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战略发展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7-02-23高洁

商业会计 2016年22期
关键词:战略发展财务管理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22-0083-02

摘要:文章提出在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结合战略规划和办学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与风险应对机制,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完善内部控制、改进预算管理、改革财务管理体制、规范产业管理、促进财务公开与监督等策略应对财务管理的困境,实现发展战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 战略发展

新世纪下,面对知识经济的革命性变革,发展高等教育、提升人才竞争已是各个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上呈现出“普及化”发展的趋势,为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重点在于高职院校。2015年我国高职院校有1 341所,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已从规模发展阶段提升至内涵发展阶段。2014年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制度顶层设计已初具雏形。《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制度,在总结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经验与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完善治理结构、改革管理体制、提高人才培养等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

一、 财务管理困境

为顺应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机遇,各高职院校都制定了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发展战略。随着全球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竞争,高职院校已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与国内外各单位之间的人员、资金、信息等交流也日益紧密,在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财务管理困境,如不能妥善加以解决,对学校的发展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办学资金供求紧张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高校数量与规模增长显著。特别是多数合并高校一方面面临规模快速扩大,兴建新校区和进行硬件投资;另一方面又要优化融合,调整结构,加大专业建设与教学设备的投入,提高规模效益与办学内涵,这些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在我国,高校财政拨款与学费收入仍是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制度多地都未真正落实,财政拨款存在行政主导,同时受近年人口增长因素与招生规模的限制,学费收入增长有限,许多高职院校只能通过贷款补充办学建设经费,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盲目借贷,造成还贷“压力山大”,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控制建设薄弱

内部控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多元化,二级单位、产业投资增多,利益趋使高校在基建业务、科研经费、采购等环节经济案件频发,原因之一便是内部控制薄弱,制度建设不完善,监督机制无效。2012年财政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但由于不是直接针对高职院校的文件指导,同时也没有详细的实施细则,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进展缓慢,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难以保障,给学校的战略发展带来极大风险。

(三)预算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

高校的部门预算制度已执行十余年,学校管理者也日益重视预算管理,逐步提高了各项业务的规划控制水平与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对学校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明显的预算管理效益。但是目前预算的编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基数法”,在预算项目、收支结构、定额标准上等缺乏科学分析,多数财政专项补助、结余资金都没列入预算,项目设置笼统不够细化,已无法满足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时期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等办学业务的变化要求,导致实际执行与预算脱节,预算编制与执行缺乏约束力,监督失效,项目资产“趴窝”账上,更无法进行预算的绩效评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战略发展。

(四)分类分级办学模式增加管理难度

许多高校为了改变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低下、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境况,掀起了多校合并升格的浪潮,加之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推行中职与高职校的办学联盟,高职院校出现了多校区、中职层次与高职层次结合办学的新模式。合并组建的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拓宽了资金收入渠道,有利于提升办学实力与人才培养水平,但同时管理成本也大大增加。有些高校合并后一方面仍保留多个法人主体,不同性质的单位实行不同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工资分配、经济活动、预算管理等方面都执行不同的制度;另一方面高校都实行了校系二级财务管理,在学校宏观调控下二级部门在人事、财权上都有了自主管理的权限。这样高职院校出现了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管理要求,如何克服管理差异、正确定位及规划新学校的发展战略,如何合理协调学校总体领导与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体制,处理好校企合作双方利益需求等,这些都给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五)产业经营投资效益不显著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提升,一些院校利用自身的资产实力、技术力量等优势进行产业投资,组建校办企业或资产经营公司,在优化产业结构及补充学校办学经费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学校在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资产或借贷筹资过程中,由于与产业实体间产权划分不清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再加上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薄弱、监督缺位等,也必然承担着更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的业务活动与经济往来也日趋复杂,产权关系多元化,而高校领导多数是学者出身,对产业实体的经营运作缺乏市场经验,在治理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投资决策缺乏可行性论证,极易造成产业投资效益低下,形成投资风险,造成资產流失。

二、应对财务管理困境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多元筹资机制,降低筹资风险

高职院校应充分借助自身在教学、科研业务的优势,与政府、企业、校友会等组织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扩充筹资渠道,通过多元化筹资降低资金成本:一是加强内功修炼,多争取财政的专项“奖补”资金,在学校建设中推行PPP建设模式,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二是拓展产学研合作,增加技术服务收入;三是按照国家的政策指导建立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建立教育捐赠基金,吸引董事、校友、企业等捐资助学;四是合理评估学校实力,建立贷款风险管理机制,控制筹资成本。

(二)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不但是高校治理机制形成的基础,而且可以促进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通过风险管理和制度设计确保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学校领导层要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内部控制理念,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的科学决策机制,和谐配置政治、行政和学术权力,实现“管理型行政”到“服务型行政”的转变。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财务风险管理的视角加以研究,优化内控环境,规范预算管理制度,完善收支业务、采购业务、建设项目等具体经济活动的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公开与监督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对经济活动合法、合理地进行监督,保证财务安全,以利于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建立绩效评价

结合2015年起实行的《新预算法》,适应国家财税体制的全面改革,加强对预算的管理与监督工作。高职院校预算是财务工作的核心,在财权配置中发挥指导作用。在多校区、多层次的办学架构下,高职院校要完善校内各级预算管理组织及制度建设,以“经营学校”的理念,实现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信息沟通,合理统筹学校资源,因地制宜地实行多层次、分校区的预算管理。编制“全口径”预算,将预算年度财政拨款和各类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及上年的结转结余、专用基金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预算编制细化到项目、科目,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增加中长期或跨年度预算,避免出现短期行为,保证重点项目的连续性,适应战略发展需要。根据多层次预算管理的目标进行绩效评价,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以及监督的各环节。

(四)建立科学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如今高职院校已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功能的社会组织,有“一校多区”办学的、内部还设置学院(系)、中心、专业,涵盖中职、高职教育层次,还有与企业合办的混合所有制独立学院,规模庞大、组织复杂,经济业务管理有不同特点,采取分级授权的校院(系)两级管理是必然选择。实行分级管理,要寻找财务“集权”与“分权”的最佳结合点,即在集中学校必要财力的前提下,通过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资源 ,适当下放财权,明确各级责任单位的权责,实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校级财务统一领导全校财经工作,在内部控制、绩效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政集中支付等财务方针政策上实行统一,管理重大财权、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二级管理单位制定内部分配政策,管理日常教学运行经费与适当的人员经费、创收收入,编制部门预算,统筹安排经费使用。在多校区、多个法人主体的情况下,还要根据各自的办学规模与业务调整相应的财务运行机制,实行“总体领导、独立核算”的模式。高职院校要建立与市場经济、学校战略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协调好上下级财务的监督与指导关系,发挥财务管理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财务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学校事业发展,既要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规模效益,又要防范财务风险的管理目标任重道远。

(五)推进产业规范化管理

我国很多本科高校在科技产业、后勤服务、文化等项目上已取得丰富的实践成果,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基础上,也加大了产业经营投资。其中由龙头企业、行业部门等牵头、有特色的高职院校以输出品牌、资源和管理的方式的多元投入主体的职教集团,作为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产业建设的特色与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的投资原则,依法理顺高校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做好经营性资产的产权登记与管理。建立规范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学校派出董事与监事人员,企业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独立承担风险和责任的法人实体,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学校方面加强相应的财务管理机制,享有资产投资决策、财务预决算审批、收益分配决策及重大财务活动监督与业绩考核的权力。这样既强化了产权管理,又增强了学校创新发展实力,提高了资产经营效益。

(六)提升信息化建设,促进财务公开与监督

多校区、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有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撑。高职院校要落实数字校园建设,结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建立共享化、系统化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云技术、大数据处理等整合碎片化的信息系统,使其在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战略规划等业务上高效地履行分析、决策、辅助管理等新职能,并将其运用于多校区财务管理中,进行财务信息整理、分析、决策与监控,及时准确地向院(系)、处、中心等单位提供完整的财务信息,促进信息交流、公开与共享,使财务信息最大化利用。与此同时,学校要结合信息系统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和内部监督体系,既规避风险,又要实现经济效益,促进学校的战略发展。

三、 结论

“十三五”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更高起点的发展要求挑战。随着现代大学制建设进程的推进,高职院校必须强调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高职院校在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与调整,要积极研究、探讨改革中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重视财务分析与风险管理,将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融入学校整体管理制度中,促进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J

参考文献:

[1]刘亚荣,李志明等.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0,(5).

[2]代建周.高校两地办学财务管理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5,(30).

[3]梁小婉.基于“互联网+”理念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16,(14).

[4]教育部.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ED/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443/moe_1235/tnull_20673.html.

作者简介:

高洁,女,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战略发展财务管理高职院校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