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2017-02-25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学具动手数学知识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袁 峰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袁 峰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思维方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动手实践能够为小学生提供认知的来源,促进思维的前进,同时,动手实践是学生构建数学认知,形成数学能力,发展情感的活动过程。本文通过对动手实践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动手实践;有效性;策略

小学生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动手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借助合适的学习工具来完成一定要求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发现问题,分析以及解决问题,从而让低年级学生快乐成长。而动手实践教学比其他多媒体教学更具有优势,仍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动手实践的心理表征

有效的动手实践操作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为何而动,懂如何而动。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积累各种数学知识,并且学会让数学知识为自己所用。

1.动手实践是构建数学认知的过程

动手实践其实就是对数学认知的一个构建过程,即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活动为学生提供实物性参考价值。主要就是借助学习的其他工具,运用动手操作来把抽象性思维形象化,强化空间概念,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

2.动手实践是低年级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数学问题,动手实践的活动过程就是发展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可以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道具来提升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小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经验与有限的知识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当然,动手操作也是一种能力,是通过自己的操作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考能力。

3.动手实践是学生发展情感的过程

动手实践还是发展学生情感的一个活动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洞察力,真正实现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同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不断地获取成就感,才能培养充足的自信心与刻苦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更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利用好奇心,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正确发展。

二、动手实践的实施策略

1.实践材料的准备

实用、具体的学具是展开动手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于学具的准备,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符合时下动手实践的要求与达到的目标,数量要准备充足,并保证学具的安全性。一方面,学具材料的选择要有价值性。首先,教师要对整个数学知识点进行详细的研究,在选择材料时要看其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完成教学要求。其次,是要把材料与生活联系起来,确保具有趣味性与开放性。把实践材料生活化,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材料的准备要特别认真,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作为学具,不能一味地贪图娱乐性,否则只能是一个短暂的玩具,起不到学习的作用。另一方面,材料的选择要有思维价值。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学科。数学的学习是要学会抽象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动手实践能力。只是通过动手操作,边操作边思考,边思考边操作,用思维来指导操作,用操作来提升思维思考能力。因此,在选择操作学具时,一定要用心,利用材料的符合性、思维含金量来实现实践的真正目的。

2.实践过程的指导

一个完整的、成功的操作需要学生有秩序的动手过程,也是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过程。有条理性的、有效的思维必须是有秩序的操作过程。所以,教师要维护一种有序的动手操作过程,以此来锻炼学生有序的思维过程。首先,我们在操作的步骤上要严格要求,不能颠三倒四,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这样才会培养学生有序操作,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我们要明确操作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好数学,学会抽象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的操作目的不明确,会导致小学生无头绪操作,不明白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无法培养有序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一步步地教学生,第一步做什么、如何做,以此类推。明确要求,有效地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

3.实践结果的运用

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提高还有赖于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与及时的反馈。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结果做一个点评。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研究数学新知识。(1)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中,不需要让每个学生都上讲台来操作画圆,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利用纸张与工具进行绘画,教师适当走入学生中进行指导并评价。(2)引导分析,在实践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分析,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讲解“克与千克”这一课时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称某种物品的重量,并进行物品交易模拟,另外,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对整个数学操作进行评价。(3)语言表达,提高效益。语言是思考的外衣。实践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可以集思广益,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把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的观点进行碰撞,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分析闪光点在哪里,存在问题在哪里,学会客观地评价,进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维观点,逐步地实现语言与思维的提高。

实践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数学认知变得形象化、直观化。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利用动手实践的吸引力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用操作性去构建数学认知。动手实践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在实践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广动手实践的积极作用。

[1]连标钱.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7,08(10).

[2]孙家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能力[J].全文版:教育科学,2015,10(1):102-102.

猜你喜欢

学具动手数学知识
我也来动手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动手演示找错因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