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裸条”揭开了谁的疤?

2017-02-10尹小隐

中国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粱底线青春

文-尹小隐

“裸条”揭开了谁的疤?

文-尹小隐

这样的青春,

让人心疼,

也让人五味杂陈。

裸条借贷事件闹得轩然大波。竟然有放贷者在接受采访时露出一副委屈的表情:借给她们钱大多数都不会还,只能拿那些图片和视频再去卖钱。在这个逻辑上,放贷者就成了粮商,需要钱的姑娘们则成了刚刚成熟的高粱。一条特别接地气的产业链就这样浮出了水面。

这事出了,就少不了有看客指责高粱们不洁身自好,给坏人留下染指的空间。在这种“性骚扰是因为你穿得骚”的直男癌思维里,用裸条的方式出售自己青春的年轻人,自然被骂活该,不少主流媒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谁让她们不懂自尊自爱,破罐子破摔?

但你是否注意过一个细节:裸条事件里面的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大学生。试问,一个步入歧途的裸条女生背后,是否有一所不那么负责任的学校,和一个不够那么道德的环境?裸条事件,让我们有机会再去揭一揭那些疤。

在国内,最能让年轻人体验放任自流感觉的地方,恐怕就是大学了。如今有些大学,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既没有吸引力,也没有说服力,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逻辑”,依然有效,指鹿为马的“怪现状”,照样横行。当教授都变成了老板,当老板都变成了教授,你拿什么去言传身教?在这种空气里,个别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们,不必等灰手和黑手伸过来,恐怕自己就会去找。

青春能被社会标价,因为青春原本无价。对某些女生而言,白天白裙飘飘,晚上黑丝妖娆,辗转于书本和酒杯。与做礼仪和导购相比,这只不过是另一种“勤工俭学”而已。这样的青春,让人心疼,也让人五味杂陈。

有人会说,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很少教这些。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教育回避了许多问题,怕这些问题的讨论会破坏孩子的心灵。于是,等到孩子上了大学,被当作成人看待,其精神上依然还是孩子,并不懂得如何应付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从没学过游泳,就被扔进深水区,会出现什么情况,自不必多说。

学校已经如此难副其名,来自社会的影响只能更让人担心。

道德总是比法律更讨人喜欢,因为在底线之下总是还能变出底线。当网红被普遍当做一个风光的职业,从精英到草根都能得到点赞,就别怪女孩子们继续探索新的人生空间。与那些真正肮脏龌龊、见不得光的交易相比,用自己的颜值和身体去赚钱,折射出现实的吊诡与复杂。

如果一个女孩子对社会早已失望、对自己早已无所谓,那么自然觉得除了钱,谁都不值得相信。来钱快,就是王道,其他的都是扯淡。及时行乐,活在当下。宁愿流泪,也不流汗。即使你看不惯这种三观,又有什么立场来教训她?

个人的选择永远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这种缺乏反思的选择,变成了一种具有传染性的风气。无论是裸聊、裸条、直播、陪侍,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社会的阴影在不断觊觎、侵蚀、吞嚼着青春,让它从不染一尘,变得无比风尘。

猜你喜欢

高粱底线青春
高粱名称考释
高粱红了
金秋时节高粱红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