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7-01-22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

中国生态文明 2017年5期
关键词:银山绿水青山共生

□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 陈宗兴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 陈宗兴

金秋十月,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举行。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感报告大气磅礴,思想深邃,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是一个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中央领导集体,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一重要论述,使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进入全新境界。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义,也是美丽中国的本质内涵。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十四条治国方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报告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部分深刻阐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并发出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伟大号召。

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践。

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一理念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生动形象、意境深远,体现了发展观、生态观、价值观、政绩观的转变和提升,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是引领我国绿色发展的理论精髓。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调共生的新路径,提升了我们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美丽山川、肥沃土地、生物多样性是发展的空间、优势和潜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的关键环节,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则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础和依据。利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评价和责任落实,可以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城镇化率已接近60%。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在朝着全面小康生活迈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就包括不断增强人民享受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产品成为重要的民生产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民生,发展生态就是改善民生。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还要使人民享受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具有紧密关系。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块短板。“不平衡,不充分”深刻指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准确点中了生态环境方面的社会痛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逐步解决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增长点。

三、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途径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以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为支撑,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绿色福利和生态福祉。一方面通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减少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传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比重。一方面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企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特别要强调的是,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立足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所处功能区的分类和功能,科学制定分地区的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对于城市化地区应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和服务业;对于农产品主产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应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要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的执行过程中,充分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念、措施和行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区域的差异化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整体进步。

四、全面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群众在干净、安全、舒适的生态环境中开展生产与生活;另一方面,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把先进产业支撑、特色文化内涵和生态旅游功能结合起来,发展“美丽经济”。要改变传统要素投入结构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的现象,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产品品种多样、服务品质提升为导向,增加清洁空气、洁净饮水等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质量的有效供给。同时使绿色消费向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商品和服务拓展。从根本上说,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战略指导思想,持续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加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持续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最好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描绘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我们身处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发出的号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贡献。

猜你喜欢

银山绿水青山共生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