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2017-02-25江苏省启东市合作初级中学张健辉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设情境

江苏省启东市合作初级中学 张健辉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江苏省启东市合作初级中学 张健辉

数学课程的学习就是培养思维的过程,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数学在促进社会形成和改革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将数学学习称为思维锻炼的体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将课本知识传授好,而且越来越注重学生数学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资源,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初中数学;培养思维;教学策略

数学是贯穿于义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阶段数学的学习,一步步发展和强化思维的推理、概括和想象能力,如数形结合训练形象思维、应用题锻炼推理能力、证明题训练初步演绎能力,充分利用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是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通过数学训练学生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从基础开始一步步培养,可以通过将情境创设、鼓励质疑、变式训练和探究训练等教学方式融入教学进程中,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

一、情境创设,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是连接小学和高中数学的桥梁,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学生综合数学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愉悦的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情境创设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有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的含义,有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都应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可以利用数学典故或过程合理的生活情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初中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可以很快掌握,但是不明白乘方的意义和应用,为了让学生自主思考乘方在生活中应用的意义,我通过手工拉面制作工艺情境展示了乘方的应用:拉面师傅揉了一根粗面,拉长一次后对折,再拉长,再对折,这样的动作反复了6次之后,会有多少根面条?学生回答:每次对折后面条数就增加1倍,最终的面条数为26,答案为64根。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将生活情境还原到课堂中,增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思考数学联系的思维习惯。

二、鼓励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提出问题需要的是创造性想象力,并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解决问题是学习后运用的一项技巧,因此,质疑是数学知识认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思维活动,质疑的过程是积极的思维过程,也是创造的基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以培养思维能力,问题是数学起源的开端,也是核心,只有在不断地质疑中,人类数学教育事业才能前进,初中生在自主的思维空间中可以发挥思想自由去发现问题并逐渐形成新思维。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改进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质疑。

初中生相对小学生,在课堂上质疑的积极性更低一些,初中生不敢在课堂上质疑的原因一方面是对自己不自信,害怕提出的异议会被认为没有意义,另一方面是害怕挑战老师的权威,初中生一般都会无条件地认同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多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时就举手提问,并告诉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也难免会犯错并真诚欢迎学生提出质疑。对于质疑水平较低的学生,也应该平等尊重地对待,提出问题肤浅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而对于质疑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该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一视同仁的态度可以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信心,从而逐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探究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探究训练是建立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数学教学方式,经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进行常见的简单习题训练,但长期进行基础训练只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简单思维,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式训练就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更清楚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探究训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新课程改革要求重点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改变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探究训练倡导学生勤于动手动脑,并主动收集处理信息以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等边三角形的内容时,在讲解完教材知识和进行课后习题的训练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和特点,这时为了使学生形成探究式思维,我给学生出了一道关于等边三角形的探究题:现有一块等边三角形的玻璃,但是被一个淘气的小男孩碰裂了,但是幸好一条底边和一个角保持完好无损,请问你是否可以裁出一块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玻璃?学生进行画图和探究,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很快得出正确答案。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认知结构的思维培养,初中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十分关键。

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是初中数学教师长期实践和研究的课题,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积极探索和敢于创新的数学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扶放有度,重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和多种思路出发去解决数学题,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共同讨论解决,根据情况抓重点并适当调整教学方向,让数学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

[1]李继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素质教育,2012(1):129.

[2]杨秀明.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A].职业教育,2013,3(237):152-159.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培养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