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玉米周年分期分批种植模式与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

2017-02-01燕赵洪祥沈生元钱燕婷管晓春袁建华陈艳萍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采收期吴江鲜食

徐 燕赵洪祥沈生元*钱燕婷管晓春袁建华陈艳萍

(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15200;2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江苏省南京市 210036;3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江苏省南京市 210014)

鲜食玉米周年分期分批种植模式与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

徐 燕1赵洪祥1沈生元1*钱燕婷1管晓春2袁建华3陈艳萍3

(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15200;2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江苏省南京市 210036;3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江苏省南京市 21001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鲜食玉米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苏州市吴江区鲜食玉米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提高吴江区鲜食玉米种植水平,从良种选择、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鲜食玉米周年分期分批高效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周年分期分批种植模式;高效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因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钙、磷等多种矿物质元素[1],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成为了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其营养保健作用也为越来越多的城乡消费者所青睐。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已达66.67万hm2以上。江苏省是我国鲜食玉米的主产区,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达6.67万hm2以上,居全国前列;鲜食玉米已列入江苏省16项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全省“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鲜食玉米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和受高经济效益的驱动,苏州市吴江区鲜食玉米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种植面积超过333.33 hm2,种植方式逐步由传统的宅前屋后零星种植向规模化、基地化种植转变,从传统的春季种植向春提早、秋延后的设施栽培以及周年分期分批种植转变[2]。因此,亟需筛选鲜食玉米优良品种以及研究和集成分期种植模式与高效栽培技术。2016年,笔者在吴江区开展了鲜食玉米优良品种筛选、分期播种与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步形成了春提前、秋延后及分期分批周年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每667 m2平均年收入超万元,具有提高当地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农民收入的优势。为促进该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现将相关研究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优质品种选择

应选用甜糯适中、香味纯正、质地柔嫩、营养丰富、外观好、果穗大小均匀一致、苞叶长不露尖、结实饱满、籽粒排列整齐、种皮较薄、种子发芽率高、苗期长势强、生育期80 d左右、每667 m2鲜穗单产达750 kg的优质鲜食玉米品种种植。吴江区主要选用“苏科花糯2008”、“苏科糯3号”、“苏科糯5号”、“明玉1206”等优质品种[3]。

2 周年分期分批种植模式

2.1 早春育苗设施栽培

该模式的鲜食玉米育苗时间在1~2月份,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方式,每穴播2粒种子,采用大棚加中棚再加小拱棚、小拱棚上夜间盖保温材料的育苗模式,确保幼苗不受冻害。种植时间为3月上中旬,采取大棚加地膜种植方式。一般可在5月中下旬上市销售。该种植模式的优点是上市早、售价高、经济效益好,市场价在10元/kg以上,每667 m2平均收入达7000元以上;其缺点是栽培难度大、成本高、花工多等。

2.2 早春大棚地膜直播栽培

该模式的鲜食玉米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采收上市时间从6月中旬开始。其优点是省工、节本,市场价在8元/kg左右,经济效益较高,每667 m2平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其缺点是鲜食玉米市场供应增加、竞争激烈。

2.3 露地地膜直播栽培

该模式的鲜食玉米播种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根据历年市场销售情况,采用分期、分批直播栽培,7月开始上市销售,市场价一般在6元/kg以上,每667 m2平均收入达4000元左右。

2.4 秋季露地直播栽培

该模式的鲜食玉米播种期在7月下旬至8月20日,市场价一般在7元/kg左右,每667 m2平均收入达4500元左右。该种植模式因种植前期台风较多、后期受冷空气影响,产量不稳、起伏较大。

3 高效栽培技术

3.1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和品质

加强鲜食玉米的田间管理,首先要掌握鲜食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外界因素,制定明确、有效的措施,按照鲜食玉米生长发育特点、群体变化规律,对鲜食玉米的生长发育进行积极的促进和适当的控制,并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满足鲜食玉米各生育期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要求[4]。

3.1.1 苗期管理

鲜食玉米从出苗到拔节为苗期。苗期以鲜食玉米营养生长为主,该时期鲜食玉米根系弱、叶片小,吸收营养和光合作用能力都较差,再加上吴江区易出现春旱、低温、晚霜等恶劣天气,对育苗移栽和早期直播的鲜食玉米生长极为不利。在鲜食玉米出苗过程中,如出现因漏播、断垄、墒情差、种子出苗率低等原因造成的缺苗现象,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在苗期生长过程中,应及时间苗、定苗和蹲苗促壮,间苗宜于3~4张叶片时进行;定苗在5~6张叶片时进行;蹲苗即在墒情好的情况下,不追肥、不浇水、多中耕除草,营造上干下湿、上松下实的土壤环境,以利于鲜食玉米植株茁壮成长。若因地势低洼、干旱严重、肥力不足或播种过深等产生弱苗,宜将速效性肥料穴施于植株附近。

3.1.2 穗期管理

拔节到抽穗阶段是鲜食玉米生长最旺盛、提高鲜食玉米产品质量最为关键的时期。此时鲜食玉米茎叶生长与雄穗、雌穗形成之间争夺养分的矛盾非常尖锐,故此时的肥水管理应因地、因苗灵活掌握。地力肥沃、幼苗生长健壮的田块应少施、晚施速效性肥料,相反田块宜多施、早施。施肥后应依据田块墒情进行灌溉,此期不宜大水漫灌,以免引起茎叶生长过旺;若降雨过多,土壤相对含水量过大,则要及时排水,避免因土壤缺氧、温度低,使植株变黄,甚至不能形成商品雌穗,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3.1.3 花粒期管理

鲜食玉米从抽穗到商品穗采收为花粒期。抽穗后鲜食玉米营养生长基本停止,整个植株完全转入生殖生长阶段,此时应依据植株叶色酌情追施氮肥,一般每667 m2尿素用量不超过3 kg,植株生长正常的田块可不追肥;同时,应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左右,做到旱灌涝排。

3.2 合理密植,促进壮苗

鲜食玉米商品性的好坏与种植密度密切相关,且多数鲜食玉米品种具有多穗性的特点,即1株能长2个或2个以上果穗,故稀植的鲜食玉米果穗更多。因此,鲜食玉米每667 m2适宜种植密度一般为4000株左右,早熟品种种植密度稍大,晚熟品种种植密度稍小。同时,为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茎果穗,保证果穗的商品性和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针对鲜食玉米分蘖特点,必须及时除去分蘖,剔除弱株。

3.3 病虫害防治

鲜食玉米外观的好坏与市场价格紧密相联,要实施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以提高鲜食玉米的食用安全和外观品质。鲜食玉米的主要病虫害为病毒病、粗缩病、玉米螟及部分地下害虫等,生产中应根据鲜食玉米的不同播种时间和不同栽培方式,采取相应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等措施。

3.3.1 农业防治

通过耕翻、灭茬等方法降低虫源基数;少用或不用农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使用生物农药;采用小苗移栽、地膜覆盖等方式有效避开早世代螟虫的危害。

3.3.2 药剂防治

对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可用辛硫磷或90%晶体敌百虫250 g对水5 kg溶解后喷于100 kg切碎的杂草上制成毒饵,傍晚撒施于地头进行诱杀,也可在低龄幼虫高峰期用25%快杀灵乳油1000倍液或52.5%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针对玉米螟,以大喇叭口期接种赤眼蜂卵块进行生物防治的效果最为理想,或采用高效无残留的生物药剂灌施防治,或在抽雄吐丝期喷施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或25%快杀灵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100 mL进行防治。

3.4 适时采收

鲜食玉米的营养品质和产量还取决于其采收期的早晚。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的鲜食玉米的适宜采收期也不同,只有适期采收,才能使鲜食玉米具有甜、糯、香、脆、嫩、营养丰富、加工品质好等特点。因此,不同品种的鲜食玉米应根据其品种特性、当季气温和加工利用要求,确定适宜的采收期。作鲜穗上市的鲜食玉米的适宜采收期以开花授粉后18~25 d为宜,一般在春播情况下,鲜食玉米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其适宜采收期很短;在秋播情况下,采收期正值凉爽季节,其适宜采收期相对较长。此外,鲜食玉米还应注意保鲜,短期保鲜应注意不要剥去苞叶,运输途中尽可能摊开降低温度,从采摘到上市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4 h之内。

[1] 郑子松,李纲,袁建华.糯玉米新品种苏科花糯2008高效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0(2):8-9.

[2] 周国良.苏科花糯2008玉米在诸暨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79.

[3] 郑子松.糯玉米新品种苏科花糯2008[J].中国果蔬,2009 (7):27.

[4] 郭宏敏.鲜食甜糯玉米高效种植模式与配套技术[J].河南农业,2012(24):51-52.

2016-10-31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SXGC(2016)082]。

*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采收期吴江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加州鲈“遇冷”!端午节后市场疲软,吴江大量出鱼冲击多地市场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实核桃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变化动态研究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厚朴叶营养成分随不同采收期的变化分析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