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权益保护的再认识与研究

2017-01-28刘洁文

法制博览 2017年25期
关键词:维权权益农民工

刘洁文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权益保护的再认识与研究

刘洁文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城市建设经历了飞速发展的过程,如今已开始逐渐过渡到平稳前进的阶段。而由城市建设催生的进城务工农民群体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日益壮大,群体特征更具时代特点,与之息息相关的权益保障问题必将呈现与过去不同的新局面。本课题将从各个方面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权益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现阶段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新型突出问题,并对这些新问题提出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建设性的解决措施设想,以帮助进城务工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更有效的通过法律维权,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侵害;权益保障;维权途径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目的在于帮助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更好的通过法律维权,规范基层劳动关系,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研究对象

对于进城务工农民,学术界至今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多数学者认为他们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他们来自于农村,属于农业户口;其次,他们的社会身份虽然是农民,但他们的主要时间是在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再次,他们的非农活动不限于工业领域,还包括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活动。

此篇文章笔者只研究那些正在或曾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给别人打工的进城务工农民。为了方便调查,笔者将调查地点界定为组员各自家乡区域及学校周边区域。

(三)操作化

此次笔者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进城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和打工经历两方面来调查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保护状况。

其中基本情况部分包括进城务工农民的基本生存状况和维权意识状况两部分内容。

(四)资料收集方法

由于进城务工农民这一群体具有人数多、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笔者采取了三种资料收集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偶遇抽样。在大街上或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生活聚居区或者火车站口随机发放问卷,并采取结构访问法中的当面访问法。在发放问卷之前,首先对调查对象进行简短的相关性访谈,以了解其大概的情况,然后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由笔者亲自填写问卷,并随时解答调查对象的各种疑问,最后将问卷当场回收。

第二种方法是实地考察。在南宁选取了西乡塘区翰林学府建筑工地与高新区丰达工厂生产车间和其他农民工聚集地进行抽样分层调查。

第三种方法是各组员家乡走访调查。选取在组员生源地作为调查地点,在过年或假期各进城务工农民返乡期间进行走访调查,或者去到市区内进行走访。

受时间、经费及精力所限,此次笔者只能对界定区域部分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调查,由于样本的数量较小,因此调查结果可能会与事实存在一定的偏差,笔者只能力争将这种偏差控制到最小。

二、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劳动权益。

(一)进城务工农民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1.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就业之前,进城务工农民要主动提出与老板签订书面的劳务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劳动时间、报酬、工伤、医疗责任等内容,以此为自身的劳动权益保护提供依据,千万不要为了保住工作或更换工作方便,而不敢提出合理合法的要求。另外,农民工还要重视自己的健康安全,当老板没有提供必要的安全或防护措施时,应该主动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或者干脆拒绝这份工作,不要只为了挣钱而任老板安排。

2.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维权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进城务工农民不应该因为胆小而自认倒霉,更不应该采取暴力手段,而应该借助法律手段,向有关部门反应或者直接与老板打官司。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政府要制度创新、落实政策

1.按照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当根据我国进城务工农民群体的壮大和身份职业转化,政府当前要改革要充分考虑到现状,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以常住地进行登记,使其纳入当地的管理范畴,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让户籍管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快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打击不合理乱收费现象。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民工平等就业的环境。要以劳动部门为主,相关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构筑一个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立体的法制环境。从加强规范着手,要求所有用工单位必须全概率签订劳动合同,并加大相应的监察力度。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受侵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的劳动执法力度。为更好地将此事落实到位,可根据情况要求一些重点行业如建筑、施工行业实行工程履约担保制度,发现问题则加重处罚。

3.体制方面的完善

农民工权益易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民工分布较散不够规整,且缺乏自己的维权组织,所以应该将分散的农民工组织起来,让他们成立农民工协会或者加入组织工会。农民工找到组织后,加强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力量,也减轻了对政府的依赖,进而减轻了政府的工作压力。进入公会进行实名登记,不定期进行走访和电话回访,提高公会在农民工心中的地位,增强各区域农民工的凝聚力。

三、结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克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进城务工农民的城市融入,面临就业、社会保险、教育、住房等等制度性社会排斥。他们流动到城市以后,社会经济地位从总体上而言还是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对于进城务工农民而言,进入城市只是纯粹经济意义上的劳动力,而不是社会意义的城市公民。制度设计上的排斥,是进城务工农民不能满足福利需求的重要原因。这个严峻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且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认识。

[1]阎启义,隋海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J].党政干部学刊,2002(7):1-3.

[2]李晓红.农民工: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J].理论学习,2004(5):1-4.

[3]方剑.试论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及其法律援助机制[J].甘肃农业,2005(2):1-3.

[4]金学峰.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深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3(9):1-2.

[5]吴文平.农民工依法维权的困境与出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3.

[6]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

[7]杨立雄.“进城”还是“还乡”——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J].中国社会保障,2004(2):1-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EB/OL].www.hr.shu.edu.cn,2006-03-13.

[9]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3.

[10]崔传义.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与社会管理改革——40村农村经济与农民外出就业、农民工权益的调查与思考[EB/OL].http://www.china.org.cn,2003-08-01.

[11]<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现状问题>(2010年12月第25卷 国家统一期刊号:CN51 621/Z)1-2.

[12]吴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东岳论丛,2009,8:1-3.

D

A

2095-4379-(2017)25-0043-02

刘洁文,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广西财经学院,在校大学生,研究方向:劳动法。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自治区级立项(项目编号:201611548122)。

猜你喜欢

维权权益农民工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维权去哪里?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漫话权益
完美 打假维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