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短板打好结实的基础※

2017-01-28刘永平文菊华邓奕辉葛金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中西中医学

陈 懿 刘永平 曾 辉 文菊华 唐 标 邓奕辉 葛金文

(1湖南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中西医结合学院,长沙410208)

补短板打好结实的基础※

陈 懿1刘永平1曾 辉1文菊华1唐 标1邓奕辉2葛金文1

(1湖南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中西医结合学院,长沙410208)

打好“结”实的基础补短板,是提升中西结合教学水平的唯一途径。为此,要从提高对中西结合教学的认识入手,真心实意,全身心投入到补短板行动中去,砥砺前行。用满腔热情,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姿态去努力学习中医学,让自己如愿以偿学有所成,才能使中西结合教学如虎添翼,生机勃勃。

中西医结合;生理学;教学法;补短板

近年来各中医药院校为了搞好中西结合生理学教学,让中西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成效,学生受益更多,对中西结合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喜人的进展。但是,从中西结合生理学教学的整体水平看,虽有发展但不平衡,在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中,“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要结合,中西结合教学理论基础要结实,全在一个“结”。基础是否结实,又严重制约着中西结合“结”的好与坏,若基础不结实,必将成为影响中西结合教学的短板。短板需要我们用工匠精神去修补,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中医学,打好结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将中医学博大精深,博及宇宙的理论精华同生理学细微精准,微至粒子的理论精华牢固的结合起来[1]。互相渗透,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在生理学教学中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有效推动中西结合生理学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1 厘清认识奋力前行

《辞海》定义中西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临床实践,将中国医药学的精华同现代医学的精华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医学科学,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点的新医药学。换而言之,就中西结合生理学教学,就是将中医学和生理学的精华在生理学教学中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格格不入的两张皮的教学方法。在积极推行这一教学方法时,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一些阻碍推进中西结合的模糊思想认识。

1.1 克服不以为然对“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生理学教师是教生理学的,理所当然只讲生理学,中医学是一门专门的课程,生理学教学结不结合中医学无关紧要,对“结”不以为然。不以为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生理学或中医学时,容易被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不同说法纠缠,而感到困惑、迷茫,被搞得不知所措[2]。然而如果对“结”重视,教师在生理学教学时进行中西结合,予以点拨,就能让学生醍醐灌顶而茅塞顿开,轻松摆脱不同说法的纠缠,顺利地从困惑、迷茫中走出来。例如,生理学中的兴奋与抑制,教师只需按照中医阴阳学说点明:兴奋属阳,抑制属阴。学生便能释然,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所以应当克服不以为然。

1.2 克服自以为是有的自以为是的认为中医学理论玄而又玄,抽象空洞,在生理学教学搞中西结合纯粹是牵强附会,浪费时间,不如不结合,由此堂而皇之便有了拒绝学习中医学的理由。对于这种自以为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无疑是给了他们一剂清醒剂。比如,《消化》这一章,生理学描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经机械运动和酶的化学作用后,可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中医学表述,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及脾胃为后天之本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上述两者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说法各有不同而已,并非玄之又玄,抽象空洞。所以不能自以为是,下车伊始,乱发议论。

1.3克服自信不足还有一种担心,想进行中西结合生理学教学,但是中医学基础又不扎实,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担心硬着头皮上,讲起课来心虚,万一弄出个牛头不对马嘴会丢人现眼,左右为难忐忑不安,由此而对自已信心不足。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就是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有无自信,关键在自身,对自己充满信心,成功就有了基础和希望。只要自信,不自卑,不退缩,不做想象中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振奋精神,自觉采取发自内心的行动,一定会有所突破学而有成。

2 努力践行补短板

一般的中医院校的生理学教研室,可能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绝大部分的教师并非中医院校毕业,没有经过中医学正规学习,属半路出家。像我院教研室的教师大部分没有学习中医学的经历,缺少这方面的知识,这在中西结合教学中就成了教学的短板。按照“短板理论”,盛水的木桶,若其中一块木板短,这块短板就限制了这个木桶的盛水量。短板局限了教学能力,限制了生理学教学的中西结合水平。要提高中西结合的教学水平,必须增加木桶的水量,需要认清自我,增强补短板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努力践行补短板。

2.1 认清自我自补短板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简单的五个字,真正做到却非易事。俗话也说,知人难,知己更难。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此,认识自己不容易,但又必须认识自己,否则永远是只无所作为的井底之蛙。进行中西结合教学,需要认识自己,勇敢的承认自己有短板。俗话说,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存在中医学功底不实的短板,属正常现象不足为怪,谁也不可能未学先知。因此,不要害怕揭自己的短,不要害怕自己有短板,害怕无益,害怕只能让自己自卑,轻视自己而堕入自庸。唯有挺直腰杆,认清自我,正视自己,勇敢地查看自己短板的缺口究竟有多大,下定修补短板、学习中医学的决心才是正确的选择。

2.2 增强补短板的紧迫感毛泽东在《满江红·和郭沫若》一词中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要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中西结合教学在全国不再是星星之火,而是如火如荼呈燎原之势。教学改革的形势逼迫我们,被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不同说法纠缠而感到困惑的学生要求教师用中西结合教学为他们解疑释惑。为此,应当克服不思进取,贪图安逸的思想;排除侥幸、等待、徘徊观望的心理;扫清一切阻碍补短板的思想障碍,奋勇前行。无论学习有多困难,时间多么不足,也要放下思想包袱,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义无反顾去补短板。有人说,既然选择了大海,就要乘风破浪;既然选择了天空,就要展翅翱翔!我们既然是生理学教师,理所当然就要补好短板,助力中西结合教学水平的提高。

2.3 提高补短板的自觉性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着短板,应当坚定地、毫不迟疑的把修补短板的行动变成自觉行为,自我加压,砥砺力行。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激发出对学习的最大兴趣,让激情四溢,拥立起强烈的责任心,不断的超越自己,不忧郁不徘徊,向着自己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走向成功。常言道,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不足一桶水,就要自强不息的自觉补满一桶水。自觉把学习中医学立为自己中西结合教学需要攻克的学习目标,变教学要我学为我要自觉为中西结合教学学,让自己由不知变知,由知之甚少为知之甚多。

3 用“工匠精神”提升“工匠能力”

补短板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空洞口号;也不是一件穿给别人看的华而不实的美丽外套;更不是一种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虚张声势,而应实实在在的学习。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同年4月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又强调,要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庖丁解牛的故事,诠释了工匠能力。别人解牛每年换一把刀,有的甚至每月换一把刀。而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解牛数千头,刀口仍然锋利无比。他的诀窍在于把解牛当做一门学问做,严谨、一丝不苟、十分用心,所以他练就了工匠能力。中西结合补短板也要像庖丁解牛一样,以满腔热情、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去学习,打好结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提升中西结合教学的工匠能力。

3.1 满腔热情地学没有志向,便不会有学习的热情,学习常常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收效甚微。所以古人朱熹曰:“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常言也道:人无精神不立。热情与目标、意志紧密相联,人有精神,便可立志,立志便有了为中西结合教学学好中医学的奋斗目标。坚定了实现目标的信心,目标能激发出我们为之奋斗的热情和激情。热情将成为鼓舞教师行动的巨大精神力量,不断地激励超越自己。当内在的巨大动力被激发出来,学习便能自始至终处于一种奋发向上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兴奋状态。让学习更加扎实,更加深入。满腔热情,是激发我们学习情绪高涨的助燃剂,是学好中医学必不可少的加油机。

3.2 坚持不懈地学诗人李白由一个贪玩、逃学的孩子,从家喻户晓的“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里脱颖而出,成长为一代诗国奇才,令人感慨不已,受益良多。故事让我们体会到,看准了学好中医学,是提升中西结合生理学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坚持不移认真努力地学下去,就一定能走向成功如愿以偿。诀窍在于坚持,持之以恒,毫不松懈。我们必须摒弃天上掉馅饼的妄想,任何企图不耗费心血,不经过血汗、苦泪的洗礼和功夫的磨砺,便想轻松获得成功只能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的一枕黄粱。妄想让人心神不宁、焦躁不安,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耐心。唯有坚持不懈静下心来,才能去除浮燥的心理,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一步一个脚印,踏石有痕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定能激发出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你学有所获。

3.3 精益求精地学孔子跟师襄子学琴,可谓是精益求精的范例。尽管他的学习十分了得,达到了谙熟的程度,师襄子认为他可以了,他却认为自己还不行。仍不断的苦练,登上一个又一个的台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执着、精益求精,始志不移成就了他,让他出类拔萃成了近乎完美无缺的令人敬仰的名人。他用行动注释了他的名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常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好,永无止境。所以,无论做什么,即使已经做好了,也不能有丝毫的心满意足得意忘形。学习中医学更要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就要有打破沙罐问到底的钻研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学习劲头。努力去除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学点皮毛就沾沾自喜的不良作风。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学到精髓,使我们的中医学理论水平更上一层楼。

非中医药院校毕业的生理学教师,进行中西结合教学,不熟悉中医学是其短板。要学好中医学补好短板,打好“结”实的基础,提升自身的工匠能力,提高中西结合教学水平,应从提高对中西结合教学的认识入手,真心实意,全身心投入到补短板的学习行动中去,砥砺前行。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用满腔热情,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姿态去努力学习中医学,学好中医学,让自己学有所成,才能使中西结合教学如虎添翼生机勃勃。

[1]韩涛,彭霞,石小龙.中西医结合专业生理学教学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科学教育版),2009,11(2):32-33.

[2]余畅,余华荣.“中西医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39-340.

Solving Teaching Shortcoming and Strengthening Solid Foundation

CHEN Yi1,LIU Yongping1,ZENG Hui1,WEN Juhua1,TANG Biao1,DENG Yihui2,GE Jinwen1
(1.Department of Physiology,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China; 2.Colleg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China)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level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ome teaching shortcomings must be resolved during the combination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have good attitude towards the Chinese-Western combination teaching and always spend much time on studying teaching way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Then the teachers can master the teaching ability,and are skilled at Chinese-Western combination teaching.

solving teaching shortcoming;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eaching method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1.001

1672-2779(2017)-01-0001-03

李海燕 本文校对:尹双凤

2016-08-16)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14-223】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中西中医学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光影视界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