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17-02-19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陈艳华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德育情感作文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陈艳华

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陈艳华

作文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还是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平台。引导学生打开封闭的心灵大门,敢于抒发情感,乐于抒发情感,是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

丰富学生感知,充实情感“硬盘”

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作文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我们引导学生欣赏美,进行写作的根本和源泉。

1.敏锐观察生活,指导学生体会细节。教师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传授相关的观察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炼就一双敏锐的眼睛,把握生活中的细节。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内在情感投射到所述的事物上,审视自己的内心感受。

2.创设实践机会,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情感去体悟生活,才能使笔下的人物显现出传神的内涵。因此,我们给学生创造参与实践、观察社会的机会,如组织参加燕大科技园、北部工业区,推广普通话等活动。学生眼界开阔了,写出的文章才有底气。在以《假如我是……》为题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了《假如我是董事长》《假如我是院长》等充满思考的文章,作文育人的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3.推荐名著经典,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具有强大的育人功效。通过大量阅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许多经典名著都会引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因此,在平时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储蓄写作素材,升华思想情感,渗透情感教育。

关注学生心灵,点燃情感火苗

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情感是丰富而奔放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特有的情感出发,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实际想法,把题目出在学生的心坎上。

1.体验性训练。学生喜欢一些实践性强、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每次实践活动后,可让学生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军训之后学生纷纷写下感言,杨佳群同学这样写到:“今天是教官最重视的正步走,当然也是训练最苦的,我坚持不住,把腿放低了点,教官马上知道我要偷懒,就用眼盯了我一下。我一惊,就又抬高了腿,及时改正错误……”

2.回忆性训练。亲情是我们永远难以割舍的,可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整理记忆,写出的文章自然就会充满真情,《妈妈爱吃大萝卜》《难忘祖母那长满茧子的手》《家乡的白杨树》等优秀亲情作文也应“情”而生。

3.想象性训练。想象性训练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入瑰丽、神奇的境界。通过想象性作文的训练,鼓励学生打破时空约束,大胆运用生活中已有的情感经历,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情感的思绪在想象的空间飞扬。由此,开阔了心胸,突破了原有的思维窠臼。

悉心指导写作,引导正向情感

教师只有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具体措施如下:

1.设境生情。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让优美而充满意象的音响和画面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2.以演促情。根据作文的需要,让学生演一演,使学生进入角色,感受生活情趣,获得生活体验。

3.以“情”换情。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在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催化作用。作文课上,教师热情亲切的话语、充满鼓励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都会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传导给学生,以唤醒学生的写作情感。

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反之,德育渗透、情感引导也促进作文教学向助力人文教育方向发展,二者相得益彰、辩证统一。

猜你喜欢

德育情感作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