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和体会

2017-01-20胡玉平姜森林李培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精神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胡玉平 姜森林 李培军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和体会

胡玉平 姜森林 李培军

目的 分析开展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总结工作体会。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发挥的作用,本次研究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120例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精神疾病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施行普通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行风险管理;入院期间,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以便在患者出院之后对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于实验组,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风险管理的施行,能够有效提高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性,促进护患人员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

精神科;风险管理;安全性

在精神科患者的护理中推行风险管理,能够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以此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让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1]。 精神科患者具有其特殊性,患者在发病期间,其行为能力失控,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对行为能力进行控制,发怒、攻击他人、自残、自杀等危险行为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应用十分重要,如果护理人员能够制定并推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将这些危险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能够有效降低这些风险因素给患者或者是他人带来的伤害,提高精神疾病患者本人和周围人群的安全性[2]。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风险管理措施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具体应用,落脚点在于提高精神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积累工作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6月- 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精神疾病患者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120例精神疾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10例,躁狂症30例,偏执型80例。为了确保分组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本次研究分析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每组均为60例患者。实验组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43.25±5.26)岁,平均病程为(3.21±1.75)年。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43.28±5.45)岁,平均病程为(3.54±1.37)年。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作为对照试验的两组对象进行操作和观察。所有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

1.2 排除条件

(1)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排除肝、肾功能损伤严重的患者;(3)排除不能全程配合对照试验的患者;(4)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3-5]。

1.3 方法

120例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关检查,并完整办理住院相关手续,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分派病房。对照组的60例患者施行普通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融合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

1.3.1 人员教育 精神科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施行的主要人员,风险管理措施的施行者也是她们。在人员的准备工作方面,应该集中进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和工作培训,无论护理人员以前是否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和教育,都应该参加此次集中培训。通过案例教学、事故分析的教育方法,开展针对性学习[6-7]。同时,培训过程中应该向护理人员发放医疗事故处理方法、日常护理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的纸质材料,以便护理人员能够在工作空闲之余学习和背诵。组织医疗纠纷预防、护理风险分析的教育讲座,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8]。

1.3.2 风险监管 对于风险监管,本文建议施行三级护理管理制度,让护理人员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抽查,随时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通过增加查房次数,改善交接班方式等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9-10]。

1.3.3 风险预防 面对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在患者住院之后,应该以患者的病史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护理评估。如果发现患者的暴力倾向严重、有自残倾向、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该加强看管[11]。不同班次的护理人员在交接班的过程中,应该对临床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沟通。如果发现患者情绪不稳定,应该加派人员,增加查房次数,缩短查房间隔,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

1.3.4 环境干预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精神科病房区的环境护理,改善环境质量和病房布置,房间内不能有尖锐物体,以防止患者自残、自杀或者是伤害他人。值得说明的,精神科病房区的地面应该保持整洁和干燥,以防止患者跌伤摔倒[12]。

1.3.5 安全教育 精神科疾病患者的安全护理,除了依靠护理人员的努力,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动员工作。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的病情及时通报给家属,让患者家属配合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叮嘱患者家属在陪护患者中,及时将危险物品拿走,发现患者情况异常时,要及时报告给医护人员,以便采取应对策略[13-14]。

1.3.6 人力管理 护理管理人员应该合理排班,注重同组护理人员的年资搭配,使护理人员能够有足够的休息和修整时间,以便能够精力充沛的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在日常护理中,应该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以医生的诊断记录为基础。护理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对不足之处给予改进,对优秀人员给予嘉奖[15]。

1.4 效果评价

由精神科护士长和经验丰富的护师组成质量监控小组,对两组的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护理质量包括晚间查房质量、护理文书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三个层面的内容,规定满分为100分[16]。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自然数(n)和百分比(%),采用χ2检验。当P<0.05,视为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实验组中,护理文书质量评分(90.25±7.25)分,对照组中,护理文书质量评分(78.36±4.27)分,t=10.946,P=0.000;实验组晚间查房质量评分(91.02±2.32)分,对照组晚间查房质量评分(80.36±2.36)分,t=24.951,P=0.00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质量评分(93.34±1.35)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质量评分(83.24±2.46)分,t=27.880,P=0.000;实验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事件

实验组中,自残行为2例,伤人毁物2例,逃跑1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中,自残行为7例,伤人毁物5例,逃跑4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6.67%,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984,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相比于其他科室的住院患者,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特殊性不容忽视。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意识无法对自身行为进行控制,常常会出现走失、自残甚至是自杀等危险行为,这给患者的日常护理带来难度。除此之外,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辨识能力差,很容易误服其他药物造成药物中毒。鉴于此种情况,精神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将患者的安全摆在首位。通过相关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减少患者走失、自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于实验组,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精神科日常护理的重要环节,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1] 姚宁,田素英,张蕊.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44-45.

[2] 郭蓓,段波,郑育红.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397-398.

[3] 彭欣.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80-81.

[4] 翟丽娜,高蕾,李莹.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及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33-234.

[5] 魏明琼. 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23-24.

[6] 张丽华.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264.

[7] 梁影.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67-68.

[8] 程俊,张瑜,李彦,等.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4):80-81.

[9] 雷丹.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625,2628.

[10] 后凤茹,冀秀英.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3):249.

[11] 刘振荣. 护理风险评估技术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256.

[12] 雷晓霞,陈劲团. 风险管理对提高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的作用和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95-396.

[13] 王雪玲. 精神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120-121,138.

[14] 何翠雁,张翠雁,劳翠琴. 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321-322.

[15] 许瑞岗.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探析[J]. 现代养生,2015(4):288.

[16] 杨玉英,张素超,南振红. 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提高护理安全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88-89.

The Role and Experience of Risk Management on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Psychiatric Nursing

HU Yuping JIANG Senlin LI Peijun Psychiatry Department,Three Gorges Central Hospital Pinghu Branch, Chongqing 4041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on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psychiatric nursing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Methods In order to better highlight the role of risk management in psychiatric nursing, 120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12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reatment received general nursing;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is, wa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the nursing documents were written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 different car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nursing care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psychiatric; risk management; safety

R473.74

A

1674-9316(2017)02-019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2.125

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精神科,重庆 404100

李培军,E-mail:3323956008@qq.com

猜你喜欢

精神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以需求+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