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博理论知识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重要性

2017-01-24叶周才仁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博玉树文物

叶周才仁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青海 玉树 815000)

浅谈文博理论知识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重要性

叶周才仁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青海 玉树 815000)

自从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博物馆文博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因此在开展文博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与时代接轨,对思想进行更新,对工作方法进行改进,从而能够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保证文博工作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玉树州博物馆震后新建为主要线索,对文博理论知识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文博理论知识;博物馆;玉树地震;震后重建

前言

在世界上,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有5000年历史,并且有众多珍贵文物,而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文博理论知识是工作人员开展博物馆管理的关键,所以文博工作人员一定要针对玉树博物馆地震之后的具体情况,转变思想观念,构建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文博体制,从而才能确保文博工作的持续发展。

一、我国博物馆人员工作的现状

(一)我国博物馆人员的基本情况

对于我国来说,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背景具有复杂性的特征,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在博物馆工作的人员专科学历占40%,本科学历占45%,研究生学历只有5%,其他学历占10%,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同时在博物馆工作的人员很多都不是文博学院毕业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包括管理、教育、设计等,几乎学什么专业的都有,绝大部分都不能针对人员的专门情况安排恰当的工作岗位。另外很多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流于形式,工作上只要不出现大差错就不追究,针对这样的现状就很难有人想到和运用文博理论知识来对业务水平和工作素质进行提升。

(二)与国外博物馆情况的对比

经过调查国外博物馆的相关资料,我们发现与国内相比较,国外人员素质普遍更高,本科学历的占10%,研究生学历占50%,博士生学历占20%,他们的平均年龄要稍微大些,这样就更加成熟一些,并且博物馆内部的特色项目展示也更多一些,领导管理机构以及志愿者管理机制等更加健全,因此博物馆人员的工作具有更强的挑战,对岗位安排设置也更加合理,从而更加能够发挥人员的主动性。

二、加强博物馆人员文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文物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留下的遗产,其存在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蕴涵着历史、艺术、科学等多个方面的价值,其价值可以分解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对它们加以研究、挖掘、利用和开发,能够使它们化腐朽为神奇,古为今用,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文物折射出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信息,保护好文物,使它们以完整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具有传播科学知识、开展社会教育、弘扬文化传统、陶冶人文情操等多方面作用,其所内具的特质和外在的形式美,给人以知识和美的享受。

随着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了较大提升,文物收藏成为时下人们的投资热点,但是也要看到,受利益驱使,不少人对文物的认知停留在 “古董”“雅玩”“艺术品”层面,“就物论物”“以物识物”,把文物看作一个可以投资赚取经济利益的“物”,而置其学术价值、历史价值于不顾,忽略对其科学保护。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只有以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正确的观念才能认识文物及其价值,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类文明精华加以珍爱和保护。

(一)掌握基本的文博理论知识有助于博物馆人员的日常工作

对于博物馆,负责接待的访客主要可以分为3种:从事文物保护研究、文化人类学、古生物学或者标本制作研究等专业人士;对历史、自然、文化等有强烈的兴趣爱好的社会人士;以参观浏览和教育为目的的机构或家庭,通常情况是以团体形式来访。

玉树博物馆主要是根据访客的不同给其提供不同的服务,对于具有教育宣传性质的团体来访,博物馆人员就对其进行简单的讲解,在保证内容准确的同时,适当地使用一些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语言。

(二)具备深厚的文博理论知识有利于博物馆人员的职业发展

在博物馆工作的人员,要想得到长期发展,文博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博物馆的发展越来越信息化、越来越科技化,在所有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中也越来越规范化和标准化,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突出博物馆自身独具的特色是重点和关键。此外倘若博物馆人员具备精深的文博理论知识,就要与该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社会公共职能进行全方位发挥,与此同时还要凸显出博物馆自身的特色。最后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受到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赏识,从而才能促使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长期的文博理论知识的熏陶提升博物馆人员的气质修养

文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对博物馆人员的工作和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个人的情操陶冶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其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在不断增加,人们就非常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长期这样下去,严重一点可能会出现心理方面的疾病。而受到文博理论知识的熏陶,既可以促使人的思维更加深刻,也能够使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人们对某些内容和实物有兴趣,则是一个大收获,促使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精神陪伴。

三、提高博物馆人员文博理论知识水平的对策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玉树州博物馆是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为玉树州文化体育局管理的公益类全额预算单位,与玉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玉树州博物馆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负责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负责做好藏品的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和提供使用等工作;负责对全州范围内的历史、民俗、古籍等相关文物进行普查、征集和保护;负责开展玉树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学术报告、书籍出版和经验交流;负责收集、整理和展示三江源流域内的各类自然遗产,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

(一)改变博物馆人员的认知理念

提高博物馆人员学习文博理论知识热情和积极性的关键是要转变过去对文博理论知识的错误认知。如果我们把文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当成一项任务或者负担,那么很容易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样反过来又使我们的学习情绪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在玉树博物馆重建中必须要转变错误的理念,充分认识到文博理论知识的积极作用,激发出学习的内动力,实现自主学习和继续成长。

(二)组织切实有效的员工集体培训

博物馆要定期组织面向全体工作人员的文博理论知识培训,切实提高所有人员的理论水平。为防止培训工作走形式主义的老路,在培训正式开始之前,要确定整套的监督验收以及机制、配以相应的奖励惩处措施。这样参训人员就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培训效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三)把文博知识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文博理论知识渗透到博物馆的方方面面也就是形成了浓郁的文博知识氛围。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老员工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得以展现和发挥,固定员工的文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而新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更快地适应博物馆工作,融入到整个集团团队中来。

(四)加快数字化建设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人们进入了数字信息时代,实现文物资源数字化和展示传播网络化,是文博事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文博工作者要有效使用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使博物馆成为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从而陶冶人民的精神和情操。文博工作者陈列文物要突破传统模式,革新陈列内容方式,使用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使大众方便清楚地了解文物知识;要建设博物馆网站,与其他部门展开有效合作,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及时更新内容信息,强化文博知识传播及社会教育功能,将文物资源信息传送到人民群众手中,使所有公众都能共享人类文化遗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博物馆工作人员,文博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对现在博物馆工作人员文博知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博物馆人员文博理论知识水平,从而就可以确保博物馆建设更加全面和完善。

[1]张文佳.藏区民众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特点——以玉树地震灾区为例[J].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6):34-48.

[2]李国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图书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135-136.

[3]仵焕杰.藏区小学生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以2010玉树7.1级地震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2015(4):456.

[4]郑保卫.我国文博馆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状况及对策[J].新闻传播,2015(11):45-46.

[5]洪振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会规范发展问题研究[J].艺术百家,2016(23):89-90.

G26

A

猜你喜欢

文博玉树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我家门口的玉树
基于文博信息技术下的创新体系研究
文博扬帆起航
文物的逝去
玉树留芳
浅谈高职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
文物失窃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