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7-01-20王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胆汁循证原发性

王云

循证护理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王云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 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瘙痒好转时间为(19.34±4.02)d,水肿消失时间为(13.42±2.98)d,腹水消失时间为(21.84±3.43)d,观察组术后恢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

循证护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术后康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因长期肝内胆汁滞留而引起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人群中90%为女性患者,年龄以40~60岁为主[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初期表现为间歇性瘙痒,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黄疸、腹部疼痛、水肿等[2]。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最为有效,但术后的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3]。故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以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手术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 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男5例,女29例;年龄39~68岁,平均(51.43±3.86)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2.84±1.12)年。对照组患者:男4例,女30例;年龄38~67岁,平均(51.25±3.91)岁;病程9个月~6年,平均(2.78±1.3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及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并协助处理。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1)首先成立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选取优秀骨干人员组成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2)其次确定循征问题,护理人员结合文献资料、自身经验及患者状况等多方面,了解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及发生原因。(3)最后选取关键词输入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查找相关文献,制定相适应护理方案,展开护理工作。护理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人员应陪同临床医师掌握患者的临床情况,了解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史,并将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予以标记,术后对其进行重点关注。②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程序,术后进行隔离并控制探访人数,定期对病房通风、消毒。③密切观察创口渗液情况;清理患者口鼻腔分泌物,对于无法将痰液排出的患者必要时可进行吸痰。④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以减少皮肤感染;控制患者饮食,并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发生脂肪泻。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康复进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瘙痒好转时间为(19.34±4.02)d,水肿消失时间为(13.42±2.98)d,腹水消失时间为(21.84±3.43)d;对照组瘙痒好转时间为(27.68±5.75)d,水肿消失时间为(19.38±3.12)d,腹水消失时间为(28.56±4.65)d。观察组术后恢复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具有渐近性特点,一旦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临床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常采用肝移植术治疗[4-5]。但因受疾病、手术创伤、心理状态等众多因素影响,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术后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尽可能的减少不良预后状况的发生[6-7]。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作为主导,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将科研结果与自身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护理质量[8]。与常规护理相比,循征护理更具科学性,且能增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恢复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术后的恢复,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

[1] 齐国海,张凤兰,冯巧荣,等.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医药,2013,35(7):1055-1056.

[2] 赵素贤,张玉果,周光德,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早晚期临床病理学对比研究[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6):412-416.

[3] 刘方,张赣生,肖立,等. 以腹水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J].肝脏,2013,18(6):431-432.

[4] 陶艳菊,黄碧红,袁立,等. 胆红素吸附术在重症肝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 上海护理,2014,14(4):36-39.

[5] 李景南. 关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0):61-62.

[6] 郝建宏,郝海燕,胡忆玲. 9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征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3):352-353.

[7] 徐小元.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J]. 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3):2609-2610.

[8] 梁艳,杨再兴,仲人前,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预后与治疗监测[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2):82-84.

[9] 杨晶,张春燕. 4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19):49-50.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WANG Yun Nursing Department, The Third Affliated Hospital of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Nanyang He’nan 473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 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July 2016, 68 PBC patients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4 cases in each. Control group took basic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took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ruritus improvement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19.34±4.02) d, edema disappearance time was (13.42±2.98) d, ascites disappearance time was (21.84±3.43) d,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acilitates to accelera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BC patients.

evidence-based nursing;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R473

A

1674-9316(2017)02-018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2.116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护理部,河南 南阳 473000

猜你喜欢

胆汁循证原发性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