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新品种“武运粳32号”的种植优势与配套栽培技术

2017-02-01常书琴孙建荣刘晓雷施足琴章海波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颖花泰州市结实率

常书琴孙建荣刘晓雷施足琴章海波

(1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农业局,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2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3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农业委员会 225300)

水稻新品种“武运粳32号”的种植优势与配套栽培技术

常书琴1孙建荣2刘晓雷1施足琴3章海波2

(1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农业局,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2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3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农业委员会 225300)

为促进水稻新品种“武运粳32号”的推广种植,分析了其种植优势,包括增产潜力大、熟期早、熟相好、分蘖性强、耐热性和耐寒性强等,并从适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病虫草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配套栽培技术。

武运粳32号;种植优势;配套栽培技术“武运粳32号”原名“泰粳1152”,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运2842/运4075”于2011年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编号:苏审稻201606),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稻种植。现将“武运粳32号” 的种植优势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1 种植优势

1.1 增产潜力大

1.1.1 产量水平

“武运粳32号”于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64.9 kg,比对照“武运粳27号”增产5.01%。2015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22.0 kg,比对照“武运粳27号”增产5.7%;同年泰州市农委组织有关专家对姜堰区河横镇种植的“武运粳32号”进行实产验收,平均每667 m2产量为825 kg。2016年姜堰区俞垛镇一农户种植“武运粳32号”16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17 kg。

1.1.2 产量结构

“武运粳32号”在不同年度间、不同播期间的穗型和结实率相对较为稳定,其机插高产的穗粒结构为:每667 m2有效穗数24万~25.6万穗,每穗总粒数120.9~128.8粒,结实率94.2%~95.1%,千粒重26.9 g。

1.2 熟期早、熟相好

1.2.1 熟 期

“武运粳32号”在江苏省苏中地区种植,一般于5月下旬播种,8月25日左右抽穗(此期日均温达25 ℃左右,为当地最佳抽穗期,有利于提高结实率),10月20日左右成熟,熟期有利于小麦的适期播种,实现稻麦的周年高产。

1.2.2 熟 相

“武运粳32号”与同样是中熟中粳类型的“武运粳27号”相比,虽然出穗期迟1~2 d,但成熟期早1~2 d,说明“武运粳32号”后期灌浆速度快,进入完熟期后,叶片逐渐变黄、叶色中淡、熟相好,且籽粒充实度高,成熟度基本一致,属同步灌浆类型。

1.3 分蘖性强

据试种农户普遍反映,“武运粳32号”易发苗、分蘖性强。如2015年在其他水稻品种机插后迟迟不返青、返青后迟迟不发苗的情况下,“武运粳32号”在发苗上具有明显优势。据观察,与同类型水稻品种相比,“武运粳32号”具有有效分蘖叶位多1个、出叶速度快等优点,且该品种作机插稻种植,总叶片数为17张(比同类型品种多1张),在N-n叶龄期前平均4.93 d出1叶(同类型水稻品种5.2~5.6 d出1叶)。

1.4 耐热性及耐寒性强

1.4.1 耐热性

2015年“武运粳32号”在穗分化期遇连续9 d的35 ℃以上高温(8月11~20日),抽穗后温度也在30~33 ℃(8月25日~9月3日),在这种较高温度下,有的水稻品种结实率只有80%左右,而该品种早播的结实率在90%以上。

1.4.2 耐寒性

2015年,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15~17日先后分3批播种(比直播种植播期迟)“武运粳32号”,9月10日左右出穗,10月5日左右成熟,每667 m2实产为 650 kg,结实率达90%。

2 配套栽培技术

2.1 目标产量及产量结构

目标产量:每667 m2目标产量为700 kg。

产量结构:每667 m2有效穗数23万~25万穗,每穗总粒数120~125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 g,每667 m2群体总颖花量3000万朵左右。

2.2 配套栽培技术

运用“适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应协调适宜的群体穗数与较大的穗型,产出群体足够的总颖花量,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2.2.1 适苗稳前

在努力提高“武运粳32号”个体健壮度的前提下,使其群体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或稍前够苗(11~12叶),即每667 m2基本茎蘖苗数达23万~25万苗。具体操作方法:(1)精确安排播期。“武运粳32号”在苏中地区作机插稻种植,于5月下旬播种,8月25日左右抽穗,以保证抽穗结实期有较好的温光条件。(2) 精确培育适合机插要求的壮秧。壮秧要求,秧龄15~18 d,叶龄3叶1心,群体叶龄2.5~3.5叶,苗高12~17 cm,单株根数10条以上,根系盘结牢固、提起不撒,无病虫害[1]。(3) 适苗机插。栽插规格为30 cm×12 cm,每667 m2栽1.8万穴,每667 m2基本苗达6万~8万苗[1]。(4)精确施用基蘖肥。“武运粳32号”一生每667 m2总用纯氮量为20~22 kg,N∶P∶K=1∶0.5∶1,前后期用肥比例为6∶4,前期肥料要求在10叶期前施用结束。基肥每667 m2施45%复合肥15 kg;栽后5~7 d施分蘖肥,每667 m2施尿素7.5 kg;再隔5~7 d,每667 m2用尿素20 kg;栽后18 d左右视苗情施1次平衡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4~5 kg[2]。(5)精确管水。以提高根系通气状态为目标,实行浅水勤灌、浅露结合,尤其是秸秆全量还田的田块,要经常通气排毒,以促进根系发育。

2.2.2 控蘖优中

在N-n叶龄期稍前够苗的基础上(12叶期前),通过在无效分蘖期搁田和控肥,把每667 m2高峰苗数控制在35万苗左右、成穗率在70%左右,同时为施用穗肥创造条件。具体操作方法:(1)搁田时间为够苗后至倒3叶露尖(13叶时必须排水搁田);(2)采取“轻-重-轻”的搁田方法,晴天先排水搁田2~3 d后灌1次跑马水,再搁田4~5 d再灌1次水,再搁田2~3 d,如此反复直至田中不陷脚;(3)搁田期间一般不施用氮肥。

2.2.3 大穗强后

在中期搁田到位和群体叶色明显褪淡的基础上,通过穗肥的施用,促进颖花分化发育,最大限度地增加每667 m2颖花量(达3000万朵左右),同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穗肥分2次施用,第1次促花肥于倒4叶期施入,每667 m2施45%复合肥15 kg加尿素10 kg,第2次保花肥于倒2叶期施入,每667 m2施尿素7.5 kg。

2.2.4 病虫草防治

根据农业部门的植保情报,在抓好药剂浸种、杂草化除、其它病虫害防治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稻瘟病、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具体防治方法:(1)稻瘟病。前期重点要抓好叶瘟病的防治,减少穗期的菌源积累量。要从秧田期开始防治,主动喷好1~2次药,不能把病苗带入大田;大田分蘖期同样重视叶瘟病的防治;穗期要精准用好3次药,分别在破口前5 d、破口期、破口后5~7 d各用药1次,遵循交替用药、复配用药的原则,提倡三环唑与稻瘟灵、咪鲜胺等药剂复配使用。(2)细菌性基腐病。该病在2016年发生较普遍,部分严重发生的田块发病率为10%~15%,给当地水稻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在防治上,除中期搁好田、增施磷钾肥外,在秧田期、大田分蘖期要用“碧生”农药进行防治。

2.2.5 “劲丰”化控

实践证明,“武运粳32号”生长后期用“劲丰”化控,可明显降低穗下节间长度3 cm左右,使稻株重心下移,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具有叶面肥的作用。一般在破口期结合防病治虫进行施用,每667 m2用100 mL加水30 kg喷雾,注意要现配现用,且要先配好药剂再加入“劲丰”。

[1] 蒋祖明,吴国俊,史锁平,等.机插水稻的作用及高效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技术,2004(S1):31-32.

[2]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峰,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15,11(1):23-25.

2016-10-31

猜你喜欢

颖花泰州市结实率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泰州市以“四行”下好精准执法“先手棋”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盐胁迫对水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不同茎蘖部位稻穗枝梗数和颖花数的影响
水稻内源油菜素甾醇对施氮量的响应及其对颖花退化的调控作用
三个寒地水稻品种株高与颖花数的相关分析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