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DCT低剂量扫描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01-20李伟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鼻骨鼻部外伤

李伟周

MDCT低剂量扫描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伟周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低剂量扫描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鼻区骨折的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数据,观察鼻区骨折的显示情况,并统计骨折的分型。结果本组全部受检者额骨鼻突、鼻骨双侧块、泪骨及上颌骨额突均清晰显示,其中单纯鼻骨骨折89例,伴上颌骨额突骨折14例,鼻区多骨骨折、骨缝分离共23例。结论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满足鼻区骨折的诊断要求,同时降低鼻区外伤患者的检查辐射剂量。

低剂量;多排螺旋CT;计算机体层摄影;鼻区骨折

鼻区骨折是头面部损伤中最常见的骨折,鼻区诸骨细小、解剖关系较为复杂,提高鼻区骨折诊断的准确率能指导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并且常涉及伤残鉴定。以往鼻区骨折主要依靠X线鼻骨侧位摄片,不易显示泪骨及上颌骨额突的骨折,常导致漏诊,而多排螺旋CT检查采用容积扫描,使得图像数据具有良好的各向同性,图像分辨率高,有利于进行图像后处理,更易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程度,在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1-2]。常规鼻骨CT扫描使用高毫安秒扫描方案,其辐射剂量明显高于X线摄片,而MDCT低剂量扫描的X线总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使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也大为降低,同时其图像完全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7月—2016年6月因鼻部外伤在我院行鼻部MDCT低剂量扫描的患者126例,其中男97例,女29例,年龄26~71岁,平均(48.5±3.7)岁。其中殴打伤63例,交通事故伤36例,其它撞击伤27例。

1.2 检查方法

本组全部受检者均采用GE LightSpeed16 MDCT进行低剂量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50 mAs,层厚5 mm,螺距0.985 mm/转。扫描时要求患者不能进行吞咽动作。

1.3 图像分析

扫描完成后,将图像数据拆薄成层厚0.625 mm传输至GE A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由二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生进行分析,观察鼻区骨折的显示情况,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协商评定,最后对鼻区骨折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通过与常规剂量CT图像对比,MDCT鼻区诸骨解剖结构显示无明显差异,断鼻区骨折124例,其中线形骨折52例,粉碎性骨折37例,上颌骨额突骨折14例,鼻颌、鼻额缝分离8例,复合型骨折15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CT扫描在临床得到普及,因而CT检查的人群进一步增加,CT检查的辐射剂量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CT扫描中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与mAs成正比,因此在不明显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扫描mAs能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CT由于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薄层扫描和图像重建的优点,不仅可清晰显示鼻骨及鼻骨区的解剖结构,而且还可清晰显示鼻骨骨折的程度、范围和类型[3]。此外,由于鼻骨薄且具有天然的高对比结构,适合低剂量CT扫描。本组研究资料表明,采用50 mAs(低剂量)扫描对鼻部外伤的诊断质量无明显影响,完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而患者的辐射剂量仅为常规扫描剂量的1/5。在鼻部外伤的CT扫描中,射线不可避免的要经过眼球,由于眼球内的晶状体及角膜对射线敏感,尤其是晶状体相当敏感,较大剂量会对晶状体、角膜造成辐射影响,一般认为0.2~2.0 Gy的辐射剂量可致角膜混浊,大于5 Gy可引起白内障[4-5]。虽然常规剂量鼻部外伤CT扫描对眼球的辐射剂量远低于此水平,但多次检查产生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鼻部外伤50 mAs低剂量CT扫描眼球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与其相当,有利于眼球内晶状体、角膜的保护。

在临床工作中,因鼻外伤需手术治疗、法律司法诉讼或伤残鉴定的需要进行重复检查的情况较为常见。鼻区骨折在MDCT结合三维重建上表现直观、准确,不仅能明确有无骨折、骨折部位、类型,还能明确是否伴发上颌骨额突骨折、泪骨骨折、鼻中隔骨折、鼻骨缝分离脱位等情况,并且能准确评估手术整复情况,是目前诊断鼻区骨折的好方法[6-7]。低剂量CT扫描在不影响图像质量前提下可减少辐射损害,可以作为鼻部外伤CT扫描的常规方法。

总之,MDCT低剂量扫描对高度怀疑鼻区骨折患者检查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且能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降低对眼球内晶状体、角膜的辐射损害。MDCT低剂量扫描能明确鼻区是否骨折及骨折部位、类型等情况,完全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为临床治疗和法医学鉴定提供直观影像学依据。因此MDCT低剂量扫描可作为鼻部外伤的常规检查方法。同时,MDCT低剂量扫描的X线总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8],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大为降低,符合国际放射线防护委员会(ICRP)对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应用价值较高。

[1] 张喜旺,宣玉明,陈琦,等. 64排螺旋CT不同重建图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6(6):484-486.

[2] 常虹. 颌面部整形修复中CT三维重建测量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44-45.

[3] 严亮. 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3):175.

[4] 张新华,李磊,李栋. 64排螺旋CT对鼻区骨折的诊断及分型探讨[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3):229-230.

[5] 顾生荣. MDCT在颌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医药前沿,2013,3(23):8-9.

[6] 张恩欣,吴静,李忠国.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85-86,90.

[7] 侯开渝,周琨,李振光,等. 鼻背软组织CT表现对鼻骨隐匿骨折诊断的临床意义[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8):1387-1390.

[8] 罗显,方卓,姜颕超,等. 影像学检查对鼻骨区骨折的诊断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4):664-666.

Application Value of Low-dose MDCT Scan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Nasal Fracture

LI Weizhou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Zh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ulti-det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 in the diagnosis of nasal fracture. Methods 126 slice spiral CT low dose scanning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nasal fracture was observed. Results This group of all subjects’nasal protrusion, bilateral nasal bone block, lacrimal bone and frontal process of maxilla were clearly revealed, including simple nasal bone fracture in 89 cases, with the frontal process of the maxilla fracture in 14 cases, nasal bone fracture, bone fracture zone of separation in 23 cases. Conclusion Low-dose MDCT scanning can meet the diagnostic requirements of nasal fracture, while reducing the radiation dose of patients with nasal trauma.

low dose; MDCT; computer tomography; nasal fracture

R816.8

A

1674-9316(2017)02-012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2.081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福建 漳州 363000

猜你喜欢

鼻骨鼻部外伤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孕期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鼻骨缺失和鼻骨短小的分析观察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中孕期胎儿鼻骨缺失与发育不良在筛查染色体异常的应用价值
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鼻骨缺失与鼻骨短小的差异
常挖鼻孔招来感染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