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2017-01-20栾文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核磁胆管B超

栾文勃

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栾文勃

目的 对肝外胆管结石使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对该组患者分别采用腹部CT、B 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三种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比B超检出率要高,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比腹部CT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磁胰胆管成像的诊断结果比腹部CT和B超的检出率要高。

核磁胰胆管成像;腹部CT;B超

肝外胆管结石临床中较为多见,以肝总管内结石为主[1-2]。患者症状为胆道阻塞、胆汁排泄不通、胆管内部压力增大以及胆汁出现细菌感染等,还会有发热、胆绞痛等症状[3-4]。传统的诊断方式可能无法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需要探寻新的诊断方式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提供诊断,此次就我院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使用腹部CT、B超、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对其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对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共有男性病例43例,女性病例37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平均(57.6±7.2)岁。对这些患者分别使用了三种检测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本次试验中所需要的检测仪器均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ensation4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多功能超声诊断仪、螺旋扫描仪[5]。首先,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腹部CT检查,进行常规的扫描和增强扫描检测[6];其次,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B超检测;最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测,对比患者的胰胆管成像[7]。对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三种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对比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成像检查结果[8],将其作为比较的标准结果,然后确定本次试验中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三种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查,B超的阳性检出例数为31例,阳性检出率为38.75%;腹部CT的阳性检出例数为43例,阳性检出率为53.75%;核磁胰胆管成像的阳性检出例数为68例,阳性检出率为85.00%。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高于B超的检出率,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比腹部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各种不良习惯使肝外胆管结石患病率增高,发生部位主要是肝总管内,以肝总管结石为主。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胆道阻塞、胆汁排泄不通、胆管内部压力增大以及胆汁出现细菌感染等,还会有发热和疼痛。因为该疾病在患病的初期并不明显,所以人们并没有太过重视,因此该疾病尽管比较普遍,但是并不是十分容易在初期就发现的疾病。人体在身体受到了各种刺激之后,如冷热等,以及身体的不适感出现后,才会有所警觉。假如耽误治疗可能会演变成癌症,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中需要对患者提供良好的保护,初期发现之后需要尽早接受诊断,避免病情的恶化,及时的控制和治疗[9]。

肝外胆管结石临床中使用的常规诊断方式是B超和CT检查,各有优缺点,根据研究表明,如果患者的结石小于8 mm,腹部CT以及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比B超高,使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可以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能够提升肝外胆结石患者的检测有效率和可靠性,而且,使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的身体危害性比较小,为其治疗提供帮助。

此次研究中,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比B超检出率要高,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比腹部CT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很多医院对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引起了重视,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患者以及市场的肯定,医患的接受度均非常高。所以,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可以作为肝外胆结石患者的常规检查方式。使用B超进行检查的经济性比较高,该检查方式在初步检测中能够获得较高的性价比,因此可以作为医院的初步常规检查方式。

[1] 荣贵宾. 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5):86,88.

[2] 张钦昌. 胆管癌患者的螺旋CT强化特征与病理学对照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140.

[3] 陈超坤,秦卫和,曹俐. 腹部B超、16排CT和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总管结石的对比(附157例分析)[J]. 医学信息,2010,23(7):2406-2407.

[4] 张晓兰,张娜,张瑜,等. 三种无创影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诊断准确性的再评价[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S1):31-32.

[5] 赵露芳. 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1096-1098.

[6]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第21卷主题索引[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12):913-936.

[7] 孟令辉. 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26-227.

[8] 杨树东. 腹部CT及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探讨[J]. 河北医学,2014,20(9):1522-1524.

[9] 索洪祥. 肝外胆结石诊断中应用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价值对比[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59-60.

Application of Abdominal CT, B Ultrason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LUAN Wenbo MRI Room, Daqing Fourth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163712,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CT, B ultrason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CT, B ultrasoun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respectively. The diagnosis effect of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 ultrasou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bdominal CT,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of pancreatic duct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abdominal CT and B ultrason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bdominal CT; B ultrasonography

R445.2

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7)02-013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2.083

大庆市第四医院磁共振室,黑龙江 大庆 163712

猜你喜欢

核磁胆管B超
上海某三甲医院CT、核磁大型影像设备的管理、配置和使用分析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老人摔倒为何需要拍核磁?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