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完素妇科学术思想初探

2017-01-16杜惠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四物汤妇科

李 丽,杜惠兰

(1. 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 050017; 2. 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091)

【理论探讨】

刘完素妇科学术思想初探

李 丽1,杜惠兰2△

(1. 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 050017; 2. 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091)

刘完素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中之一。刘完素对妇科的研究主要反映在其所著的《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以下简称《宣明论方》)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出了妇科疾病的诊治原则并载方62余首。刘完素对妇科疾病的研究深刻反映了其“主火论”思想,以“六气皆能化火”的学说阐释了对妇科疾病的诊治原则,同时强调肝脾肾在女性不同阶段的重要性,提倡因人因时制宜,而且还对中医辨证施治有独到见解并主张法不拘古。在月经病、带下病、胎产病的治疗中灵活应用四物汤,以其四物因时、随证加减对妇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妇科;学术思想;刘完素

在《宣明论方5妇人门》中,刘完素讨论了经带产后及妇科杂病的辨证治疗,载方22首;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中,又提出了妇科病诊治的基本原则和四物汤的临床应用,并强调了带下病为湿热之患的病机及治法,载方40余首[1]。刘完素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妇科都有很大贡献,尤其是他的革新思想更值得称颂。兹就刘完素对妇科的学术思想及诊治经验作一阐述。

1 妇科学术思想特色

1.1 以火热之说驳温补之论

刘完素受运气学说的启发提出火热论,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的过程中皆能化生火热,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这就是“六气皆能化火”学说。他对妇科疾病病因病机的论述,也充分反映了“主火论”的学术特色。

1.1.1 论月经病 因其在《宣明论方》中主张:“以妇人月水,一月一来如期,谓之月信,其不来,则风热伤于经血,故血在内不通。”治疗上则先泻心火,使血自下,故用药多以四物汤加芩连以清火凉血为主[2]。

1.1.2 论带下病 刘完素依据六气化火的理论,认为带下的产生皆由湿热郁结带脉,热极则反生为水,而致津液涌泄,赤白带下[3],所以主要以清利湿热为原则,辛苦寒凉药按法治之。

刘完素详细阐明了带下的病因病机,认为世代医家以带下为寒者是错误的,提出带下者任脉之病也。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上颐循面入目。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脐上,其病所发,正在过带脉之分,淋沥,故曰带。”关于病理性带下,在《女科经纶》则提到“由下部任脉湿热甚,津液溢而为。如以火炼金,热极反兼水化。如六月热极,则物反出液而湿润,林木流津。”主张以辛苦寒药,去湿除燥,得郁结开通,使热散而病愈,方以十枣汤下之,后服苦楝丸、大玄胡散调之[4]。

1.1.3 论产科病 刘完素认为,产妇胎死不下的病机是由风热燥涩紧敛,产户不得自然开通所致。“但宜滑胎催生,慎不可取也”。因此,以半夏汤合三一承气汤治疗。在论述产后病时,刘完素认为产后易亡血伤津,加之疼痛紧张而致神狂气乱,兼阴气损虚,邪热太甚,而为诸热证。因此应辨证候之阴阳虚实,切不可以为产后诸虚百损便为虚冷而无热也,误以热药温补。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又说到:“产后世人多用乌金四物,是不知四时之寒热,不明血气之虚与实,盲然一概,用药如此,而愈加增剧,是医人误之耳。”《保命集》中载:“大抵产病天行,从增损柴胡,杂证从加添四物。”这是刘完素提出胎产病的治疗大法。

1.2 强调肝、脾、肾的重要性

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他认为,少女天癸未行,肾气未充,宜助肾气、行天癸、促发育,成年之后天癸既行,精充气盛,则气血调和为要;中年妇女思虑忧甚,情志易乱,故此阶段应以调肝为主;老年妇女先天之精已衰,天癸绝、气血虚,宜调补后天之本,以滋气血生化之源,调补机能。刘完素对肾经、肝经、脾经作用的阐述,为现今研究女性青春、育龄和更年期的生理特色,从中医理论方面提供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1.3 辨证论治,法不拘古

刘完素临证经验丰富,提出诸多治病法则,守法而不泥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载:“然春夏虽从柴胡,秋冬约同四物,药性寒热,病证虚实,不可不察也。”说明刘完素在运用治疗大法时,又十分注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灵活变通。

刘完素还提出治胎产病不可汗、吐、下这一基本原则。对此三禁,产前孕期、产间期及产后久病均当注意遵守这一原则,即“不犯三禁,则荣卫自和而寒热止矣”[5]。因此临证时必应以此法为基准,之后再辨证论治。当出现暴病、实证时,又不应拘于三禁,如产后热入血室者可用桃红承气汤、抵当汤之类;胃坚燥者,大承气汤不可以泻药言之,都是不拘三禁的例证[1]。

1.4 张子和、朱丹溪对妇科学术思想的发展

继刘完素后,张子和与朱丹溪都程度不同地吸收刘完素之学并加以发挥,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妇科学术思想,同时也为河间学派在妇科领域打开了崭新的局面。

张子和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时善于将攻邪之法联合应用,大多是先把吐法作为第一步,下一步多是下法,在经吐泻之后必然要配合其他治法,或清或补以达“邪去正安”之境,尤其是用攻下之法先治“虚性经闭”的夹邪,对现代临床治疗思路有新的启发[6]。

朱丹溪治疗妇科疾病从痰论治者甚多,如妇人经水不调、带下、不孕等均有收效。他认为妇科病中多见瘀痰、湿痰、热痰、虚痰,治疗从痰着手,随证治之。朱丹溪倡湿热相火之说,痰湿多并火热,热痰下注,伤及任带,而致带下及胎动不安,用清热化痰之法治之[6]。

2 用药特色

刘完素是寒凉派的代表,他用气化理论阐述药性,把中药药理学提升到更高层次,认为药之功效在于“气化”,因气味而成其性,如诸病主火,药主苦寒,本于运气。在论治上,主张根据何气主病而用何气之药治之。他曾著有《素问药性》一书论述气化之药性,不仅如此,他的气化药性论得到张子和、李杲等人的共鸣,并发展为五味五性的药性理论[7]。

在妇科治疗用药中,刘完素治疗胎漏的二黄散用熟地黄配生地黄[8]。生地黄性凉而有寒,善于滋阴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补血生津,滋养肝肾,二药伍用共奏滋阴补肾、补血生血、清热退热之功;治妊娠腹痛的当归地黄汤则以熟地黄配当归[8],熟地黄甘而微温,功能补血滋阴疗虚损,当归辛甘性温,为血中气药,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二药相伍一走一守,为补血活血、调理冲任必用之品;治疗产前胎不动而下坠的立效散却又以当归伍川芎[8],当归与川芎配伍是临床常用的养血活血药对,具有养血补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大凡血虚血瘀之证均可选用,尤为血虚兼血瘀者所宜。

3 彰在四物

3.1 刘完素论四物汤

刘完素认为肾心肝脾四脏和妇科疾病关系密切,四物汤中4味分属四脏,补血和血理脾治风[2],自然成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主药主方。刘完素对妇科病既重视因时制宜又强调辨证论治,也正是其运用四物汤的特点。

一是注意随四时的变化和相关脉证来增损4味药及药量[1]。刘完素认为,妇人四季及常见病均可用四物汤加减调治,运用五行理论对此说明[6],故在四物汤的运用中春季可重用川芎,因川芎味辛温,入肝经,具有升散之性,可制春季肝木过旺之头痛脉弦;夏季可加重白芍用量,因其能加强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作用,以治夏时洪脉、泄泻之证;秋季可加重熟地的用量,熟地味甘微温可滋阴补血,加强四物汤用量可疗秋季涩脉和血虚证;冬季可加重当归的用量,因其味甘辛温入脾经,善止血虚血瘀之痛,且可散寒治脾经虚寒之证[9]。同时,根据四季变化加减,春防风四物加防风倍川芎;夏黄芩四物加黄芩倍芍药;秋天门冬四物加天门冬倍地黄;冬桂枝四物加桂枝倍当归[10]。因春季加防风以祛风解表,祛春季之邪风,助川芎之力而祛风止痛;夏季加黄芩以清热燥湿助芍药之力治下痢;秋季加天冬入肺肾,既可作引经药又可助倍熟地之滋阴润燥之力;冬季加桂枝借其温经通阳之力,温通血脉,助当归散寒通脉,温养周身[9]。二是随证增损四物汤的经验。血虚而腹痛、微汗而恶风加黄芪、桂枝为腹痛六合;如风虚眩晕加秦艽、羌活为风六合;如气虚加厚朴、陈皮为气六合;发热而烦、卧不能安者加黄连、栀子为热六合;虚寒脉微加干姜、附子为寒六合;中虚、身凉微汗加白术、茯苓为湿六合。另外,刘完素还拟订出八物汤治疗妇人经事欲行、脐腹绞痛证[1]。

3.2 四物汤的现代研究

四物汤是补血活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正如《成方便读》所言:“一切补血诸方,又当从此四物而化也。[11]”现代医学对于四物汤治疗妇科病的认识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补血是四物汤的基本功效之一,四物汤对于急性失血状态下的动物有促进红细胞增生作用。四物汤的“补血”机制可能涉及造血干祖细胞、细胞因子、红细胞膜ATP酶、微量元素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12],这为临床治疗产后失血、崩漏等提供了依据。活血是四物汤的基本功效之二,杨丽媛等[13]运用四物汤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临床治疗有效率92.0%。有研究表明[14],四物汤萃取物可调节卵巢表面上皮细胞株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mRNA表达量,由此推断出四物汤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实现其补血调经功效。四物汤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基本方,实践中只要谨守“四物归地芍川芎,营血虚滞此方宗,血家百病俱可治,临证之时在变通”之训,临证遣药便能游刃有余[15]!

综上所述,刘完素对妇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强调“火热”的致病机理,重视女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同时又强调辨证论治,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对后世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任春荣, 于克慧. 刘完素与妇科[J]. 陕西中医函授, 1998(2): 6-7.

[2] 郭瑞华. 刘完素妇科学术思想特色[J]. 吉林中医药, 1995,16(1): 1-2.

[3] 叶知锋, 施云福, 蒋军. 金元四大家治疗带下病特色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11): 1415-1418.

[4] 宋乃光. 刘完素医学全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5] 朱星, 王明强. 河间学派三大家产科学术思想探微[J]. 西部中医药, 2012, 25(2): 50-52.

[6] 张娟. 金元四大家妇科学术思想[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3): 70-71.

[7] 孟庆云. 刘完素医学思想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22(3): 1-7.

[8] 魏飞跃, 尤昭玲. 妇产科药对发展史略[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 20(8): 464-466.

[9] 蔡洁莹, 于雷. 刘完素论四物汤之我见[J]. 交通医学, 2001, 15(3): 336.

[10] 王阶, 王永炎, 杨戈.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式[J].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1): 6-11.

[11] 窦永起, 杨明会. 成方的临床应用与衍化方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21(1): 19-21.

[12] 潘艳秋,陆启滨. 四物汤类方治疗血虚证月经病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5): 645-647.

[13] 杨丽媛, 张琳. 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7): 1313-1315.

[14] 廖芳仪, 陈建霖, 张瑛玲,等. 四物汤对永生化卵巢上皮细胞株I0SE的GnRH mRNA表现量的影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3(3): 60.

[15] 杨明会, 高月, 窦永起,等. 四物汤的临证用药配伍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 22(4): 222-224.

R271

A

1006-3250(2017)10-1360-02

李 丽(1990-),女,江苏徐州人,医学硕士,从事生殖内分泌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杜惠兰,E-mail:duhuilan@163.com。

刘完素,字守真,河北河间人,后世又称其刘河间,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金元四大家中的首位医家。

2017-04-18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四物汤妇科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避短扬长”思路开展科研攻关创新实践——许其凤院士学术思想侧记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