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7-01-24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民族

李 丽

(烟台市文化馆,山东 烟台 264000)

浅析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李 丽

(烟台市文化馆,山东 烟台 264000)

民族音乐艺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与艺术价值。无论是对我国文化,还是对世界文化,民族音乐艺术都十分重要,要尽可能地去维护传承,在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形式文化的精髓,再加以创新,使民族音乐得以不断进步。本文先详细分析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接着探讨民族音乐传承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探索促进民族音乐发展的有效措施,进而全面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

民族音乐;重要性;传承;发展;

一、民族音乐传承重要性

(一)有助于实施“非遗”保护,促进民族文化复兴实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既包括狭义层面的保护,也包括文化复兴工程的继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植根于传统文化,既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非遗”保护促进民族文化复兴实现的重要内容。目前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收录了古琴艺术、昆曲等十多项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音乐植根于传统文化,也是对文化内涵的表达,因此民族音乐传承的实质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民族文化传承是由一代代人来完成的,在热爱和认可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传播与完善。因此,倡导人们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于在历史长河中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而言,其实质是对其的保护。只有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才能真正促进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实现。

(二)有助于维护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性

民族音乐植根于传统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纽带。我国拥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音乐,音乐风格和特色各异,进而使得我国的民族音乐多元化特征明显。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加快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及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音乐文化交流活动更加频繁,给民族音乐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需要更加透彻地理解民族音乐,区分掌握各民族音乐的文化异同以及价值冲突,能有效维护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性,促进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

(三)有助于丰富当代音乐创作和发展

民族音乐在音乐史的发展上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具有历史的发展性及延续性。进入现代社会后,民族音乐的发展趋势却逐渐变得模糊,无法对音乐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反映,但在历史上的某一阶段,部分民族音乐则代表了时代的呼声,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在民间广为流传,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意识形态。从空间上来看,民众对民族音乐的接受程度虽然不如流行音乐;但就时间而言,民族音乐的生命力远远超过其他形式的音乐。民族音乐除了具备民族性及区别性,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民间音乐自身独有的积极性,这一点可以通过民族音乐所折射出的正面价值观念得以体现。此外民族音乐的价值还可以通过其民族性得以体现,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而这种差异也使民族音乐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其曲调风格以及歌词形式是当代音乐创作源泉,其独有的特性的传承和借鉴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丰富当代音乐创作和发展。

(四)有助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开展,促进青少年德育发展

对高校音乐教育而言,民族音乐文化极其重要,优秀的音乐作品大都具有一种独特的情怀,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所体现价值观念十分积极,学校多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多组织音乐欣赏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修养。学习民族音乐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竖立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懂得奋发向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维护本民族的文化,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民族音乐传承困境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自1980年之后流行音乐开始逐渐兴盛,我国音乐文化也因此形成一个全新的格局。在几大音乐体系中,流行音乐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也使民族音乐一度陷入困境。

其一,传统民族声乐演艺的原生态逐渐被西方美声唱法所淡化。针对上述情况,我国音乐界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辩论。部分音乐家指出:由于唱法过于单一,让听众不仅感觉民族音乐西方化的倾向越来越鲜明,同时让人觉得单调乏味。

其二,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民族音乐所植根的土壤开始遭到破坏,现今民族音乐原有的美感逐渐丧失。民族音乐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导致其所面对的市场也越来越狭窄。选择播放流行音乐的媒体不断增加,而播放民族音乐的媒体却在不断减少。而港台流行音乐更是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很多青少年由于自身缺乏判断能力,盲目追星,很多青少年甚至沉溺于其中难以自拔。追星族的数量逐年上升,而喜欢民族音乐的人却在不断减少。尽管民族音乐仍然有不少听众,但很多人都是出于怀旧心理,加上主旋律被反复演绎导致听众厌倦,也是导致民族音乐衰颓的原因之一。此外,新兴的音乐形式,比如欧美音乐、港台音乐等也对民族音乐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尽管民族音乐教育所涉范围广泛,但学生们明显更愿意学习流行音乐。现阶段学校音乐教育的体系不均衡,教学设施明显不足,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占据上风,而民族音乐教育则处处遭受冷落与排挤。

三、民族音乐发展对策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学校教育不仅能够传承文化,同时还能加快主流文化的传播,拥有强大的社会功能。青少年从小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学校,可以将主流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教育不仅能够让国家更加富强,同时还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且每一个民族所拥有的音乐文化也存在差异,学校音乐教育必须对民族音乐的历史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才能使音乐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将教育与文化结合起来共谋发展,教育如果缺少文化将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而文化如果不通过教育进行传播,就会无法继承与发展。所以,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学校教育极其重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间的距离得以缩小,也为文化层面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世界各个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开始互相渗透,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如果不注重民族音乐的教育,很有可能导致民族音乐被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所淹没,造成我国的民族文化难以延续。所以,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去考虑,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民族音乐,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与时俱进。

(二)坚持民族音乐特色

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学科观念的更新,有利于促进民族音乐发展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出数量众多的后备音乐人才,来传承与弘扬传统民族音乐。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控制不同民族音乐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方式研究民族音乐,通过国际学术界的交流,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冲突,比如学者、学科、政府、媒体、产业等与民众价值差异的矛盾等。要想推动民族音乐发展,就必须设法削弱上述矛盾,而最佳的做法就是维护民族文化自身的特色。推广多元音乐文化,避免我国的民族文化被其他形式的文化所同化。

(三)促进民族音乐创新保持活力

民族音乐的生命力源于创新,民族音乐想要发展,唯有在植根民族文化土壤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广大听众的喜爱,让人们乐于接受,进而更加深入地研究民族文化并加以传承。只有在内容与形式上同时进行创新,民族音乐才能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才能具有时代特征。形式层面的创新,要使民族音乐不断朝着流行化的方向发展,探索新的节奏及新的音乐。我国拥有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形式、独特的乐器以及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舞蹈,比如:藏族的锅庄舞、傣族的孔雀舞等,可以说,不同的民族,其民族音乐的形式也大相迥异。创新的同时要注重进行借鉴。要加强节奏方面的探索,民族不同其音乐的节奏也不同,给民族音乐的创新提供很好的借鉴,比如:新缰维吾尔族惯用的切分音、藏族锅庄舞等。

(四)政府方面加大对民族音乐的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必须重视民族音乐,给予大力扶持,为民族音乐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尤其是政府,必须创建一套有益于原生态音乐发展的机制。比如由政府出面成立专门的保护区,为原生态音乐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民间文化的独特性不会受到破坏。此外,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比赛也能促使民族音乐繁荣兴盛。重视培养优秀杰出的原生态歌手及艺人,为杰出的民间音乐艺术家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有精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1]黄橙橙.“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音乐,2011(1).

[2]吴洁.论当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2007(1).

[3]李思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3).

J6

A

李丽(1973-),女,汉族,山东莱州人,中专,中级职称,烟台市文化馆,研究方向:民族音乐传承。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民族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我们的民族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