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考数学的复习策略

2017-02-06武传文

考试周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复习策略数学学习高考

武传文

摘 要: 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高考是最为关键的一次考试,关系着所有考生的未来,有正确的复习方法,有效的复习策略,复习效果就是成绩会有很明显增强。数学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难度较大,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高考复习,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在面对考试题的时候应付自如,发挥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 高考 复习策略 数学学习

一、高考数学复习存在的一些问题

1.忽视考纲与教材。

考纲是教育部门规定的,教材是教育部门规定印刷的。很多老师认为教材上的知识过于浅显,不太适应考试的需求,一般都是简单地讲解基础知识后就不再提及,所以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忽略教材,不会看考纲。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学习如同建一座高楼大厦,地基打不好,很容易坍塌。

2.死记硬背。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公式、定理很陌生,只是死记硬背,不会运用。时间久了,学生经过一遍一遍做题、背公式,在思维中形成固定模式,达到得高分数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所有公式及定理,不会举一反三,不能在面对一些没见过的题型时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只会逃避,甚至有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恶。

3.盲目做难题。

知识体系的形成和能力的加强都是一点点积累的,需要一个过程,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在教与学过程中,老师忽视简单题的做法,总是给学生出难题,想通过做难题提高学生分数,显然这是盲目的。学习新知识首先应该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础题型;其次对基础题型进行变式练习,最终对知识进行创新学习。这三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能飞跃太快,不然会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彻,影响学习效果。

二、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1.高度重视教材,务必夯实基础。

高考数学复习应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体,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不能严重脱离教材,只凭参考资料学习。实际上,教材是复习中最有效且可利用的资源,是提高数学成绩最佳的方式,回归教材一定要重视基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双基”的掌握和运用,并且丰富知识。

(2)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主体,把一样的知识及有关知识放在一起复习。争取做到知识全面化、系统化。在知识概念形成中,一定要切记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学生要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并在做题中加以运用。

2.根据每轮复习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高考数学复习一般分为三轮:

第一轮:系统地巩固基础知识,这一轮复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书本上每一定义、每一定理、每一公式都要熟练记在心里,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对书本上的典型例题,一定要熟练掌握它们的解题方法,并且要举一反三,在会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会做类型题。系统形成数学知识,做每一道题要总结思想方法,注意细节,注意题目的陷阱,并且学会总结做题方法。

第二轮:多做专题。高三数学专题一般分为十四个,如三角函数、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等。经过长时间的一轮复习,接下来要有计划地进行专题复习,对部分数学缺少练习的同学是快速提分的有效捷径。

第三轮:高考试题的模拟练习。经过之前两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会有很明显的丰富,为了使学生在考试时多得分,一定要做很多套的高三考试数学模拟练习题,这是提分的重要方法。找出不足的知识点,查缺补漏,并且要在笔记本上记错题。

3.舍去题海战术,提高做题效率。

很多高三学生认为题做得越多越好,总是买一些材料,盲目地做题,但是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多大提高。最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合的题,提高效率。高中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所以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珍惜。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重复做一些题型上,复习中应该针对自己的薄弱部分积极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4.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生普遍存在“双差”:一是基础知识差;二是学习习惯差。经过高一与高二两年学习时间,每个学生的基础、学习成绩都不一样,所以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有计划、有条理地复习。

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试卷发现,学生因为马虎、计算失误出现丢分的状况时有发生,根本原因在于平时教学中更愿意谈做题思路而不具体计算,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会的题做不对,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做题准确率,节省做题时间。

5.规范学生的考试答题习惯。

以下给出几点在高考数学中规范答题的建议:

(1)用好考前五分钟。

很多高三学生在考试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很紧张很忐忑,一直盯着老师将试卷发下来,之后写名字、学校、班级,写完之后直接答卷。其实这么做忽略了很多东西,在试卷发下来之后应该先检查卷子是否有问题,并且了解这次考试试卷的出题内容,在心里有一个底,用好这五分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应对考试,争取得一个好分数。

(2)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现在实行的高考制度是高考数学共120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中学生要学会把握时间。在仔细地做完会做的题目之后,给自己留出一部分检查试卷的时间,应该在考试开始的时候就对自己的答题速度进行合适规划,再根据做题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会做的题一定要一次做对,难题不要一直做,把握好整体时间。

(3)做题顺序最好先易后难。

很多学生没有制订计划,在考试的时候按照出题的顺序做题,遇到难题一遍一遍地解,花费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做出来,结果一张卷子只答完了一半。通常考卷各类题目都是由易到难排列的,通常按顺序做即可,但偶有特殊情况,学生应该及时反应,灵活分配时间。

(4)草稿纸使用要得当。

很多高三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草纸上写的字大且乱,往往导致考试时题与题运算的过程中互相影响,所以应尽量使自己答题的顺序在草纸上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这样在检查的时候能够找到错误出现在哪里,并及时改正,节省答题时间。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45.

[2]魏声汉.学习策略初探[J].教学研究,1992(7):21-24.

[3]王养锋.浅议高三数学总复习策略[J].学周刊,2012(12):168.

[4]张奠宙,李士琦,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复习策略数学学习高考
浅谈2016年6月之后的四级听力复习策略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