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品种苏粳815机插繁种技术

2017-02-02凌兆凤陈玉亭

中国种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种田田块纹枯病

王 文 凌兆凤 陈玉亭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1500)

水稻品种苏粳815机插繁种技术

王 文 凌兆凤 陈玉亭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1500)

苏粳815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镇稻99/武运粳11号//盐稻1229杂交选育的迟熟中粳常规稻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07。该品种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近3年来苏粳815推广面积逐年增加,种子生产规模也相应不断扩大。为了解决种子生产用工成本不断增长的问题,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常规粳稻种子生产已全部实行机械插秧。

1 品种特征特性

苏粳815株型紧凑,穗型较大,穗直立,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灌浆快,熟相好,抗倒性强。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每667m2有效穗数21.1万,每穗实粒数125.9粒,结实率95.0%,千粒重27.4g,株高94.3cm,全生育期151.9d。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抗纹枯病;综合鉴定:感穗颈瘟,抗条纹叶枯病。米质理化指标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11年检测:整精米率63.5%,垩白率26.0%,垩白度2.9%,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每667m2平均产量665.4kg,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7.5%,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42.7kg,比对照增产5.3%。2015年盐城市新洋农场新中生产区8.4hm2示范方平均产量681.7kg。

2 种子准备

选用质量符合GB 4404.1-2008标准的苏粳815原种。每667m2播种量3kg,播前选晴好天气晒种1~2d,用氰烯菌酯类药剂浸种48h,防止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浸种后适温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播种。

3 繁种技术

3.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播种期应综合考虑前茬小麦收获期、整地时间及插秧时间,按秧龄18~20d确定,苏中地区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采取塑料软盘育秧,每667m2按22张准备秧盘。育秧管理与常规水稻育秧方法相同,无特殊要求。

3.2 种子生产田选择苏中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力均匀、排灌方便的集中连片田块作繁种田,杜绝插花田。上年度直播田不能作为繁种田。要求与其他水稻品种种植隔离距离超过20m。种子生产基地要求无检疫对象。

3.3 精确机插,确保基本苗苏粳815分蘖性中等,繁种适宜密度1.8万~2.0万穴/667m2。机插行株距为30cm×11.2cm,每穴插4~5株苗,确保基本苗6万~8万/667m2。栽插深度控制在1.5cm左右。栽后注意查苗补缺,平衡生长。

3.4 科学运筹肥水,培育适宜群体科学运筹肥水能提高成穗率、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避免后期早衰。

水浆管理 机插秧时要求水层深1~2cm,确保秧苗不漂不倒,同时浅水层能防止高温灼伤秧苗。栽后及时灌水护苗,保持水层3~4cm,浅水促蘖。搁田时期掌握在茎蘖数达预定穗数90%左右时自然断水,搁田至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叶色褪淡接近落黄,增强抗倒能力。孕穗期湿润灌溉,后期干湿交替,促进子粒灌浆,养根保叶防早衰。

肥料运筹 苏粳815繁种田施肥要掌握“重施基、蘖肥”和“巧施穗、粒肥”的原则。基肥在旋耕机整地前每667m2施用45%复合肥(N∶P∶K=15∶15∶15)30kg。机插后7d结合化除,施用尿素10kg作分蘖肥,由于苏粳815分蘖性中等,栽后14d可再施用尿素10kg,促有效分蘖。穗、粒肥在搁田复水后每667m2施用45%复合肥20kg,抽穗前15~20d施用尿素5kg。

3.5病虫草害防治杂草防除 杂草防除分药剂“封闭”和栽后处理。繁种田“封闭”即田块整好后,插秧前2~3d,每667m2用50%丁草胺100mL拌土撒施或喷雾,注意田间需保持水层。机插后5~7d结合追施分蘖肥开展化除,每667m2可用53%苯噻·苄60g撒施,注意药后7d内保持浅水层。阔叶杂草较多的田块,可另加10%吡嘧磺隆20g。

防病治虫 病虫防治要掌握适期,选准药剂,并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栽插后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等穗部病害。螟虫每667m2可用福戈8g防治,稻飞虱可用吡蚜酮30g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可用爱苗15~20mL防治,稻瘟病可用20%三环唑100~120g防治。

3.6 去杂保纯杂株类型 水稻繁种田杂株包括变异株、分离株及混杂的非本品种水稻。

去杂保纯措施 (1)严防机械混杂。原种单独存放,播种前清理播种机械和工具。收获前清理收割机械和工具,种子单收单晒(烘)单贮。(2)田间去杂验收。种子生产田去杂要贯穿整个生育期,特别要加强“红米稻”的去杂,做到随见随拔。去杂关键时期为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此时杂株表现较明显,组织专业队培训后集中进行去杂。将株叶形态、抽穗期、芒型明显不同的变异株、分离株和“红米稻”整株拔除,带出田外。成熟期组织田间检验,纯度达标田块发放田检合格证。

3.7 及时收获10月下旬种子成熟后,选晴好天气及时机械收获。尽量在上午露水干后收割,确保种子基础水分较低。收获后需及时晒(烘)干,将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4.5%以下,贮存于通风干燥的仓库。

3.8 生产档案建立规范的种子生产档案,记录全生育期情况,并保存不少于2年。

2016-11-08)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5]317)

猜你喜欢

种田田块纹枯病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手机在线浇水、施肥 5G种田就像在玩『开心农场』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下不同虾苗放养模式对比试验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