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实践开展现状及对策

2017-01-23沙红梅

价值工程 2016年35期
关键词:创业实践现状

沙红梅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检验标准是创业的成功,而创业实践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以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开展创业实践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并提出对策。

Abstract: The ultimate test standard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he succes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is the only way to success. Taking Yil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现状;对策

Key words: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practice;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166-03

0 引言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中国政府目前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针政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推动大学生改变就业方式、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1]。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伊职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较晚,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及实践方面与新疆其他院校相比有所差距,同时本校参训学员在自主创业实践过程中,创业目标的实现质量不是很理想。通过对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要求、目标的调查了解基础上,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活动,现对创业实践过程成效及存在问题给予探索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伊职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伊职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完成创新创业教学计划学时的同时,增加了创业实践环节。创业实践活动按照自愿参加、提供协助、给予指导、总结点评的思路进行。为期十天的创业实践活动对参与学员是一个真实、艰苦的考验,磨练了意志,体验了市场风险,演练了技能,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活动有以下几个要点:

1.1 “创业家强调行动而非分析”[2]。

创业家起源于法文字“Entreprendre”,其意为“从事(to undertake)”创新和发展的人,从概念上说,创业家一词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Say Jean Baptiste)于1803年提出并加以论证。萨伊认为:“创业家能够将资源从生产力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高、产出多的地方。进入21世纪,创业家是追求整合、重新配置资源机会的人,并且与是否拥有对资源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无关。[3]对于伊职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做好创业准备,去实现创业目标,体现学习的价值、人的价值。而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检验成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践,参与实践的学员属于较早的将创新创业中的营销、财务、团队组建等理论知识运用的创业者,他们把概念知识通过实践运用并内化,更好地发挥了学习成效。

1.2 体验创业团队的组建

在此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中要求每个实践小组组建团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创业团队的重要性团队成员3-5人,组建时从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互补,学会分工,并明确划分职责。通过创业实践,小组成员能团结协作,全力以赴的面对创业压力和竞争,发挥1加1大于2的能量,更重的是团队成员能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及必要性、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3 激发潜能,树立信心

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学员们为赢得利润挑战困难,打破自身原有的个性束缚,挖掘了潜能,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学会对商机的分析、把握机会、整合资源及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

1.4 感受市场风险,增加创业能力储备意识

创业实践小组通过实践活动,切实感受到创业的辛苦和市场的风险,也意识到个人在创业方面的能力短板,增强了主动学习创业相关知识、提高抵抗创业风险意识。

2 伊职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存在问题

2.1 创业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的结合程度不高

此次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学员是学校通过宣传、报名和筛选而来,但当进入实践环节后,自愿报名参加的学员仅占原人数的二分之一,有近一半的学员因缺乏实践的勇气和行动等原因放弃了本次实践。经调查,未参加学员一是认为毕业之后如果必须创业再去实践,二是认为个人创新创业技能掌握不足,参加创业实践很难成功,三是认为创业实践项目不适合实践环境等原因。从而可以看出,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高于实践意识,真正的开展有畏难心理。

2.2 创新创业项目选择范围较单一且传统

由于是初次将创新创业理论用于实践,学员们在自己经验少、人脉窄、资金紧缺、抗风险能力低的基础上都选择了投入资金较少、风险较小的服务类、贸易代售类项目。未参加创业实践学员在自己未来的创业项目选择上也偏向于服务类、贸易类企业,没有与自己所学专业结合,没有与互联网+结合,没有创新类项目,没有科技类项目,偏重于谋生性[4]的企业实践,专业性、创新性的体现度低。

2.3 创新创业实践时间安排与选择环境受限

据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创新创业学习有时间、名额之限。因此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与大学生的其他教学活动有互冲现象,少数学生有心参加创新创业培训但受其他教学任务影响并不能完全安心参加培训。同时,本校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从多种因素考虑出发,要求只能在校园内开展,无形就约束了学员对创业实践项目、销售模式的选择,创业实践的成效受影响。

2.4 创新创业实践启动资金受限

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并未独立设置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预留资金,活动的开展启动资金来源于学员个人的资金筹集和任课教师的投入,限制了学员最初开展经营活动的规模。积极的一面在由于资金来源于学员个人及教师,促使了学员100%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尽最大可能去赢利,实现资金价值的增长。

2.5 创新创业实践团队人员配置和个人优势发挥不足

由于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创业实践,每个队员都要发挥在创业团队的作用,才能较好促进实践项目的开展。但学员在此类方面显现出经验不足,对团队组建侧重个人关系,忽略组员的性格能力、人脉资源等因素,没有一个整体分析的意识,也没有把自己和团队的优势进行完全的匹配。

2.6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不完善

伊职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为最后一个学年,集中授课,教学时数为80学时,侧重对准备创业学生进行创业技巧和知识的培训。从时间从内容从教学方式看,学校的创业教育并没有融入到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之中,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单独的教育,整个创业教育独立于高校专业教育之中,并没有贯穿学生整个高等教育全程,忽视了对学生在创新创业思想意识方面的培养,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传播和普及。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3.1 加强创业教育与高校教育的融合度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纳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专业课程与学科知识都能够与创业意识结合起来,使高校的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成为创业教育的载体[3],认识到高校所进行的各类学科教育都与创业意识、行为的培养有密切联系,改变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学科教育在融合时的限时融合、片面融合、短期融合现象,而是应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同的时期、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意识及技能培养。一是根据高校学生在校不同时期开展不同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入学初期开展普识教育,使他们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学习中期开展专修教育,对于具备创业潜质,具有创业兴趣,拥有一定创业条件的学生,进行具有实践学时的专修教育。同时对有较成熟创业项目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项目孵化,推进创业项目的成熟,减少创业失败风险。二是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比重。高校创业指导师可辅导学生在不同时期,如企业顶岗实习、专业实践、创业培训、假期期间进行创业实践,鼓励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市场机遇、当地经济发展机会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因此需要高校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比例,做好相关实践教学工作的配套准备工作。三是确立创新创业实践评估、考核标准。建立由培训师、企业家、行业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立意、团队组成分工、资源组合、财务管理、项目收益等方面进行考核,来帮助大学生主动从考核项目来要求自己,提升个人的创业能力。

3.2 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保障

创新创业实践开展需要从资金、场地、设施、政策信息等方面给予保障。高校应拨用一定资金来扶持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一是用来建设创业实践基地,为创业学生提供场地和办公条件;二是可根据参与创业实践学员创业项目给予选拔并拨款,也可按参与学员人数给予拨款,保证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时有一定的启动资金;三是对大学生创业培训人员进行创业跟踪调查,按是否创业、创业是否成功、企业存活时间、企业发展状态给予建档评估及分析调查,来搭建伊职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亮点,适时调整,来提高教育成效。同时,邀请成功创业的学员以报告会、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宣传。资金的支持、创业基地的建立可以较好的改变大学生创业环境,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3.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为学之“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6]。因此教师必须有着丰富、渊博的知识,作为创新创业教师,只有具备较高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专业知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同样富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在充满风险的市场中获得成功的学生。但由于高校目前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度和开展状况来看,高校创业教师一是比较缺乏,二是经过培训后的教师并无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培养和引进并重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学校已有的师资力量,学校可以培养一支专门讲授创业课程的教师队伍,鼓励其定期进行学习和培训,来提高本校创业培训师的教学水准;二是引进社会中成功企业的经营主或具备先进创业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专业人士,在学生创业教学、实践活动中给予最真实的指导,以提高创新创业教学的实效。

3.4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

准备创业、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力是有差别的,有的学员具备较好的创业思路,有的学员具备较好的执行力,但缺乏对商机的鉴别力等情况。为此,可在校内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的创意大赛,仅需学员进行创业思路、商机的竞选;在此基础上,可继续进行创业实践大赛,用创业实际活动来历练想创业的学员。针对创业能力不同的学员开展不同内容的创业竞赛,能更好地挖掘适于大学生开展的创业项目,更好地培养他们在不同阶段的能力。

尽管伊职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配套措施欠缺,基础条件薄弱,但通过几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已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主动找寻存在问题,通过增加创业实践等环节努力提升本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在未来的创新创业教学教程中,仍需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乃至社会共同配合,不断营造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实践的氛围和环境,共同积极探索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和途径,促进大学生能真正实现创业目标,提高创业目标的质量,使大学生创业成为改变大学生就业方式、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伟,胡立洲.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6):98-99.

[2][美]斯图尔特·瑞德,等.卓有成效的创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3]智库·百科,《创业家》词条解释.

[4]陶溪.浅析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与出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6(6):46-48.

[5]陈少平.高校创业教育与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J].大学生就业,2015(14):39.

[6]张嘉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19):16-19.

猜你喜欢

创业实践现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