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丰区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集成与推广

2017-02-01王风良姜春义沈田辉车晋英卞康亚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植保植检站2241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稻麦大丰盐城市

王风良 张 玉 姜春义 沈田辉 车晋英 卞康亚(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植保植检站 224100)

杨桂华 (江苏省盐城市草堰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24114)

丁 玲 (江苏省盐城市大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24131)

董 梅 (江苏省盐城市大中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24199)

朱小波 陈 彪 (江苏省盐城市小海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24121)

大丰区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集成与推广

王风良 张 玉 姜春义 沈田辉 车晋英 卞康亚(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植保植检站 224100)

杨桂华 (江苏省盐城市草堰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24114)

丁 玲 (江苏省盐城市大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24131)

董 梅 (江苏省盐城市大中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24199)

朱小波 陈 彪 (江苏省盐城市小海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 224121)

通过开展绿色统防技术研究,主推了高产优质耐病良种、测土配方施肥及缓控释肥、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植保新型机械4项新技术,结合统防统治,制定了一套集成稻麦重大病虫绿色统防技术,并进行了2000 hm2的示范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相关技术集成及推广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稻麦;病虫害;绿色统防;集成;推广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措施[1]。大力推广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强化病虫预警,通过植保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全程承包统防统治,突出粮食生产和优质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是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区、苏北沿海农业大区,是全国弱筋小麦、江苏省优质粳稻无公害生产基地,现有耕地面积11.6万hm2,常年种植小麦4.67万hm2、水稻3万hm2。2014-2016年,大丰区承担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积极探索和实践了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促进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在全区的大面积推广,现将相关技术集成及推广情况介绍如下。

1 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示范区概况

在西团、刘庄、大桥镇建立2000 hm2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示范基地,其中在西团镇黄埔村(金大丰种业)、刘庄镇民主村(金色农业)、大桥镇方向村(土地流转种田大户)建成200 hm2核心区,设立3个重大病虫预警观察圃,这3个镇的农民有长期种植优质稻米的基础和经验,对新技术的推广接受能力强、转化应用速度快。

2 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集成与推广

2.1 技术集成

2.1.1 推广高产优质耐病良种

选择适应大丰地区种植且高产、抗病虫、抗逆性较好的品种种植,示范点小麦种植品种为“郑麦9023”、“宁麦13号”、“扬麦16号”等,水稻种植品种为“淮稻5号”、“南粳9108”、“武运粳21号”等,减轻了重大病虫害发生程度。

2.1.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缓控释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生长所需[2]。缓控释肥作为农业部重点推广的新型肥料,具有毒性小、释放量少、速效、高效、长效、污染少等特点。测土配方施肥和缓控释肥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减轻病虫害发生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动力,节支增收,实现低碳农业[3]。根据大丰区土壤肥力状况及稻麦作物需要,示范区重点推广使用49%“玖功”控释肥(N、P、K含量分别为30%、9%、10%)。

2.1.3 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

主推氰烯菌酯、多福酮、菌虫清、井冈·苯醚甲、烯啶虫胺、噻呋酰胺、甲维·茚虫威等高效低毒农药和甜核·苏云菌、短稳杆菌、多杀菌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2.1.4 推广植保新型机械

随着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对高效植保机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4]。示范区推广应用了小型遥控施药飞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药高压泵等现代植保机械,减少了农药的流失和浪费,提高了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

2.1.5 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严格按照科学用药方案进行防病治虫,坚持使用高效低毒低用量农药,防治适期准确,用药品种对路,提高了防治质量,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

2.2 宣传推广情况

2.2.1 加强绿色统防培训观摩

召开稻麦病虫绿色统防技术推广会议、专题培训5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份;组织盐城市各县(市、区)植保站长到现场观摩1次;组织大丰区各镇农技站长、植保员、种粮大户到示范区观摩学习2次,累计416人次;发布稻麦病虫防治信息10余期,及时指导农民开展稻麦病虫害防治。

2.2.2 创新媒体宣传普及

在大丰区电视台“农技之窗”栏目发布稻麦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专题4期;发布左飞字幕10余次;在大丰电视新闻节目宣传稻麦病虫5次;通过12316发送手机短信10余次。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提高全区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的覆盖率。

2.2.3 物化补贴发放到位

为提高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的推广效率,提高农民使用新型缓控释肥和生物农药的积极性,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示范核心区种田大户等进行了农资补贴,在西团、刘庄、大桥镇3个示范区共发放缓控释肥14 t、生物农药(甜核·苏云菌、短稳杆菌)3 t。同时,引进小型遥控飞机、井关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开展统防统治,推广效果十分明显,用户非常满意。

3 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实施成效

3.1 提高了病虫防治效果

通过实施各项绿色植保技术,使示范区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的覆盖率达90%以上,病虫总体防效达95%以上,稻麦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3.2 增加了稻麦产量

示范区水稻每667 m2产量为731.97 kg(比非示范区增产91.79 kg),小麦每667 m2产量为465.7 kg(比非示范区增产67.31 kg),稻麦每667 m2新增纯效益达380元,增收效益显著。

3.3 减少了病虫防治成本

通过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的融合应用,使示范区的施药次数比非示范区减少3.6次,节约了农药和人工费用,每667 m2省工节本120元。

3.4 生态效益显著

示范区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缓控释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实行了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用药次数,降低了粮食中的农药残留。

3.5 社会带动效果良好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有效提高示范区内稻麦质量、产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通过创新媒体宣传、开展病虫电视预报、组织培训观摩活动,对整个大丰区的稻麦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促进和带动作用。由于组织措施得力,稻麦重大病虫害全部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出现矛盾纠纷,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社会反映良好。

3.6 技术成果集成

制定集成了《水稻科学简便精确定量栽培法操作规程》1套,已在大丰区范围内推广应用。

[1] 沈静,郭春华,张晓剑.扬中市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基层农技推广,2014(1):55-56.

[2] 张秀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2):163-166.

[3] 朱孔志,卢霞,冯明辉,等.缓控释肥在苏北沿海地区宁麦13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19,21.

[4] 王士龙,刘志吉,李鹏,等.淄博市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9):77-79.

2016-12-22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稻麦重大病虫害绿色统防技术集成与推广[编号:SXGC(2014)192)]。

猜你喜欢

稻麦大丰盐城市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大丰麦秆画
农民生存策略的选择逻辑——基于稻麦村庄农户样本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稻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赴湖北农业考察及苏北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株系循环法在常规稻麦良种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