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跨境电商优势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2017-01-25张汉东

浙江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跨境一带一带一路

□张汉东

发挥跨境电商优势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张汉东

“一带一路”是国家新时期着眼全局、面向未来的大战略。浙江具有发展跨境电商服务“一带一路”的基础和优势,应发挥跨境电商优势,服务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在推动浙江产品走出去的同时,注重软实力建设

跨境电商通过互联网连接生产商与消费者,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相当于搭建了一条网上丝绸之路。发展跨境电商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交流与合作,应成为加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有效抓手。浙江具有发展跨境电商服务“一带一路”的基础和优势,除了积极发展网上贸易输出浙江产品外,加强跨境电商软实力建设,包括技术输出、标准规则制定、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市场培育等。

跨境电商是重要抓手

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潜力巨大。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据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埃森哲在其发布的《2020年全球跨境电商B2C市场展望报告》中,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2300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7%;跨境电商消费者总数将由2014年的3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9亿人,占电商适龄消费人群的1/3,年均增幅超过21%。跨境电商正在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趋势和组成部分,带来大量新增贸易。

跨境电商将助力我国产业升级。跨境电商可帮助中国企业快速掌握全球市场需求,用市场需求拉动柔性化生产,帮助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发展新型服务业,使我国从“世界工厂”转型发展成为“全球贸易消费平台和数据中心”。

跨境电商将助力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当前,跨境电商多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借助跨境电商直达海外买家,摆脱了对传统跨国企业的依附,从而可以更好地建立品牌、掌握定价权和提升利润空间。

跨境电商将助力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跨境电商是我国少数处于全球第一方阵的领域,通过帮助沿线国家发展经济和培育共同市场,使中国引领全球跨境电商和新经济发展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逐步成长为有重要话语权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大国、强国。

浙江具备发展优势

浙江跨境电商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浙江跨境电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据浙江省商务厅统计,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共有4万多家卖家,在各类平台上开设跨境电商出口网店30多万个;2015年浙江省跨境电商出口超过4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6%,居广东之后列全国第二位。虽然海关统计的跨境电商出口数额还比较小,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统计口径偏窄以及漏统,难以反映实际情况。2015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杭州成为首个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有效推动了杭州跨境电商体制机制的创新,2015年杭州引进跨境电商企业366家,其中龙头企业99家,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天猫分别是全国最大的跨境电商出口和进口平台,在全球也有很大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重要机遇。迅速发展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商市场,为中国跨境电商进入全球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据分析,中东和北非目前拥有1.1亿网民,其中3000万人已在网上购物;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也在快速膨胀,到2020年电商市场价值将达到252亿美元;俄罗斯电商零售额已达360亿美元。中亚国家的电商市场由于基础设施差、起步晚,发展潜力更是巨大。近年来,阿里巴巴、敦煌网、大龙网、京东等我国主要电子商务企业都在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的业务布局,通过投资、并购、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当地电商平台、物流仓储、金融支付等企业的互利合作。

浙江跨境电商肩负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使命。浙江要发挥跨境电商的发展优势,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网上丝绸之路”,构建“一带一路一网”新格局,探索制定贸易新规则的使命。通过杭州、宁波等国家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和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贸易制度和规则,抢占全球制高点和话语权。

以跨境电商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参与沿线国家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积极参与以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国际通关、海外仓等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体系,为浙江企业带来投资机会,也为我国参与和主导全球治理提供有效抓手。做大外贸综合服务商,并鼓励其在海外复制和落地;优化海外仓,盘活现有资源,整合相关资源。利用先行先试政策,推动国家层面扩大跨境电商服务的市场准入,在电子商务相关领域,允许外资独资或控股;推动沿线国家电商行业开展资格互认和签证便利合作。

推动沿线国家跨境电商协同发展。复制推广杭州跨境电商发展经验,加快“单一窗口”建设,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海关,整合“关检税汇商物融”以及电商平台和相关电商服务企业平台数据,为跨境电商商品和服务流通提供便利。结合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和人才培训,在沿线国家推广中国跨境电商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支持沿线工商界尤其是华人华侨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和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同发展,构建跨境电商共同市场。

推动沿线国家市场孵化和EWTP规则制定。在2016年9月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马云提出了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的理念,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被写入G20杭州峰会公报。当前,WTO多边谈判陷入困境,特朗普当选、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显示逆全球化现象有所抬头,由政府主导的贸易规则谈判将更加艰难,市场驱动的规则孵化、发展也面临更大挑战。建议按照G20杭州峰会共识,积极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倡议的建立电子贸易平台(EWTP)设想,通过“市场驱动、多方参与、共治共享”,争取率先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取得主动权。

推动跨境电商的标准制定以及品牌培育。“中国制造”不应成为廉价、无品牌的商品符号,电子商务不能靠低价竞争方式发展。2016年底,阿里巴巴被美欧政府列为恶名市场,是美国意图掌握全球贸易规则的一个举措,对阿里是一个打击,从另一方面也说明阿里巴巴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浙江应发挥杭州跨境电商先行先试的优势,发挥阿里的行业领先优势,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跨境电商行业标准,在供应商认定、物流服务、通过服务等一系列基础服务环节,不断完善推广,使之在更大范围内被接受和使用,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标准和世界标准。依托跨境电商平台积累的大量消费者和市场数据,如消费习惯、标准、数量等等,实现柔性化定制、个性化生产,改变原有的生产、仓储、物流和消费模式,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

帮助培养沿线国家跨境电商人才。利用阿里巴巴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营运优势和培训经验,利用杭州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验区成熟的运行经验,通过跨境电商行业主管行政部门、行业协会与省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对接,请进来、走出去,以市场化运作辅之以援外和基金项目培训的方式,帮助沿线国家培养跨境电商及国际贸易人才,包括沿线国家的经贸官员、商业代表以及华人华侨。培养、孵化“一带一路”国家电商特别是华人华侨电商,使之成为我国实现跨境电商全球拓展的重要力量。

推动海外仓拓展为营销中心和中国文化体验中心。现在跨境电商几乎都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但是由于国际物流时间过长,容易丢失,不能满足当地购物习惯、支付习惯和及时退换货,也就不能提供本土化的购物体验。为跨越时空阻隔,提升用户体验,各地积极推动海外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海外仓不应仅仅停留在物流层面,而应发挥更大的功效。建议推动企业海外仓向海外综合运营中心转型,拓展为营销中心和中国文化体验中心,统筹共享海外仓资源,满足客户体验要求,适应海外采购商习惯,建立线上线下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更好地推广中国商品、宣传中国文化。

作者为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跨境一带一带一路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