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与情景剧在高职法律类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以婚姻法课程为例

2017-01-28

法制博览 2017年25期
关键词:情景剧婚姻法实训

吴 畅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微电影与情景剧在高职法律类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以婚姻法课程为例

吴 畅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微电影与情景剧是高职法律类专业实训教学的新兴形式,运用在婚姻法课程中作用显著。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锤炼专业技能;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训步骤包括导入阶段、准备阶段、创作阶段和展示阶段。通过该类实训,实现婚姻法课程教学目标。

婚姻法;实训;微电影;情景剧;专业技能

高职法律类专业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婚姻法课程又是法律类专业中特别贴近现实生活的专业课程,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以法律事务专业为例,在婚姻法日常教学过程中,主要根据法律实务工作者(律师助理、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工作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内容来决定教学内容,设计典型案例贯穿综合训练项目,培养学生处理婚姻家庭法律事务的能力。实训项目主要有结婚登记实务、夫妻关系实务、离婚法律实务、亲子关系实务等等板块内容。笔者在近几年的婚姻法课程教学中,将微电影与情景剧运用到实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微电影与情景剧实训,指的是通过拍摄制作微电影和表演情景剧等形式,在课堂上展现相关作品并进行法律评析和讲解,以实现婚姻法课程相关内容实训教学的方式。

一、微电影与情景剧实训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锤炼专业技能

职业素养和法律信仰的养成对法律类专业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但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在良好的法律氛围中学习、实践和深刻的体验。微电影和情景剧的运用使学生们在贴近生活的具体情景运用中接受熏陶,让学生感受法律威严、培养法律思维,把握法律精髓,促进法律信仰和职业素养的形成。[1]通过在微电影和情景剧中模拟婚姻法律咨询、调解、诉讼等情景,将法律职业角色引入实训教学中,锤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了职业能力。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法律专业课程的传统实训形式相对单调。通过微电影和情景剧的运用,可以丰富实训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远远胜过老师的说教。新实训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向生活,模拟和重现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兴趣大增,教学效果得以强化。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让学生走进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自主地理解相关专业知识,“情景式教学”方式日益受到重视。情景式教学主要环节:创设情景、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2]微电影与情景剧实训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从孤立学习到合作学习。生生合作加师生合作,实训组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角色,做出一定贡献,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各种情景的开发运用,以及作品的创作和制作,也为学生创新提供了实践空间。

二、微电影与情景剧实训步骤

(一)实训导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了解微电影、情景剧,了解任务书、评价表。笔者在布置该项实训前,会先花半个课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实训导入,“点燃”学生热情。通过往届优秀学生作品欣赏和典型海报、剧照展示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实训乐趣,体验实训新奇。然后,向学生具体介绍实训开展要求、实训结果评价等内容。

(二)实训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实训分组,确定组长和组员,明确实训期间和具体要求,分组确定资料搜集、编剧、导演、演员、摄像、后期制作等角色分工,并分组讨论选题。第一个内容是进行实训分组。分组恰当可以为实训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这其中的关键是组长的选定和组员的搭配。组长必须有积极性有责任心,笔者在教学中一般是在先公布组长职权范围的基础上发动学生自主报名。为了将学习积极性高和平常活跃的或者是有电脑、艺术等方面特长的学生相对“均匀”的搭配到各实训组,组长选人规则可以设置为轮流交替选人。组长有权挑选组员,被选中的同学不得拒绝。该阶段最重要的内容是分组讨论选题,老师要进行有效引导和指导。选题要求能切合课程教学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选题要有典型性,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微电影与情景剧的实训效果;选题必须贴近生活实践,这样参与人和观摩者比较容易感同身受。实训主题主要围绕结婚、离婚、无效与可撤销婚姻、财产关系、亲子关系等板块来选择。

(三)实训创作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为素材收集,剧本创作,相关法律问题分析,排练、拍摄,后期制作等。除了课堂上的交流沟通,师生应当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讨论群。老师将相关资料、心得、典型作品和注意事项上传到讨论群中,师生可以在群里相互交流。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在群里沟通,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各类主题的相关法律评析是否准确,也拿来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保证正确性。在这个阶段,老师要做好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咨询顾问的角色。

高职法律类专业婚姻法课程毕竟不是艺术类或者设计类相关专业和相关课程,在微电影和情景剧的表演、拍摄、后期制作等技术性方面不需要作出太高要求,适当把握观赏性即可。当然,学生们基于对该项实训的兴趣和热情,展现合作学习能力,努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老师自然是鼓励并尽量予以支持的。实践中很多实训组特别积极主动和热情高涨,创作并制作出了观赏性和技术性较高的作品,既完美实现了实训目的,还能作为优秀作品展示和留念。作品主题的专业性方面要求则必须要相对较高,要保证法律评析的准确性。

(四)实训展示阶段

此阶段主要为教学观摩演出和微电影展播,并由各实训组作必要的上台讲解。在这一阶段笔者布置的实训名为“今日说法形式下的微电影与情景剧展示”。每个实训组出一名学生上台讲解,形式类似于百家讲坛,对案例或者故事和相关法律问题作简要介绍,讲解必须配有相应PPT课件。在实训展示后,老师作相应点评,总结和升华相关专业知识点和技能要求。根据经验,这一实训阶段课堂上一般都是欢声笑语,大家观赏着自己和同学们的作品,在不知不觉中浸润了婚姻法律相关知识,直观感受了相关技能操作。

三、实训视域下婚姻法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独立运用婚姻家庭法知识完成婚姻咨询,办理简单婚姻案件的实务工作。能够判别两性关系中具有婚姻性质的关系;并能对同居关系的法律适用作出答复;能够熟练操作结婚登记流程,处理结婚相关法律事务;能够运用亲属关系法律知识计算亲属关系的远近,并判断各种亲属在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义务;能够独立指导当事人完成结婚登记、避免无效婚姻的能力;具有制作婚姻财产协议书、离婚协议书、离婚起诉书等婚姻法法律文书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承担咨询工作;能够独立承担婚姻家庭案件中的遭受家庭暴力、离婚中受害方救助方式与途径的法律咨询工作;能够独立完成收养子女的法律咨询工作。

以结婚登记实训为例,实训目的是通过对结婚登记的整套流程的模拟,使学生掌握结婚的法定条件及法定程序。培养学生对结婚法律事务的处理能力,能够独立指导当事人完成结婚登记、避免无效婚姻。实训内容为,根据案例素材以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模拟,办理结婚登记的工作人员根据不同情境进行判断是否予以颁发结婚证。实训中的相关情景展示可以课前拍摄成微电影,也可以在课堂上现场表演情景剧。

[1]吴畅.论法律大类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以校园法律文化为视域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6):149.

[2]张立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管理情景剧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以服务营销管理课程实验为例[J].科技信息,2009(3):6.

D

A

2095-4379-(2017)25-0052-02

吴畅(1982-),男,湖南长沙人,法学硕士,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法律事务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诉讼法。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技能抽查模式研究”(编号:XJK014CZY047)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情景剧婚姻法实训
难忘的科学情景剧表演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立法与现实之间:新中国建立以来《婚姻法》的制定及其修改
(情景剧)一江之水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平等与差异:《婚姻法》解释(三)有关房产规定的性别再解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婚姻法》的社会动员——以上海地区因婚自杀的报道为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论夫妻共同债务纠纷的举证规则——兼论《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的不足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