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番艰辛度寒暑,浩瀚沙海展宏图

2017-02-02

新农业 2017年18期
关键词:沙漠宁夏

几番艰辛度寒暑,浩瀚沙海展宏图

几年前,有消息称,国土资源卫星监测发现,宁夏灵武南端毛乌素沙漠边缘由最初的一抹绿色浸染出一片绿洲,并且逐年顽强而坚韧的缓缓扩延,往昔的昏黄在这里奇迹般的休止了。是谁在这里浓墨重彩了这神奇的一笔?此人正是宁夏银湖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有。

郭有,从一个牧羊娃到龙头企业的董事长,凭借一身敢打敢拼的硬功夫,一路披荆斩棘,带领一群人,用一代人的青春和汗水终于实现了“黄沙埋不住我,我就要治住黄沙”的梦想,可谓是新时代新农人的代表。

选择时机,牧羊少年起家记

由于从小患上了哮喘病,郭有只上了两年的学就回家放羊了。

1983年,宁夏刮了一场有史以来罕见的沙尘暴,那场沙尘暴,不仅让宁夏的农业生产和人畜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彻底改变了郭有的命运。郭有出生在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地方风大沙多。他去放羊,曾被沙尘暴迷走数十里,所放的羊只也被沙尘暴掠走了一大半。从那时起,郭有便有了“黄沙埋不住我,我就要治住黄沙”的想法。

那年,15岁的郭有第一次出远门,带着他平时挖甘草攒下的120元钱,来到了银川,靠卖冰棍、摆水果摊为生。第二年一算账,竟也小赚了一把。

1986年,在盐池县解放50周年大庆之际,郭有嗅到了商机,他立刻放下银川的小生意,回到家乡利用手艺接油漆活,并承包起了小工程,开了盐池县第一家玻璃店。很快,他淘到了第一捅金。

1987年的一天,挣了钱的郭有在银川街头逛,发现银川人已经穿上了皮鞋,于是又动了做皮鞋生意的心思,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了解后,他又开了盐池县第一家皮鞋店,后来又只身到了温州,找到了一家私立皮鞋厂,一边给人家打工,一边偷偷地学制鞋技术。

一年后,郭有回到宁夏,在银川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皮鞋厂——金达皮鞋厂,并且在周边地区成立了6个皮鞋专卖店。

回归农民,杠上沙丘开荒地

但是做皮鞋生意,北方人终究是做不过南方人的,郭有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劣势,他想到了转行。

有人建议他搞地产开发,他摇摇头:“一个农民,就是要跟土地打交道,这样心里才踏实。”

1999年9月,郭有最终决定卖掉经营多年的金达皮鞋厂,筹集了860万元资金,毅然来到了狼皮子梁,承包了12 000亩的沙荒地,注册成立了一个集沙荒地开发、生态治理、中草药种植以及羊只繁育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宁夏银湖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

当时,茫茫沙漠没有一条路,行李还是推土机推进去的。住着四处漏风不足20平米的土坯房,吃着伴有沙子的饭菜,喝着1公里以外拉回来的凉水。

治沙难,难于上青天啊。白天,沙漠温度有时高达60度,简直就是个蒸笼,时间稍长胶鞋底与鞋帮就分了家。夜晚,星寒月冷,风透过门缝,刮得脸生疼。第二天起床,一脸沙粒,面目全非,满床昏黄,沙积如溪。最让郭有哭笑不得的是,头一天推开的渠,一夜间风沙就填平了,耕作了3个月的沙地,一周后又变成了沙丘,郭有说:“记得当时过春节,节后一看就傻眼了,那些被推土机推走了的沙丘,一个一个竟然都回来了。”

首战失利给了郭有重重一击,多年的积蓄全部填进了沙海,最困难的时候,他的身上没有一分钱,有一次给汽车加油,用的还是女儿的压岁钱, 怎么办?

不服输的郭有想到了向银行伸手,可是国家政策收的紧,银行这道门也关上了。借高利贷,那无疑是将自己推向火坑。无奈之下,郭有想到了包揽各种工程,以弥补农业产业开发所需。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治理沙漠才日渐成效。再加上郭有勤学好问,既向当地村民请教传统的治沙办法,又专门聘请了专家学者研究现代沙漠化开发,很快,沉寂的狼皮子梁又一次响起了推土机的轰鸣声。

第二次“战役”开始了,郭有领着工人们扎草方格压沙,挖坑换土,栽树浇水......没明没夜、脱皮掉肉,凭着坚强的毅力,硬是把这块不毛之地变成有水有树、春种秋收的绿洲。郭有在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逐步地摸索出了平一片、种一片、栽一片的种植办法;配套了半移动式喷灌技术,平整出一片沙地,用喷灌喷湿,移栽一片甘草苗,种植一片杨树,将沙子固定,速战速决。很快,片片沙漠变绿,排排小树成荫。

2006年,甘草、麻黄到了采挖期,变卖之后,郭有还掉了所有的欠账,紧接着,他大刀阔斧进行了产业种植调整。

把握市场,成为创新企业家

如今,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郭有在占地12 000亩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上,已开发种植灵武长枣4 800亩,苹果700亩,葡萄1 000亩,均已通过有机认证。设施园艺500亩,生态防护林2 700亩,宁夏中部干旱带节水型沙生抗旱林木良种繁育育苗基地2 000亩。建成多元杂交肉羊繁育中心,园区有功能齐全的仿唐建筑群,沟、渠、田、林、路、电、灌溉设施配套,农业机械齐全。与此同时,郭有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被自治区和银川市先后评为“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被灵武市评为“劳动模范”和“十大杰出青年”,被国家多家媒体联合授予“中华之魂十大创新企业家”荣誉称号,并被自治区聘为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宁夏山区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宁夏红枣协会副会长等。

公司还建立了无公害绿色长枣基地,成立了项目部、生产开发部、设施园艺部、养殖部、种苗部、营销部、有机肥厂、保鲜库等八大支撑部门。公司以龙头企业为平台上对当地农民进行林业、养殖技能培训,每年为当地农民提供数百名就业岗位。每年平均支付劳务费700余万元。一批种养殖示范户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经济,同时回收利用当地的秸秆和牲畜粪便,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又美化了环境,为项目区实现有机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解决鲜果集中上市的矛盾、提高商品果的附加值,公司建成5 000吨果品保鲜库,延长了狼皮子梁果品供应市场的时间,实现公司、农户双赢。

公司审时度势,注册了水果商标 “狼皮子梁”“沙漠鲜”,肉羊商标“特寒滩”,有机肥商标“沃禾泥”等专用商标,以新鲜卫生、有机健康和诚信服务的营销策略立足区内外市场。

郭有的长枣品牌依据高、中端市场,不仅实施了线下农超对接,而且实现了线上销售,一斤长枣10元以上,通过顺丰快递,外地人吃到嘴里价格虽高达20元,但由于原生态种植,品味纯正,同样深受顾客青睐。

一位昆明客户买了灵武长枣给家人品尝后,给公司销售经理张中亮发来了一句短信:“我妈妈说枣子很甜,谢谢”。这正应验了郭有写在《银湖家规》里的那句话:什么是生意人?首先是生存的意义,生活的创意,把买卖做成生生不息的情谊。

公益治理,沙漠绿化走下去

让沙漠变绿是手段,向沙漠要效益才是最终目的。如何让沙漠可持续性地为人类生活服务又成了郭有的一个心头大事。为此,他专门成立了“沙漠鲜生命基金”,发起“十分环保心,百分公益行”活动,向社会承诺,每售出1斤果子,向基金捐赠1毛钱,用于后续其他沙漠区域的公益治理。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他的企业还没有利润啊。可是,他说“挣钱不在乎一时,沙漠治理一旦停下来,可能会危害一代人”。

如今,在这片极具地域特征的土地上,蓝天浮白云,净土听天籁,绿水绕田畴,树木连碧天。治沙有功、开创品牌的郭有,并未停下新农人的脚步,继续带领宁夏银湖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的所有员工,展望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素材由宁夏银湖农林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猜你喜欢

沙漠宁夏
“沙漠之鹰”,中看不中用
走出沙漠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宁夏
走进沙漠
宁夏
穿越沙漠
宁夏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