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藿朴夏苓汤析疑

2017-01-16刘飞祥樊巧玲林子璇滕占理童伟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方剂学通草治疗法

刘飞祥,樊巧玲,林子璇,滕占理,童伟伟,李 星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方药研究】

藿朴夏苓汤析疑

刘飞祥,樊巧玲△,林子璇,滕占理,童伟伟,李 星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藿朴夏苓汤是清代医家创制治疗湿温病的著名方剂,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后世多种医学文献所载其来源、正异名、组成、用量、用法等内容存在许多分歧、疑义之处。笔者通过对现存文献资料的系统查阅,就藿朴夏苓汤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考证,认为该方药组成首见于《医原》,至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始冠以方名并拟定其药量,明示其立法,且待何廉臣编纂《湿温时疫治疗法》时又补充了该方用法(以通草煎汤代水)及加减法。《重订广温热论》收载该方时,药物组成略作变化,亦称之为藿朴夏苓汤,是否宜作二方论之尚待研讨。而藿朴胃苓汤乃何廉臣之师樊开周所创,亦见于《重订广温热论》与《湿温时疫治疗法》,非藿朴夏苓汤之异名,二者实为两首性质完全不同的方剂。本方方源宜表述为“方出《医原》,名见《湿温时疫治疗法》”。

藿朴夏苓汤;疑点;考证

藿朴夏苓汤由藿香二钱、半夏钱半、赤苓三钱、杏仁三钱、生苡仁四钱、白蔻仁一钱、通草一钱、猪苓三钱、淡豆豉三钱、泽泻钱半、厚朴一钱组成,主治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证,症见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1]。然而笔者在学习医学文献过程中,发现多种医学典籍中有关该方的来源、正异名、组成、用量、用法等方面内容记载存在较多模糊不清或分歧疑义之处,为使后学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就相关问题分析考证如下。

1 解方源之疑

有关藿朴夏苓汤的来源,各类方剂学教材及专著所载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4种表述。

一是源自《医原》,持此说者有江苏新医学院主编的《中医方剂学》[2]等;二是源自《感证辑要》,持此说者有江克明主编的《简明方剂辞典》[3-4]等;三是《感证辑要》引自《医原》,持此说者有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5]等;四是源自《湿温时疫治疗法》,持此说者有李冀主编的《方剂学》[6]等。

考《医原》为清5石蒂南所著,成书于1861年。原书“湿气论”云:“湿之化气……氤氲浊腻……面色混浊如油腻,口气浊腻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腻,膜原邪重则舌苔满布,浓如积粉,板贴不松,脉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神多沉困嗜睡……治法总以轻开肺气为主……宜用体轻而味辛淡者治之,辛如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淡如苡仁、通草、茯苓、猪苓、泽泻之类。”并附加减之法“兼风者……兼寒者……前法酌加苏梗、桔梗、豆豉、葱白、生姜之类;邪在经络……酌加桂枝、水炒防己、秦艽。”虽然上述所载诸药既无方名又未示剂量、用法,但却是现存古典医籍中有关藿朴夏苓汤组成药物、适应证候、加减应用的最早记载,因此藿朴夏苓汤源于《医原》之说确有所据。

《感证辑要》由清末民初医家严鸿志所撰,刊行于1920年。该书卷四“和解之剂”所收录的藿朴夏苓汤由“杜藿香、真川朴、姜半夏、赤苓、光杏仁、白蔻仁、生苡仁、猪苓、淡香豉、建泽泻”组成。方下未注明本方来源出处,然考原序及内容,此书乃严氏将散见于金元及清代医家(如何廉臣)著作中有关外感病的辨证论治内容精要加以纂辑而成。其所载的藿朴夏苓汤在方名、药物组成及用量上与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所载的藿朴夏苓汤完全相同,但在成书时间上晚于后者。

《重订广温热论》编撰于1911年,作者亦为何廉臣,原书《广温疫论》,为清5戴天章于1675年所著,乃治疗温热病的专书,后经陆九芝删订改名为《广温热论》。何廉臣又在该书基础上博引前人著作,将原书“缺者补之、讹者删之”重为订正。考《广温热论》所载诸方,未见藿朴夏苓汤的相关记载。而《重订广温热论》卷二“温热验方”中则载有藿朴夏苓汤,并明确指出此方“见石蒂南先生医原”。

《湿温时疫治疗法》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由何廉臣、陈樾乔主稿,绍兴医学会组织会员编写而成,收录在曹炳章先生的《中国医学大成》(1936年)之中。《湿温时疫治疗法》在卷上与卷下两处均载藿朴夏苓汤及其药物组成和功效主治等,并在方下明示其出自于石蒂南先生《医原》。可见就藿朴夏苓汤方名而论,《重订广温热论》的记载较《湿温时疫治疗法》略早。

2 正方名之疑

关于本方方名,据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藿朴夏苓汤条目乃“《感证辑要》引《医原》,即方出《医原》卷下,名见《湿温时疫治疗法》‘藿朴胃苓汤’”[5],意即藿朴夏苓汤乃藿朴胃苓汤之异名;倪诚主编的《新编方剂学》亦持此见[7]。

考藿朴胃苓汤,本方与藿朴夏苓汤同见于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及《湿温时疫治疗法》,该方由杜藿梗、真川朴、杜苍术、炒广皮、炙甘草、生晒术、浙茯苓、猪苓、建泽泻、官桂组成,具有辛淡泄湿、芳香化浊的作用,用于治疗湿霍乱。藿朴胃苓汤方下云“引樊开周先生经验方”,则明确指出本方出处。而藿朴夏苓汤由石蒂南所创,其在方源、组成、主治等方面与藿朴胃苓汤有着本质的区别。

又考《中医方剂大辞典》藿朴胃苓汤条目共有两处,其一所载即为樊氏之方,而其二条目所载之藿朴胃苓汤,笔者通过比对认为,其内容实为《医原》《湿温时疫治疗法》所载之藿朴夏苓汤,但被《方剂大辞典》误认为藿朴夏苓汤乃藿朴胃苓汤之异名,二者实为2首性质完全不同的方剂。

3 探组方剂量之疑

关于本方的药物组成,《医原》《湿温时疫治疗法》均载有通草而无淡香豉,而《重订广温热论》《感证辑要》则载本方有淡香豉而无通草。关于本方剂量,《医原》没有明确药物剂量,《湿温时疫治疗法》则制定了方中药物剂量的大致范围,《重订广温热论》《感证辑要》则完全明确了每味药物的使用剂量。

考《湿温时疫治疗法》载藿朴夏苓汤的药物组成为“杜藿香、真川朴、姜半夏、光杏仁、白蔻仁、生米仁、带皮苓、猪苓、建泽泻、丝通草”,与《医原》相同,而《重订广温热论》《感证辑要》则较其增加了淡香豉减去了通草。揣拟方者之意,可能是淡豆豉辛散性寒入肺经,偏于从内向外宣透郁热、疏散湿温之邪;通草味甘淡,性微寒,清湿利水,侧重于导邪从下焦而出治疗湿温之病。

《湿温时疫治疗法》和《重订广温热论》《感证辑要》均在《医原》的基础上增加了药物用量,但前者所载剂量为约数,如“杜藿香用钱半至二钱、真川朴用八分至一钱”,后二者则为定数,如“杜藿香用二钱、真川朴用一钱”。拟定药量确切剂量有助于医家方便使用本方,但仅给出药物剂量的大致范围,也有益于医家依临床病情的深重轻浅来灵活裁决药物剂量。

4 解治法之疑

关于本方所属治法古今认识并未一致,《重订广温热论》《湿温时疫治疗法》《感证辑要》将其归于表里双解之剂。周凤梧主编的《周凤梧方剂学》[8]等现代各种教材及典籍多将其划分在祛湿剂之中。

石蒂南认为此方以轻开肺气为主,药物使用以体轻而味辛淡者治之;《重订广温热论》因其芳香辟秽、辛淡化湿的作用,首次将其定为发汗之初剂及表里双解之剂;《湿温时疫治疗法》认为其能疏中解表、芳淡渗利,因而将此方归为表里双解之剂;《感证辑要》认为本方能解表化湿,故将其收录在和解之剂中。现《方剂学》各种教材及典籍多将本方收录于祛湿剂中三仁汤的附方之下。藿朴夏苓汤方中主以藿香、杏仁、蔻仁等药味辛而宣肺达表于上,辅以通草、茯苓、猪苓、泽泻味淡而渗利湿热于下,乃表里双解之意,属八法中之和法,并非属于单纯的发汗或祛湿之剂。

5 辨用法加减之疑

至于本方用法,《医原》《重订广温热论》《感证辑要》及陈德兴主编的《方剂学》[9]等各种教材及典籍并无特殊要求,而《湿温时疫治疗法》则在使用方法上要求以通草煎汤代水。关于加减法则载录不一,《医原》《湿温时疫治疗法》则有根据兼风、兼寒、热多等不同情况对原方进行化裁,《重订广温热论》《感证辑要》及王付主编的《方剂学》[10]等各种教材及典籍并无加减之法。

《医原》对本方的用法无特殊要求,但《医原》根据兼风、兼寒、邪在经络及兼暑的病情变化则附有加减之法。《重订广温热论》既无煎煮用法要求,亦无特别加减之法。《湿温时疫治疗法》则在药物煎煮上以通草煎汤代水,在所附兼风、兼寒、邪在经络的加减法上与《医原》一致,但在兼暑的用药上则有所差别,即《医原》是“……兼暑者……去蔻仁,酌加扁豆花、鲜荷叶清香辟秽,连翘、山栀、滑石微苦淡渗,以解暑湿热之结”。而《湿温时疫治疗法》是“……兼暑者……去蔻仁、半夏、厚朴,酌加青蒿脑、鲜荷叶清香辟秽,连翘、山栀、滑石微苦淡渗,以解暑湿热之结。”考咸丰辛酉年留耕书屋藏本《医原》原文,可能是何廉臣在引用其加减内容时有所变通。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扰神伤津耗气,因而去苦燥辛温耗气之蔻、夏、朴,又青蒿脑苦辛而寒,其解暑截虐之功较扁豆花更好,故而易之。

[1]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30.

[2] 江苏新医学院.中医方剂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250.

[3] 江克明,包明蕙.简明方剂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45.

[4] 江克明,包明蕙.简明方剂辞典[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05.

[5] 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46.

[6] 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40.

[7] 倪诚.新编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2.

[8] 周凤梧.周凤梧方剂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25.

[9] 陈德兴.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03-304.

[10] 王付.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52-253.

R289.1

A

1006-3250(2017)10-1465-02

樊巧玲(1957-),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药复方的药效机制及配伍规律研究,E-mail:NJFANQL@163.com。

2017-04-17

猜你喜欢

方剂学通草治疗法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中医外治功能带的建设思索与实践
猜谜游戏谜底
通草画:穗版《清明上河图》
“海丝非遗”通草画的传承教育
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的影响
论民国时期中医方剂学教材的成绩及问题
宠物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