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勒泰市红墩镇汉人社会的形成与变迁

2017-01-24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汉人场域移民

王 佩

(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阿勒泰市红墩镇汉人社会的形成与变迁

王 佩

(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通过对阿勒泰市红墩镇老户儿家这一汉人移民社会形成与之后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考察,认为移民群体在迁徙至迁入地时,面临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必然会引发文化适应;文化适应的具体策略受场域的制约,因场域的变化而变化。

阿勒泰红墩镇;老户儿家;汉人社会;场域

从移民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就是一部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的迁移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移民已经从“点到点”的传统性迁移转变为从“点到面”的发散性迁移。而在传统时代,民族国家疆界内部的人口常因国家的疆界固防、边疆用兵或者中心地带的天灾人祸等原因向边疆地区迁移。历史各时期,新疆作为王朝国家的边疆地区,此种人口迁移始终在进行。近代以来,尤其是清中、晚期以来,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规模性向边疆地区迁移,这些迁移有的是在清王朝疆域内进行,如向东北、西北、西南等地迁移;有些则跨越了国家边界,成为国际移民,如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向东南亚甚至更远地域的迁移。此时,汉人规模性迁入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塔城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个以汉人为主体的村落,并与蒙古人、哈萨克人、维吾尔人、回族人构成了时下的多民族地方社会格局。阿勒泰市红墩镇汉人的迁入以及汉人社会的形成与变迁,正是这一过程中的典型个案。回望红墩镇汉人从近百年前的外来者逐步变成如今“老户儿家”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新疆北部汉人入迁的种种情形,及其在不同时代因为场域的差异而发生的社会变迁。

一、相关研究回顾与研究区域概况

(一)相关研究回顾

每一波移民在迁入一个新环境时都会面临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价值观、政治经济制度等社会环境的冲击,对新环境的适应是必然的。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梅尔维尔·豪斯科威茨等人在1930年代将“文化适应”引入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国内关于文化适应的研究直到21世纪初才出现。罗康隆认为文化适应是 “一种文化在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时,或处于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益的需要,为了使该种文化获得更强的生存和稳态延续的能力,凭借该种文化所属成员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的提高,并通过实际运行以新陈代谢的方式淘汰、改造或新增某些文化要素,经过逐步地进行文化要素及其结构的重构和整合,形成一种更具生存能力和稳态延续能力的新型文化。”①罗康隆充分肯定了群体或个人在面对生存环境变化时的能动性。场域(field)“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正是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特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依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②布迪厄认为场域中的位置决定了行动者的策略,但是场域不是一成不变的,行动者在场域中的位置也会随之变化。行动者的策略受到场域中位置的制约,但行动者会通过权力资源优化自身在场域中的位置。老户儿家移民至红墩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作为场域中的行动者,在不同时期,他们应场域变化调整自身的适应策略,从而引发了社会变迁。

(二)研究区域概况

红墩镇位于阿勒泰市东南12公理,镇政府驻乌图布拉克村,辖乌图布拉克、阔克萨孜、博肯布拉克、玛依阔勒特克、萨亚铁热克等16个村。红墩镇辖区内分布有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塔塔尔族等民族。境内有阿勒泰—红墩公路与市区相连,交通便利。由于从克兰河引水渠灌溉,红墩宜农宜牧,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油菜、芸豆、蔬菜等,主要的畜产品有牛、羊。老户儿家集中分布在乌图布拉克、阔克萨孜、博肯布拉克、玛依阔勒特克、萨亚铁热克五个村子,占红墩镇总人口的41%,哈萨克人在红墩镇的每个村子几乎都有分布,占总人口的48%,其他民族人口占11%。

二、老户儿家的形成

“老户儿家”主要是指清末民初迁移至红墩的汉人群体的自称,为了与1950年代后迁移至红墩的汉人区别开来。《阿勒泰市志》中说:“民国6年(1917),开办纳户,每户给地120亩,……当年克木齐纳户120户,红墩纳户48户”;③我们考察查时也收集到了48户的信息,其中3户无名氏且已经绝户,“45户中,只有36户的祖籍地有明确记录,其中陕西9户、山西5户、甘肃20户,另有天津1户、四川1户”。④罗意认为老户儿家的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9世纪中叶陕西、山西农民起义失败后被发配至奇台的犯人,一部分是受起义影响和沿途跟随迁移的流民,还有一部分是民国时期迁入的移民和淘金客。老户儿家一开始被称作“户儿家”,1950年代以后,陆续从内地又迁移过来一批批的汉人,为了与新进入的汉人移民群体区别开来,“户儿家”前面才缀以“老”字。与新进入的汉人移民群体不同,老户儿家的生活习惯与哈萨克族、蒙古族比较接近,奶制品和肉在生活中占的比例较高,一般不吃猪肉,与哈族、蒙古族通婚,且老户儿家的老人多精通蒙语和哈语。老户儿家生计方式多为农牧兼营,种植粮食、蔬菜、饲料等作物的同时也畜养牛、羊。

三、文化与环境适应:老户儿家第一阶段的主要变迁

(一)生计方式变化

文化适应的实质应当是生存适应,即能否解决生存问题。⑤红墩地处克兰河上游,属于山间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草丰美,原来是少数民族的牧道,生计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红墩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再加上受到当地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老户儿家的日常饮食中逐渐加入大量的肉类和乳制品,为了满足对肉类和乳制品的需要开始养牛羊,逐渐形成了农牧兼营的生计格局。

(二)语言变化

从内地迁来的老户儿家先民多为不识字的农民,但是他们却以自己的智慧熟练地掌握了蒙语及哈语,与当地少数民族建立了有效沟通,为融入当地社会开通了便利的渠道。据老户儿家的杨家后人杨自治统计,1949年以后到1980年代老户儿家共出现了46位哈语翻译,在阿勒泰市各个政府机关任职,甚至有人在中央国家机关任哈语翻译。

(三)饮食结构变化

老户儿家刚迁入红墩时,当地的主要族群是蒙古人和哈萨克人,⑥受天气及在地主体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老户儿家的饮食结构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日常饮食中牛羊肉的摄入量增大,蔬菜的摄入量相对较少,一般不吃大肉,日常生活中他们连猪字都不直接称呼,而是以“哼哼”“啰啰”代替。他们也喝奶茶,吃包尔萨克及各类民族特色的糕点,老户儿家的妇女一般都会挤牛奶、捣酥油,包尔萨克及民族特色的各类点心也都会做,调整后的日常饮食结构更接近当地的主体民族。

(四)婚姻圈变化

刚进入红墩时,老户儿家在红墩是“少数民族”,整个阿勒泰汉人都不多,为了保证族内婚姻,老户儿家的婚姻多发生在彼此不同姓氏之间,这种闭合的婚姻圈使得老户儿家的不同姓氏之间几乎都存在亲戚关系,小范围内闭合的婚姻圈必然无法长久维持,所以娃娃亲、寡妇再嫁、过继、换亲等方式都被用以保证人口的再生产。但从老户儿家的第三代起,封闭的婚姻圈被打破,族际间婚姻开始广泛出现并且集中在老户儿家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人身上,老户儿家第三代和第四代人中与蒙古族通婚的有25例,与哈萨克族通婚的有5例;第从五代开始族际间通婚的现象急剧下降,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1960年代有将近2万汉人新移民进入了阿勒泰,为红墩老户儿家提供了大量的汉族婚姻资源;其次,老户儿家与哈萨克人之间存在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宗教边界,族际通婚的难度更大。⑦

四、当代以来的社会适应:老户儿家的二次变迁

老户儿家在迁入红墩时,面临不同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已经完成了在地化。但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老户儿家又展开新一轮的调适与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巨变,老户儿家的社会文化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主要体现在:①生计方式更加多元化。1978年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老户儿家除了经营农牧业外,还可以选择外出务工、经商、进入国家及企业事业单位等多种方式,群体和个人都得以与市场建立直接联系。②哈语能力迅速下降。1970年代后出生的老户儿家后代,会讲哈语的人数急剧下降,1980以后出生的老户儿家后代能讲哈语的人数更加稀少,现在老户儿家能讲哈语的也就剩下老一辈人了,而且他们的哈语使用频率也大不如前。③饮食结构更加包容。老户儿家在饮食上还是比较爱喝奶茶,喜欢吃牛羊肉,不吃猪肉,但是受现代化的影响,食品的种类得到极大的丰富,各种各样的食品都被呈上老户儿家的餐桌。④婚姻圈进一步扩大。1980年代以后,各地人员流动频繁,老户儿家儿女嫁娶的范围都已经不受地域限制,但是族际间的通婚依然少见。⑤随着新的汉族移民的进入,老户儿家开始愈加重视自己“老户儿家”的身份。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老户儿家于2009年在几个精英人士的召集下专门召开了老户儿家的聚会,所有在红墩的老户儿家几乎全部参与;②老户儿家的几家“大户人家”(人口比较多的姓氏)基本上都在近几年内编写了家族的族谱,其他人数较少的姓氏也有不少户开始着手家谱的编写事宜;③2012年老户儿家后人曹忠伟之妻李红秀在政府的帮助下还成立了“户儿家”民俗展馆来展示老户儿家的文化;④在与老户儿家的一些访谈中,他们有意无意会提到自身与新进入的汉人移民群体的区别,尤其强调自身不吃猪肉及其与当地少数民族和谐的民族关系。

五、老户儿家社会变迁的思考

文化适应是“与他文化的融合过程,是文化间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过程”,⑧但是老户儿家迁移至红墩第一次的文化适应中,在语言、饮食、婚姻、族际交往等方面做出的变化都是调适自身文化以适应当地的少数民族,当地的少数民族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老户儿家的影响,但是影响比较小;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老户儿家在语言、婚姻、族际交往方面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这一次的文化调适明显不用再“刻意迎合”当地的少数民族,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对社会现代化的适应与调试。不同时期老户儿家呈现出了不同的适应策略,是什么规制了老户儿家的社会变迁?

清代中晚期,整个阿勒泰地区驻牧的主要是蒙古人各部,从19世纪中期开始,大量哈萨克人东迁至今阿勒泰地区。1913年科(科布多)—阿(阿勒泰)战争期间,大量的蒙古人为躲避战乱外迁导致人员大减;1933年马黑英祸乱阿山时,部分蒙古人遭到屠杀,部分逃至了外蒙的科布多一带,哈萨克族发展成为人口最多的民族,民国33年(1944年)哈萨克人口已增至16912人,哈萨克人口占到了承化县(今阿勒泰市)总人口的68.53%,蒙古人只剩下1206人;1950年代至1960年代,内地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承化县陆续接收了将近两万人的支边人员。1964年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增至69781人,其中哈萨克族26806人,占总人口的38.4%;汉族36363人,占52.11%;蒙古族1103人,占比1.53%。⑨最早有关于汉人定居红墩的记录在1869年,没有明确的年份表明哈萨克人与汉人谁先进入的阿勒泰,但是哈萨克人与汉人进入的时候,蒙古族是最有地方影响力的群体;1933年以后,哈萨克族发展成为人口最多的民族,群体的地方影响力转移到了哈萨克族手中;一直到1949年,哈萨克族都是阿勒泰境内人口最多的民族;1960年代汉族成为最有地方影响力的群体。1980年代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汉族在阿勒泰的地方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同时期,老户儿家在场域中掌握的权力不同,位置在不同时期发生了改变,文化适应的策略自然也不相同。

六、结语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讲,移民的文化适应与变迁都是不可避免的。新移民与当地人构成的新“场域”中,新移民作为后来者,在场域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但他们不会被动地接受场域的制约,会通过力量的博弈来改变其在场域中的位置,进而改变甚至创造出新的场域。通过以上梳理和简析可以看到:如红墩老户儿家百年的社会变迁一样,移民群体在进入迁入地后,会根据不同的场域重塑自身的社会文化,此种重塑会坚持一些固有的文化特质,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根据当时各种力量的考量与场域的规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社会变迁。

注释:

①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2005(2):69-70。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

③马祥琛,恽之艾,主编.阿勒泰市志[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245。

④罗意,王佩.生成与重塑: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族群关系记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4):108。

⑤刘明.迁徙与适应: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民族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36。

⑥罗意,王佩.生成与重塑:阿勒泰市红“老户儿家”汉人族群关系记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4):109。

⑦罗意,王佩.生成与重塑: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族群关系记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4):109。

⑧李加莉,单波.跨文化传播学中文化适应研究的路径与问题[J].南京社会学,2012(9):80。

⑨以上资料收集整理自马祥琛,恽之艾,主编.阿勒泰市志[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84,457。

[1]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2005(2):69-70.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

[3]马祥琛,恽之艾.阿勒泰市志[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245.

[4]罗意,王佩.生成与重塑: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族群关系记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4):107-114.

[5]刘明.迁徙与适应: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民族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36.

[6]李加莉,单波.跨文化传播学中文化适应研究的路径与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2(9):80.

G05

A

王佩(1988-),女,汉族,河南省中牟县人,硕士,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社会研究。

猜你喜欢

汉人场域移民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内陆移民(外二首)
秦人称谓小议
Immigration移民
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