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姬十三:出售盈余知识也能赚大钱

2017-02-10东亮

女子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提问者果壳科普

东亮

半年前,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销售各领域专家学者的“马桶时间”,为付费用户解答各种问题。不料竟引来了万达公子王思聪、汪峰章子怡夫妇、主持人马东等人入驻。协和医院的张羽医生,更通过这一“知识变现”平台回答上百个问题,赚了10多万!分答火了,推出一周便刷爆朋友圈,上线42天就完成了A轮融资且估值超1亿美元。2016年11月,其创始人姬十三获封“全球青年领袖”。

初创果壳网,“科普博士”月薪2000

今年39岁的姬十三本名叫嵇晓华,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就喜欢向媒体投稿,并擅长将枯燥的科学知识用风趣的故事讲出来。因为姬十三的科普文章写得轻松幽默,又富有知识性,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回应。从复旦大学神经生物系博士毕业后,每月稿费过万的他为了自由,果断离开实验室,成为了一名专职科普文章写手。

2007年,姬十三联合一众科普作家,成立了非盈利机构科学松鼠会,旨在“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姬十三这位理想主义者,起初不愿商业化运作科学松鼠会。尽管网站很快在业界声名鹊起,他们却很难养活自己,只能靠给企业写写策划赚点钱维持开支。“科学松鼠会第一年,前半年我不拿工资,后半年每个月拿2000元”。

妻子知道姬十三羞于向她伸手要钱花,就经常在他临出门前,悄悄往丈夫衣兜里塞些钱应急用。这个细节,令他既感动又羞愧。

迫于生活压力,姬十三觉得自己需要改变,他开始从一个羞于谈钱的科学青年,学着做一个商人。2009年,有风投机构开始和姬十三接触,想要投资科学松鼠会,但他觉得科学松鼠会是一个公益机构,不该接受投资,就另建了果壳网。“让公益的归公益,商业的归商业”。

果壳网的第一桶金是50万美元,姬十三用这笔风投聘请了十几个编辑,以约稿和编辑写作为主,快速生产有趣的科普文章。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更有趣的方式,让科学像电影和音乐一样流行起来。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不用想着赚钱,只要吸引用户就好了,所以不着急。”姬十三说。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维持了3年,因经验不足,果壳网经历过骨干流失,以及账面上几乎没钱的日子。后来接了点商业广告,才让网站转危为安地存活下来。

也许你不知道果壳网有多牛,但只需看看他们那个专门辟谣的网络科普栏目——谣言粉碎机,就能窥见其影响力:“塑料致癌缺乏有力证据”、“地震‘生命三角并不可靠”、“核污染扩散图纯属伪造”、“NASA发现外星人是以讹传讹”这些在重大事件中稳定人心的辟谣信息,最早都来自于姬十三团队。

“分答”出炉,把盈余知识卖个天价

近几年,果壳网也一直在探索商业盈利模式。2012年底,他们推出过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为了调研项目的可行性,姬十三本人还到大学宿舍里住了几周,和学生近距离交流他们的真实想法。

“我们做了很多产品,有些成功,有些失败,但一直有一个核心,就是传播知识,做知识的分享。后来我想,是不是可以把知识做成服务。”姬十三琢磨的这件事,在2015年3月13日变成了现实,果壳网在当天推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在行”。

这是一款知识技能共享平台,邀请各个领域的行家出售自己的盈余知识。姬十三对“在行”的定位是私人智库,而选择“买家”与专家线下见面这种方式,能通过真实的互动,达到更好的经验分享体验。

即使身处互联网时代,那些熟知职场规律或者生活经验的人,与迫切希望得到这些经验的人,仍然是两座孤岛。姬十三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连接两者,并用收费的方式,让这种经验分享更为慎重。

“在行”最吸引人的是,用户有可能以合适的价格约到原本很难见到的人,并得到定制化的服务。比如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开发总监,就以8万元的价格,与上海理工大学的教授两次面对面交流,共进午餐。最后,该公司在研发新品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技术瓶颈,被老教授及其同事合力突破,为“知识买家”带来了长远的收益。近几年,共享经济的概念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用自己的知识赚到钱这一新鲜玩法,吸引了不少行家里手入驻“在行”。

2016年5月15日下午,他们又推出了被誉为网络神器的“分答”。在新产品发布会上,姬十三对有“知”青年提出一个把“马桶时间”捐出来的理念。姬十三说,很多人会定义自己为“读书人”,即是读书人,必然有过“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每天5分钟的马桶时间里,你哪怕回复“分答”上的一个简单的提问,惠及的可不仅仅是提问者一人,更能让“分答”里千千万万有此困难的人解开疑问。何况这还是有偿服务,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出售”盈余知识,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赚外快,何乐不为?

姬十三制定的游戏规则很简单,用户在分答上介绍自己擅长的领域,设置付费问答的价格,一般是1元到500元之间。其他用户感兴趣就可以付费向其提问,回答必须是语音,时间限制在60秒内。而如果有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感兴趣,可以付费1元选择“偷听”,提问者与回答者都可以得到0.5元,也就是说提问者也可以赚钱。

作为中国第一个付费语音回答平台,分答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在迅速“吸粉”的同时,竟也让各界人士“纷纷来投”,这其中包括“国民老公”王思聪,著名主持人马东,自媒体人罗振宇,著名网红papi酱,歌手汪峰和妻子章子怡等等。

你睡了,你的问题还在为你赚钱

“分答”这款企图“压榨”所有专家学者和明星如厕时间的手机APP,因为能真实地解决问题,真实地传播知识,真实地本人互动,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席卷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同时,它也让那些有技术专长的网友们,找到了一把知识变现的钥匙!

首次以语音问答模式与全民零距离接触,使得一些名人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胆大,他们的回答令提问者感觉非常的值。在明星的热闹之下,是更多社会各领域专家学者撑起了整个平台的专业性。房产专家董藩,金融专家巴曙松,经济学家郎咸平,天文学家张双南,哲学家周国平,社会学家李银河,儿科专家崔玉涛,协和副主任医师张羽,高圆圆私人营养师顾中一,博物杂志微博运营者无穷小亮,微表情学者姜振宇等等数十万各路行家,涵盖各行各业,在分答上实现知识技能的碎片化变现——每个行家如同在“分答”上开办了一家知识小店,贩卖个性化定制知识,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于是乎,这款号称“你睡了,你的问题还在为你赚钱”的付费问答类产品,猝不及防地火了,推出仅一周,便刷爆朋友圈。

当然,除了娱乐明星,“分答”上更多的是这样“知识变现”的事例:协和医院的医生张羽,在“分答”上共计回答了200多个问题,赚了十几万元。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张医生查阅了很多资料,积累了6万字的文字材料,她准备用这些内容为自己出一本书。

2016年6月27日晚,“分答”在北京举行了上线以来的第一场发布会,海报上印着大大的数字“42”,代表分答上线42天。截止当天,这款APP已经积累了超过1000万授权用户,平台共产生50万个语音回答,总订单1800万元,日付款19万次,付费用户超过100万,复购率43%。

在1000多万用户中,医学领域答主有5028人,教育类答主4366人,职场导师3371人,科研科普工作者1881人。此外,有超过800家机构申请入驻“分答”。随后,“分答”顺利融资25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著名的红杉资本和王思聪的普思资本。几家投资机构对这款手机应用的估值,则超过1亿美元!

发展到2016年11月,“分答”的用户量和日交易额,已较上述数据翻了几倍。但姬十三仍不满足于现状,他立志要带领团队把这款相对较薄的产品做出厚度,直到 “网购实物的人首先想到淘宝和京东,网上买知识和偶像真实资讯的人马上会想到‘分答。” 编辑/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猜你喜欢

提问者果壳科普
离 巢
科普侠:古代历险 (八)
科普侠:古代历险(七)
空果壳
空果壳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分答与知识共享
天才与锻炼(节选)
天地相隔三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