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的言论自由权

2017-01-28王丽云

法制博览 2017年25期
关键词:言论传统媒体公民

王丽云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自媒体时代的言论自由权

王丽云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自媒体时代,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言平台,同时也丰富的公众言论表达方式,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自媒体在言论自由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近年来由于公众发表言论方式选择不当以及言论自由界限的模糊等,引发许多纠纷。这让我们更加需要注意到自媒体的发展与言论自由的关系。

自媒体;言论自由;隐私权

一、言论自由

《世界人权宣言》是第一个直接承认言论自由的国际文件,此后许多有关人权的条约都对言论自由进行了相关规定。对于言论自由的重视和保护也体现各个国家的宪法中。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有这样的表述:“自由交流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自由的言论、著作与出版,但应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此项自由的滥用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言论自由在社会中无论是对于民主政治还是民主监督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言论自由是保障公民实施监督权的一种方式,言论自由制约公权力,保障了民主在国家中的地位,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公民监督的手段与渠道。但是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并不是毫无边界的。

二、自媒体与言论自由

(一)自媒体的特征

自媒体作为一个独立概念被提出则是在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也发布的“We Media”研究报告中。该报告的作者是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二人对自媒体即“We Media”解释为是一种普通大众提供并分享自己信息的途径,这种途径借助需借助电子化的手段来实现。通俗来讲,自媒体的本质是一种载体和平台,普通公民借助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载体和平台将自己或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发布和传播出来。仔细探究自媒体,不难发现其有自主化、匿名性、即时性、门槛低等特点。因为自媒体是一种私人自主性极强的“传播者”,他们隐身于各大网站论坛之中,以个人感受为主,篇幅短,即时性强。同时,因为通讯设备的快速发展,只需有手机或者电脑,有微博、论坛等账号就可以发布新闻。无需复杂的程序,人人都可以操作。

(二)自媒体对言论自由的影响

首先,自媒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表言论的平台。以微信朋友圈为例,人们可以自由的在这个平台中发布一些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和自己的好友圈进行互动。同样也可以发表一些自己对某些时事的真实看法,这样看来,自媒体使得大众及时了解一些突发事件和政治新闻,从而激发了公民主动参与讨论、积极实现其言论自由的热情。其次,自媒体丰富了公民发表言论的方式。自媒体发展给了大众一种新型的方式去发表自己的言论,自媒体也不仅仅只是发表言论,它还有“点赞”“评论”“转发”等功能,这些加强的信息的传播和人们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信息的渗透和公众的讨论。最后,自媒体是一种很好的社会监督手段。自媒体的发展和在人们生活中的流行程度,使得现在自媒体成为公众呼吁正义以及监督的有效手段。

(三)自媒体时代言论自由的问题

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它缺少客观性和权威性。传统媒体发布新闻往往都需大量的程序,从发现新闻到证实发表这些都是有国家机关和法律所监督的。这就要求,传统媒体的中立性,并且不包含过多个人色彩。而自媒体,因为它是大众发布往往都是一些个人感受和看法缺少客观性。因为自媒体操作简单,发布容易,也缺少有管机关的管理和监督。

传统媒体新闻人都是经过专门培训,具有专业知识的具有自己的专业素养。而自媒体人往往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有些言论常常真假难辨,参差不齐。而由于一种群体意识,使得人们常常人云亦云,存在一种跟风现象。有些时候甚至只要一些名人、大V一呼应就要各种各样的言论出现,在网络中掀起一阵骂战。大量不实的言论正侵犯这他人的利益。自媒体时代,每个人的“记者”,都想要挖掘真相。可大部分民众经常会被一些不实的言论蒙蔽,从而发表一些带有个人主观情绪的言论。而这些情绪化的言论常常是具有攻击性和侮辱性的,会对他人的名誉和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自媒体中缺乏真实性的言论不仅与新闻的价值背道而驰,逾越法律界限,而且损害了他人的权利。

三、自媒体时代公民言论自由的保护

(一)加强网络立法和有关机关的监督管理。网络的发展和自媒体中由于不当言论引发的纠纷。表明了国家现在应该加紧相管方面的立法和出台一系列的管理监督规定。有了法律规范就相当于给了公众一个行为标准,有了标准就等于有了明确边界,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减少了越界的言行也就减少了纠纷,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专业媒体要紧跟时代,对一些公众关注的问题及时作出报道,使广大群众尽快的得知真相。有时一个话题的热议,也证明了大众对于真相的追求。权威的专业的媒体发布的新闻具有真实性。这有利于公民了解真相,从而减少了不实言论的传播。满足公民知情权的同时也可以更好了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三)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的道德观念。信息都是有个人发布传播的,要想减少不实言论就要从源头做起。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有助于规范个人行为,减少不实言论的传播和网络暴力。法律知识的宣传、道德观的构建,这些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塑造。道德和法律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尤其重要。

四、结语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发展好的减少有害的。任何自由都不是没有边界,绝对的自由。对自由的限制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对自媒体中言论自由加以限制,规范、合法的使用权利。

D921;G

A

2095-4379-(2017)25-0272-01

王丽云(1996-),女,汉族,新疆人,浙江科技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言论传统媒体公民
论公民美育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他们的言论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