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薯垄栽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1丁利群浙江省开化县农作物技术推广站3243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开化县结薯薯块

丁利群 (浙江省开化县农作物技术推广站 324300)

甘薯垄栽高产栽培技术

丁利群 (浙江省开化县农作物技术推广站 324300)

甘薯是浙江省开化县主要旱粮作物之一。为提高甘薯的商品薯率和产量,提高种植效益,对甘薯垄栽模式的种植优势进行了总结,并从选用良种、种薯收获及贮藏、保温育苗、起垄作畦、适时早插、科学提蔓、病虫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甘薯垄栽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甘薯;垄栽;种植优势;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是浙江省开化县主要旱粮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甘薯淀粉、粉干、薯条等不同加工用途的开发利用[1-6],甘薯的种植效益成倍增长,栽培面积也逐年增大,因此种植甘薯成为了开化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开化县传统的甘薯栽培基本是“不做畦、不施肥、剪二节、苗浅插、不翻藤、霜前挖”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导致甘薯产量低、效益差,严重阻碍了开化县甘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提高甘薯的商品薯率和产量,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笔者进行了甘薯不同扦插方式和不同栽培方法的相关研究,最终发现甘薯垄栽不仅能省工节本,还能增加甘薯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促进甘薯垄栽模式的推广,现将其种植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甘薯垄栽的种植优势

在甘薯生长前期,甘薯垄栽与传统的栽培方式没有多大差异,但在封行后,因垄栽甘薯生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田间的通气性能,增强了甘薯叶片的光合能力,有利于甘薯膨大发育,且减轻了病虫害发生,从而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一般垄栽甘薯的产量在37500~45000 kg/hm2,可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增产150%~200%。同时,采用甘薯垄栽技术,每2行甘薯就有1条沟,便于田间农事操作(如翻藤和病虫防治等)和收获,具有省工的优势。此外,采用甘薯垄栽技术,是用起垄机起垄,成本仅1200元/hm2,而传统的栽培成本要1800元/hm2,节省了600元/hm2。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

要选用单株结薯5个以上、薯块大小均匀、薯形美观、表皮光滑、食味好、无粗纤维的品种种植。可供开化县推广应用的甘薯品种为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浙薯132”、“浙薯13”、“浙薯75”、“浙紫薯2号”、“心香”等,其综合性状都较理想,不仅可作迷你薯栽培,还可作加工薯栽培。

2.2 种薯收获及贮藏

种薯要在10月底至霜降前选晴天进行收获,要求单薯重100~200 g、皮色鲜亮、无病斑、大小均匀、不畸形。收获后放在室内摊晾贮藏,贮藏时要求干燥、避光,温度在10~15 ℃。

2.3 保温育苗

甘薯垄栽宜采用小拱棚+地膜双层保温育苗方式,以提早出苗、提早扦插、提早上市。

2.4 起垄做畦

起垄做畦时,起垄机后面固定一块铁板,达到起垄时就成畦的目的。一般连畦带沟宽1.0~1.1 m,畦高25~30 cm。起垄前施足基肥,每1 hm2施16-16-16的三元复合肥600~750 kg或菜饼肥750 kg、尿素75 kg、硫酸钾225 kg。成畦后土壤湿度较高,应立即每1 hm2用乙草胺1125 mL对水750 kg喷雾封杀杂草。

2.5 适时早插

看苗适时早插,一般选择在阴雨天进行扦插,以防止败苗。待薯苗长20~25 cm时,水平状浅插,将苗的3~4个节留在土中,确保各节的结薯条件基本一致、各节都能生根结薯、结薯多且均匀。每畦双行扦插,扦插密度为行距45~50 cm、株距25~30 cm,每1 hm2扦插52500~60000株。

2.6 科学提蔓

垄栽甘薯生长中后期会有不定根长出,应及时提蔓,具体方法为:双手持2根杆子沿畦边伸进去慢慢提升,既能防止不定根生长,又不会折断薯藤。

2.7 病虫防治

在保证甘薯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遵循“有病虫早防,无病虫不防”的原则进行病虫防治。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黑斑病、软腐病,防治方法:(1)选择无病种薯种植;(2)用浓度80%的402药剂浸种5 min;(3)扦插时用25%多菌灵1500倍液浸苗10 min。主要虫害是斜纹夜蛾,可用5%抑太保2000倍液喷雾防治。

2.8 适期收获

收获期宜根据种植类型来确定,若是迷你型甘薯栽培,一般在单薯重100~150 g、生育期80~90 d时,选晴天进行收获;若是加工型甘薯栽培,必须在霜降前选晴天进行收获。收获时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碰伤,并尽量不翻动薯块,同时做好甘薯分级工作。

[1] 蒲自国.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07(3):90-93.

[2] 吕长文,唐道彬,王季春,等.甘薯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08(2):60-62.

[3] 张富仙,吴列红,李兵,等.迷你型甘薯浙薯132的最佳生育期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8,1(5):572-573.

[4] 李进春.鲜食型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14,45(7):52-53.

[5] 谢炜,方樟清,程大军,等.心香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6):38,42.

[6] 孙立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1977(2):38-39.

2016-11-24

猜你喜欢

开化县结薯薯块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同题赛场”走进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红薯开裂原因分析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