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穴位及推腹手法对内脏下垂的应用与研究

2017-01-28王红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胃下垂中焦手法

王红锦

中医穴位及推腹手法对内脏下垂的应用与研究

王红锦

目的分析中医穴位埋线及推腹手法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下垂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为期半年的中医穴位埋线及推腹手法治疗,探析临床效果。结果经为期5个月治疗后,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胃下垂病患,使用中医穴位埋线及推腹手法治疗,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该法安全性强,治疗有效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中医穴位埋线;推腹手法;胃下垂;安全性

胃下垂指胃部下移症状为主的疾病,严重者胃部移至下腹。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不思饮食、嗳气、腹痛、腹胀等。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饮食不规律[2-3],胃下垂的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单纯药物治疗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在治疗胃下垂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4]。为了证实推腹手法联合中医穴位埋穴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择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下垂者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上述治疗方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下垂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以及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原卫生部颁布的关于该疾病临床诊断标准[5]。疾病分型:合并胃炎者21例,合并溃疡者12例。受试者知晓实验过程,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轻度33例,中度12例,重度5例。病程0.52~21.23年,平均年限为(11.14±1.13)年。男患者31例,女患者19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为(38.52±1.17)岁。

1.2 方法

1.2.1 推腹手法 患者仰卧,实施者站在患者一侧,开展推腹治疗。该疗一共分为十二式,详细如下:

1~3式:确定巨阙。揉推患者上腹部水分、阑门、建里穴。以疏通中焦、升脾降胃。4式:按压上腹左石关右梁门。以揉推的方式处理下腹关元以及气海双穴,对脐部上下双穴位加以刺激,以起到补中下焦之气,引气归元之效果[6]。5式:归挤带脉、水分以及阑门。以获取疏通中下焦关道,以起到中焦水谷精微下行滋养元气。6~7式:按住巨阙,以揉推的方式处理上腹章门、阑门、右梁门和左石关。目的在于加强上腹中焦胃脘功能,确保胃肠功能正常发挥。8式:按住天突、璇玑、华盖,对巨阙加以揉推,以起到疏通上焦、中焦,促进精气化生,以利于输肺。9式:扣住左侧胸大肌,揉推处理左幽门,在此用时按挤左背,可强化左侧胃脘功能。10式:按住巨阙,对中脘、上脘以及建里穴揉推处理,以强化中焦气机,强化调理。11~12式:按住右石关以及左梁门。揉按处理气海、关元、天枢穴,以强化中下焦畅通,补元气。

上述治疗1周3次,结合患者病情,适当增减次数,总治疗时间为5个月。

1.2.2 中医穴位埋穴法 (1)穴位选取:主穴:上脘穴、天枢穴、脾俞穴、足三里穴。配穴:血瘀者加用膈俞穴、气滞者加肝俞穴、便秘者加大肠俞穴。(2)操作步骤:患者平卧,实施者站在患者一侧对所选择部位使用指甲按压表皮,做出标记。使用碘伏行常规消毒后,在该位置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开展皮内麻醉,使用规格适宜的三角皮针以及3号羊肠线,自麻醉点刺入皮下0.5~1.5 cm,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结合患者体型调整。穿透该穴位自对侧麻醉点取出,切断线头,令羊肠线全部埋到皮下组织中。后使用创可贴贴在针眼位置5~7 d。2月埋线1次,重度胃下垂者可逐渐增加埋线次数。

1.3 效果判定

本实验使用原卫生部制定的关于胃下垂临床诊断标准[7],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愈:经X线以及钡餐检查,胃角切迹于双髂嵴连线之上,既往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显效:经X线以及钡餐检查,胃上移至既往下垂位置的1/2以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临床有效:经X线以及钡餐检查,胃上移至既往下垂位置的1/3~1/2,临床症状有有所改善。

无效:未达到以上治疗标准者,视为临床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临床显效+临床有效)/总人数×100%。

2 结果

经为期5个月治疗后,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

3 讨论

就中医角度而言,胃下垂属中气下陷以及胃缓范畴中[8]。该疾病的发生和身体瘦弱、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以及七情内伤存在相关性。该疾病的病理病机为:脾胃不和、气机失衡、提升失司、脾阳下陷进而引起中气下陷,引发疾病。

身体瘦弱者更容易罹患胃下垂。主要因为身强体壮者肌肉发达,胃壁厚,肌肉瘦削者胃壁薄,体型不相称以及肌肉瘦薄者胃部位置偏下,在此情况下,发生胃缓。而胃缓者必然胃下。胃缓的引致原因为脾胃不和,脾脏居于中焦,有着主气上升的效果。由此能够看出,治疗胃下垂的主要原则为: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本实验择取上脘、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开展推腹和埋线治疗,获取一定效果。可起到健脾和胃、调节气血、升阳举陷、补中培元的效果,刺激配穴能够强化活血化瘀、调理肠腑的功效,通过十二式推腹手法以及中医穴位埋穴治疗,可通过经络抵达相应脏腑,调节脾胃之气血,令其尽快恢复正常功能,以起到阳气上升以及提升脏器之效果,进而取得治疗胃下垂的最终目的。

本次实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经为期5个月的治疗后,治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临床效果满意。由此能够看出,对于胃下垂患者,使用中医穴位埋线及推腹手法治疗,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该法安全性强,治疗有效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品质。

[1]李荣清,王秉君,孙丽香,等.穴位埋线手术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2):3582-3584.

[2]刘岩,姚晓波,李理.中医药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62(5):468-470.

[3] 王轶,朱生樑.《伤寒论》中三则病证探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852-854.

[4]张学峰.胃下垂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的理论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4):52.

[5]李艳伟.胃下垂的中医辨证护理浅识[J].光明中医,2015,30(1):158-159.

[6]孙炜,翟培杞,董迹菲,等.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胃下垂选穴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6):588-591.

[7]高妍,贺爱燕,孙希焕.运用五行学说治疗胃下垂合并心肌损伤验案[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3):56-57.

[8]祝海锐,吕冠华.胃下垂之脏腑病机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4):64-66.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ine Acupoint and Pushing Abdomen Technique on Visceral Prolapsed

WANG Hongjin Beijing (Wuhan) Shengshi Thaihe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Hubei 430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si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and push abdominal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tosis.Methods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50 cases of gastroptosia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of TCM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for six months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bdominal massage therapy.ResultsAfter 5months treatment, 28 cases were cured, 12 cases markedly e ff ective, 8 cases e ff ective, invalid 2 cases. The total e ff ective rate was 96.00%. Clinical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ptosis, the use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and pushing manipulation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 ff ect. The method is safe and e ff ective, and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to some extent.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push abdominal manipulation;gastroptosis; safety

R245

A

1674-9308(2017)24-0188-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24.102

北京(武汉)盛世泰禾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猜你喜欢

胃下垂中焦手法
层递手法
饭后运动会导致胃下垂?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蹲着吃饭缓解胃下垂
蹲着吃饭缓解胃下垂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