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德西辨治冠心病经验

2017-01-16曾垂义毛德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阳心气薤白

曾垂义,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郑州 450011)

【临床基础】

毛德西辨治冠心病经验

曾垂义,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郑州 450011)

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以“阳微阴弦”定冠心病“本虚标实”病机,认为冠心病多虚实夹杂证候。临床上选方用药有自己独到见解,遵古而有突破,如根据心气亏虚程度不同选用不同参类,以宽胸丸治疗胸痹寒凝心脉证,以真武汤治疗心阳不振胸痹,以消瘰丸治疗三高引起的冠心病。同时根据冠心病的病机,历代医家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五参顺脉方治疗冠心病,该方以益气养阴为基础,兼有活血、理气、化湿、安神等功效,以原方或加减方治疗各证型冠心病效果显著。

冠心病;病机;方药;毛德西

毛德西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长期的临床一线工作中,临证思路开阔,善治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及内科杂症。临床善抓主症抓主方,用药简而周全,疗效显著。本文就毛德西教授在冠心病方面的诊治经验作一简述。

中医尚无明确冠心病病名,据其症状表现属于中医“心痹”“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症状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汉5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在理论及治疗上做了较全面的论述。《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古今医鉴》《辨证录》《临证指南医案》《类证治裁》等均有“心痛”“胸痹”等专篇论述。如《圣济总录·心痛统论》曰:“心痛诸候,皆由邪气客于手心主之脉。”并论述了心痛的各种证候,如发阵痛,痛引喉,心背相引,腹胀归于心,心间痛、动作愈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等,即心绞痛的典型与非典型表现。

1 “阳微阴弦”定虚实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后世把“阳微阴弦”作为胸痹心痛的病机依据,其中的阴阳有从寸尺脉论述,有从浮取、沉取论述,但总义均归阳虚阴乘,也就是本虚标实。心居上焦为阳中之阳,生理主动,病理状态时为阳气虚弱或阳气被遏,易被阴寒侵袭。毛德西认为“阳微阴弦”非单纯虚,亦非单纯实。虚为心气、心阳、心阴、心血亏虚,而以心气亏虚为主。心气亏虚乃是导致心阳不振、瘀血等病理现象的基础。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可产生心脾气虚、心肾阳虚等其他虚证。所以从理论上讲,所有冠心病的虚证都可从“阳微”发挥,实则是对胸痹心痛实证的概括,包括血瘀、痰浊、寒凝、气滞等因素,这些都是有形或相对静止之物,总属“阴邪”,阴乘阳位、胸阳不展、心脉痹阻而发胸痹心痛,即“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2 选方用药有讲究

毛德西遣方用药不破常规而有自己的经验,选方用药依据为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各组方的深入分析及药性的差别等。临床中根据本病的病机及当代社会的特点,从单味药的应用及组方都体现了他对冠心病的不同领会及独特见解。

2.1 虚有参差不同

毛德西临床常用生脉散合冠心二号方治疗冠心病,但对于心气亏虚程度的不同选药亦有差别。普通心气亏虚常用党参,气阴亏虚多用太子参、西洋参、黄精等,而对心气衰者用红参,对心气欲脱之重症则用移山参。党参甘平,为健脾益气常用之药,药性平和、药材广、价格低,适用于广大普通气虚患者;红参为参的熟制品,性味甘温,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之特点,适用于气虚较重者;移山参为野山参移植品种,为珍稀药材,其甘温具有补虚救脱、大补元气等功效,药用价值高,对气虚欲脱之重症为首选之药;太子参、西洋参等性味甘平,无大寒大热之痹,体润性和,补气生津,适用于气阴亏虚之人。

2.2 多方化裁组新方

对于痰浊痹阻胸阳之证毛德西不局限于栝楼薤白一方,而化裁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组合栝楼薤白合剂(全栝楼、薤白头、清半夏、嫩桂枝、炒枳实)化痰降浊、宣痹通阳,实则体现了痰浊从温化、气化祛水湿的理论。

2.3 寒凝心脉寻宽胸

对寒凝心脉之证,毛德西以宽胸丸(荜茇900 g,高良姜、延胡索、檀香各450 g,细辛150 g,冰片30 g制丸)治之,取温中散寒、芳香开窍、理气止痛作用。他认为该方各药物多具有挥发油,其辛香走窜,作用迅速,能速达病所驱散寒邪,发挥药效。方中荜茇辛热有散寒止痛功效,能直驱寒邪、温中止痛,用量较大为君药;高良姜辛热、散寒止痛,与荜茇功效相似,助荜茇温阳散寒止痛为臣药;延胡索辛温、活血行气止痛;檀香辛温、行气活血;细辛辛温、散寒止痛;冰片辛凉、通窍止痛,共为佐使药物。全方芳香温通、散寒行气、活血开窍、通络止痛,对寒凝络脉之胸痹心痛尤为适宜。

2.4 心阳不振用真武

毛德西认为,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胸痹病心阳不振必以心肾阳气不足为主。心阳温运血脉,肾阳温化阴精,心阳虚则血脉滞而不流,肾阳虚则阴精凝而不化,均可使血脉痹阻形成胸痹。以真武汤扶阳抑阴,温通经脉,方中附子为温阳之要药,用量可随证增损,因人而异,用至30 g者要先煎2 h,一般用量也要先煎30 min以上,但不可不用,舍此心肾之阳难以复原。

2.5 古方新用消瘰丸

毛德西临床还以消瘰丸治疗三高引起的冠心病。 《医学心悟·瘰疬》言:“瘰疬者肝病也,肝主筋,肝经血燥有火,则筋急而生瘰。”认为三高引起的血管狭窄,临床如表现舌质紫暗、舌下脉络迂曲、粗张,与“筋急”颇为相似。消瘰丸主治痰火凝结之瘰疬,痰火凝结与现代高脂饮食、高盐饮食、高糖饮食、压力过大、肥胖等血管狭窄之病因病机相似。血管狭窄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中医亦可归痰核、结块等,与消瘰丸主治相似。故可以消瘰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之血管狭窄,取贝母化痰散结、玄参凉血散结、牡蛎软坚散结之用。

3 权衡病证拟新方

毛德西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根据冠心病虚实相见、寒热错杂、痰瘀互结、心胃同病、心胆同病的复杂特点,或兼见腑气不通、肺气失肃、脑络阻塞,既可以表现为“至虚有盛候”,又可以表现为“大实有羸状”。通过长期临床探索拟定1首经验方,名为五参顺脉方,方由西洋参、丹参、三七参、沙参、苦参、赤芍、山楂等组成。该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利湿化痰、安神定悸、调整阴阳等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具有强心、扩管、抗血栓、抗凝、降脂、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临床适用范围较广。本方最早来源于孙思邈《千金翼方》,原方名“五参丸”,由人参、沙参、苦参、玄参、丹参组成,治疗心经虚热、不能饮食、食即呕逆、不欲闻人语等。后参照国医大师张镜人经验方“四参汤”及国医大师李济仁、颜德馨、张学文等医案中“五参丸”的使用,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及一些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最终拟定此方。

毛德西在此方“补气养阴、活血化瘀”基本原则指导下,兼化浊、理气、止痛、定悸于一体,针对不同患者的证候加减运用,就不会有大的偏差。临床胸闷甚者加薤白,汗多加地骨皮、五味子,畏寒肢冷加桂枝、附子,便秘加生白术、全栝楼,睡眠欠佳加黄连、肉桂,舌质紫暗甚者加桃仁、红花。

R541.4

A

1006-3250(2017)10-1408-02

△指导老师

曾垂义(1975-),男,河南固始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2017--

猜你喜欢

心阳心气薤白
标点符号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薤白 白薤露中肥
中年养生话薤
调治便秘药膳两款
暖“心气”,聚“人气”,接“地气”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