体内部也可以摆上合适的单位,再用每层个数×层数,每层的个数也就是它的底面积,所摆的层数就是它的高。还有一位同学说:在推导圆面积公式的时候,我们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圆柱底面就是一个圆,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把长方体转化成圆柱体呢?最后还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把圆柱看成无数个同样大小的圆片叠加而成的,那么圆柱体的体积就应该等于每个圆片的面积乘圆片的个数……

如果按照教材的设计,通过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研究长方体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得出计算公式,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是千篇一律的,获得的发展也是有限的,而经过教师对教材的加工拓展,先呈现公式,再让学生对这个结论进行个性化加工,即“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公式的呢?”使学生的思路能沿着各自独特的理解展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这时再进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了,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假如直接让学生凭空想象,学生就会感觉很困难。

二、巧变善问,形式多样

在课堂上,如果我们的提问千篇一律,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我们的课堂提问可以根据问题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提问形式。我认为数学课堂的提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创设情境提问。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2)减轻难度,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有些问题的难度比较大,如果直接提问,学生一下子很难解答,我们要把问题分散开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解答问题,这样就能化解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3)方法灵活,拓展学生思维。数学课堂上千篇一律的问题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想方设法,把提问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问题。我先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的情境以后,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你们能把自己画出来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吗?”稍作停顿,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给三角形分类呢?”在多数学生得出概念之后,我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三角形?”……课堂教学中,我能较好地把握提问的时机,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组织了相应的活动,且保证每个环节的活动都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充分地探究和交流,促进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及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可见,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问题,设计不同形式的提问。

三、注重评价,促进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在提问之后要及时作出适当的评价。我们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激励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通过正确地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激发学生发展和创新的活力,给予学生机会去感受成功的喜悦。

实践表明,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体三角形
圆柱的体积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三角形,不扭腰
抓不变量巧解题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