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慢城理念主导下的高校景观课程建设

2017-01-24董梦迪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要素景观理念

董梦迪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天津 300387)

浅谈慢城理念主导下的高校景观课程建设

董梦迪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天津 300387)

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居民生活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而现代化城市在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化生活和高新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如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心理倦怠、环境污染等。人们开始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进行反思,是否前工业时代那种悠闲舒适的生活步调更适合于未来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是否应该以牺牲居民享受日常生活的乐趣为前提?在此背景下,“慢生活理念”应运而生,它作为城市居民对高速化城市发展的理性抵抗,将城市生活模式引导到一种以慢节奏为主要特征的更新时代。

慢城理念;慢生活;慢出行;慢旅游

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自80年代以来,城市建设活动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仅仅依靠十几年的发展,各大城市就已经建成一幢幢高楼大厦,城市面貌也因此变得焕然一新。然而不管是政府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视程度还是高校对景观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尤其在景观教学方面,各高校、各教师对建筑风格的教学重点趋同,造成学生对景观建筑风格各持己见,再加上高校的教学水平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景观课程建设重点的偏差,不但会影响学校教学水平和学生今后的发展,甚至会将城市建筑变得千篇一律,使得城市面貌失去自己独特的风格,造成“城市特色危机”。

由此,本文就立足于在“慢城理念”下,将高校景观课程建设的要素分为核心要素、功能要素和消费要素做一个初步探讨,为高校景观课程的建设打下一定基础。

一、核心要素——“慢生活”

“慢城理念”的本质是一种生活品味主义,它所体现的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慢生活”正是对这种理想化生活理念的核心提炼,也是各高校景观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

(一)“慢”生活要素的景观在高校景观课程建设中的表达方法

1.从空间方面进行讲解

“慢城理念”下的景观空间是一种人性化的高品质景观空间,人们在景观空间中能够真正放松心情、体验慢生活的乐趣。打造“慢城理念”下的景观空间,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首先,居住社区营造的“慢”。这里的“慢”指居住空间的宜居性,通过营造景观环境舒适宜人、景观公共设施齐全、静观形势多样立体、能够增进邻里和谐交流的社区空间,来使人们放松身心,用心体会生活,让生活慢下来。

其次,公共空间构建的“慢”。为了提高生活品味,提高景观品质,在进行公共空间构建时,注重人性化空间的打造。通过增加非正式会面的场所,如咖啡厅、小酒馆等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日常接触和交流空间,这些都能够让生活不知不觉地放慢脚步。

因此,想要实现慢生活,除了营造舒适的生活空间,还需要让这些空间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休闲、游憩、交流等人文需求。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沟通,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良好互动。

2.从功能方面进行讲解

在“慢城理念”引领下。城市景观更加强调休闲功能的体现,休闲功能也上升为主要的城市景观功能。慢生活的体现除了齐全的生活功能以外,还必须将人居和休闲功能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城市“慢生活”功能圈。

在“慢城理念”下的城市景观功能构建教学中,还应当尽量避免向学生教授仓储和工业功能相关内容,因为这些功能会破坏原有的景观生态环境,如果向学生们教授这些内容会影响学生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判断。在教授景观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构建的内容时,要主要讲旅游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完全可以弥补慢城和现代城市在工业上的差距。例如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中国慢城高淳桠溪,其在规划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设置大量的工业办公功能区域,而是以休闲功能为主,发展了一些旅游度假项目,即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保证了居民的稳定收入。在这里,没有一家大型工业企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产业。这也是在不发展工业的前提下为什么还能创造出很好的经济效益。“慢”功能的构建在营造慢生活的同时还推送了慢城的经济、环境、文化等多方面发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慢”生活要素的景观表达类型

动态要素表达。如向学生们介绍运动休闲、农耕餐饮等。慢城中的生态农业和自然风貌为人民提供了许多运动休闲项目,如农作物采摘、骑行、登山等。另外,在结束了一天的体验后,把采摘来的绿色有机食物运用本地独有的烹饪手法进行烹饪,还可以享受到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山水景观、农业景观还有特色旅店餐馆,这些和人的活动一起,即人与景观的互动,形成了动态的“慢生活”景观。

静态要素表达。如阅读、休息、睡眠等,现代多数城市居民每天的工作和学习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尤其是学生,即使到了周末也得不到放松,要去参加各种学习班或者培训班。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变得枯燥。在“慢城理念”下,随处可以看到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学习和阅读,不同的是这种学习和阅读是在庭院或者小型广场上一种休闲和舒适的状态下进行的,营造了一种舒适的“慢”氛围。

二、功能要素——“慢出行”

“慢出行”功能构建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慢性空间系统。世界各地的慢城都具有独特的慢性空间,能够让置身其中的人们细致深入地体会城市的个性魅力。例如依托绿化和水系网络来构建慢性游览道路系统,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公共自行车租借点,并提供游览车等旅游交通工具,从而方便人们的游览出行。

(一)“慢出行”要素的景观表达要求

首先,慢行道路的安全性是慢行系统的前提,在快速机动交通和慢性交通二者之间应当相互协调,优先考虑非机动车和徒步行人的功能要求,通过快慢协调区分来保持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另外在道路材质的选择上,也要考虑慢行道路的特性,消除安全隐患。

其次,慢行道路连贯性,即道路空间的连续性。慢行系统的构建主要目标群体是非机动车和行人,道路的线性布局和使用人群的视线连续性都是构建过程中特别注意的。

最后,在“慢城理念”的道路系统构建过程中,要注重道路分布的均匀和公交换乘点的衔接。此外,还要实现自由便捷的“慢出行”,也要优化道路空间环境。因此,慢行道路空间除了保证安全性、连贯性、便捷性之外,还应当配置完善合理的慢性公共设施和优美的道路景观环境,让人们在“慢出行”的同时也能够得到休闲娱乐,能够舒适地体会慢性环境。

三、消费要素——“慢旅游”

近年来,“慢旅游”已经得到飞速发展,消费型景观要素已经成为慢城观光旅游业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高校经管课程建设中可将其作为教学重点。慢城主要是根据景观所具备的多元化和其自然性,将景观的多种功能集中到一起,例如生态功能和农业功能等。从多方面来了解居民和游客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和当地的风景特色、文化特色来筹划“慢旅游”这一项目,“慢旅游”已经成为慢城中主要消费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慢旅游”在高校经管课程教学中也是一项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

(一)让学生通过观光体验进行景观表达

大多数慢城都拥有优美的山水风景和高质量的环境,比如葱郁的植物、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甚至是可以随手采摘的新鲜水果,一种愉快的享受体验的过程。随着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压力,人民开始把更多的空余时间花在外出体验上。慢城主义的出现和推广使得慢城成为大多数人放松心情观光游览去处的首选。

观光体验型景观首先能够普及“慢旅游”的消费观念,达到推广和教育的目的,让观光游客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从而改变生活态度,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其次人们在融入这种体验型景观的同时,也参与“慢旅游”景观的营造。人们在采摘绿色瓜果蔬菜、参加民间娱乐活动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景观的一部分。

(二)使学生能够利用旅游度假的形式来对景观进行表达

旅游的实质是让游客放松身心,亲近大自然,开阔眼界,但是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步伐逐渐加快,旅游业失去其最初的意义,变成了快节奏的旅游。多数乘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车程上,在景点的观赏上属于走马观花,最终得不到放松还弄得身心疲惫。慢城中这种旅游度假型景观其实就是“慢城理念”中的“慢旅游”元素的体现。慢城主要是构建出将观赏、游玩、居住等作为重点的旅游项目,并且将这种旅游项目赋予趣味性,从而成功建立了“慢”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促进了慢城主义趋势下的旅游度假型景观的发展。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加上有趣的旅游项目,放慢了旅游的节奏,使游客在“慢旅游”的过程中真正地愉悦身心,品味生活。

“慢旅游”景观的特点是突出互动和自助,让游客处于游览中。互动式游客和旅游景观、旅游项目的交流和互相影响,旅游中的互动能够充分激发游客的兴趣,同时带给游客更多的旅游体验。自助就是自己动手完成的目标,在旅游中对游客动手能力的激发可以提升旅游效益。综上,“慢城理念”下的旅游度假型景观,旨在为游客提供可观赏、可游玩、宜居的旅游景观环境,从而为游客带来闲适放松的心情,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会到“慢城理念”下回归自然、回味生活的本质。

F592.7

A

猜你喜欢

要素景观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