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2017-02-23林晓岚张玉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新生儿

林晓岚 张玉花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林晓岚 张玉花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00例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50例患儿,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有50例患儿,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6%,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的血清总胆红素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采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减轻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黄疸指数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致胆红素水平增加,使皮肤、巩膜和黏膜黄染[1]。新生儿黄疸发病率高,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护理是新生儿黄疸时期常用方法,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减轻患者黄疸程度。本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护理干预,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于2015年1月- 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与《实用儿科学》[2]中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合并先天性疾病、胆道恶性疾病者;患儿表现颜面部、周身皮肤、巩膜、黏膜黄染;患儿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男53例,女47例;足月儿61例,早产儿39例;根据患儿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于母乳喂养,取蓝光照射治疗,静脉滴注白蛋白、血浆等针剂治疗原发疾病;每日静推地塞米松,预防感染。中医方面可给予患儿清热化湿、利胆退黄药物,如茵陈、大黄、栀子、黄芩、黄连等。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选择常规护理。医护人员需密切注意患儿症状变化,掌握分娩方式、喂养、小儿体质量,定时测量小儿体温,观察大便、尿液变化。鼓励患儿母乳喂养,采用少量多次、间歇喂养方式,充分摄入奶量。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应做好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介绍新生儿黄疸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干预等知识,以免家属遇到异常情况时过于慌乱。告知家长应注意患儿精神状态、吃奶状况,争取获得家长信任,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立即处理。耐心解释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减轻家长心理负担;(2)卫生护理。医护人员和家长进入病房时应换专用消毒衣物、拖鞋,接触患儿时必须要清洁双手。患儿哺乳按需,早产儿以鼻饲喂养,每日擦拭口腔,以免发生口炎。用湿棉签擦拭唇部,以免嘴唇干裂。医护人员要注意患儿皮肤清洁,注意皮肤是否有破溃、皮疹。用75%乙醇擦拭脐带,各种操作集中进行,以免发生感染;(3)光疗护理。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期间,注意控制室间适宜温湿度,定期消毒,积极清洁光疗箱,清除灯光灰尘,保证光疗箱的完整性。患儿皮肤应均匀受光,身体广泛照射。患儿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发生呛咳。患儿眼部、生殖部位注意遮挡,尽量在箱内完成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结束光疗照射时,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定时测量温度,检查眼部有无感染,用新霉素眼药水滴眼;(4)抚触护理。医护人员可采用科学、温和抚触干预予以患儿皮肤刺激,按照患儿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顺序依次进行,每个动作反复重复2~3次,每天2次。

1.4 疗效判定

依据《实用儿科学》[3]中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显效:患儿皮肤、黏膜等黄疸消失,小便颜色恢复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不足90μmol/L;有效:患儿皮肤、黏膜黄疸症状减轻,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无效:患者皮肤、黏膜等黄疸无变化,血清总胆红素降低不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有需处理的数据应由专业性人员严格按照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50/50),即显效34例,有效16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6%(48/50),即显效1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黄疸指数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后的血清总胆红素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比较(μmoL/L)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新生儿长期持续的高血清总胆红素会刺激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小儿神经系统伤残率。因此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必要护理干预对促进患儿症状改善起到积极意义[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6%,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的血清总胆红素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新生儿黄疸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降低患儿黄疸指数,减少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促进患儿更好恢复。

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液中有较高游离胆红素,护理干预期间,应密切关注患儿病情、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治疗预防。护理干预中做好健康宣教,给予患儿有效、积极的干预护理,使患儿能尽快进入正常生理循环模式,减少机体胆红素的吸收,促进排便,尽快排泄出胆红素,给予患儿专科护理干预,并要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干预,积极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过高的游离胆红素透过小儿未成熟的血脑屏障渗入脑组织并于脑组织沉着,则会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造成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影响小儿健康成长发育,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在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干预期间,必须要加强患儿病情及体征监测,积极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新生儿黄疸合并胆红素脑病患儿,积极预防和尽早治疗心力衰竭。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应采取综合干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减少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避免未结合胆红素游离,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5-6]。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积极促使小儿尽早排便,减少胆红素吸收;高度重视早产儿、高危儿等危险因素患儿,密切监测患儿血清胆红素,及早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生[7-8]。

总而言之,对新生儿黄疸应用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1] 胡建儿,施红霞. 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1-42.

[2] 冯智慧. 新生儿黄疸126例的临床治疗和护理[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157,160.

[3]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精)[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78-1381.

[4] 段春英,陈殿红,陈立. 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9.

[5] 李俊艳. 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191-192.

[6] 张莉,金润铭. 新生儿黄疸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10,28(8):795,800.

[7] 李红梅,郑军廷,刘志前,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1882-1883.

[8] 杨青丽,李盘云,郭晓燕. 184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8):56-57.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onatal Jaundice and Jaundice Index

LIN Xiaolan ZHANG Yuhu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95th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utian Fujian 3511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onatal jaundice and jaundice index. Methods 100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re were 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50 cases in study group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in the study group and 96%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i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nursing.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in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 .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neonatal jaundice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ldren and reduce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concentr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neonatal jaundice; jaundice index

R473.72

A

1674-9316(2017)02-017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2.109

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妇儿科,福建 莆田 351100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新生儿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