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作用分析

2017-01-16汪素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多普勒彩色下肢

汪素莉

(沈阳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作用分析

汪素莉

(沈阳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 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自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进行彩超检测,对比分析彩超检查与临床病理学确诊的结果。结果 经过临床确认诊断的50例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中,其中经彩超检测出48例患者,符合率为96.0%,含有2例误漏诊,误漏诊率为4.0%。比较彩超检测的结果和临床确诊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经过彩超检测的结果显示出慢性期以及急性期的患者血流信号、管壁、回声均发生异常,但是出现的程度不同。结论 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进行临床诊断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高,经济性强,患者依从性佳,值得进一步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龄在24~83岁,平均年龄为(55.7±4.6)岁;患者的病程在6 d~2.1年。下肢疼痛、肿胀和端肤色发绀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致使患者发病原因包括外伤手术史16例,长年卧床史13例,心力衰竭史9例,下肢静脉曲张5例,肿瘤史7例。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检查仪器使用的超声诊断仪为philips IU22,探头的频率为5.5~10 MHz,具体方式为:患者下侧肢体外展,在进行实际检测的时候,将彩超探头以髂静脉反向穿至远端。对静脉纵轴和横轴实施多次扫描,在对患者的髂静脉和股静脉实施临床检查的时候,患者需要仰卧,检查腘静脉时,病患呈俯卧,检查径部静脉时,患者仰卧。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的观察并且记录患者的管径、管壁的厚度以及出现血栓的情况。观察记录远端血管的充盈情况通过采取乏氏实验以及探头加压实验[2]。

1.3 观察标准:①参照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对患者的多普勒彩超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其中包含了慢性期与急性期的双侧下肢各项检查情况。②全面分析多普勒彩超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的方式计算,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的方式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统计彩超检查结果:经过临床确认诊断的50例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中,其中经彩超检测出48例患者,符合率为96.0%,含有2例误漏诊,误漏诊率为4.0%。比较彩超检测的结果和临床确诊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彩超结果:①慢性期患者17例,在此其中12例患者的血流信号弱,管腔规格处于常规状态或者变小。11例病患的关管壁外径增加,和血栓接线相对模糊,呈现为强回声,7例患者实施乏氏检查,证实存在部分血液反流现象。②急性期患者例数共计33例,在此其中14例为非完全性闭塞,其余为完全闭塞,经分析可见,非完全闭塞者存在血流信号,只是血流信号较弱;部分患者出现管腔闭塞情况;病患血管壁正常,与血栓边界清晰,回声呈现为低回声,实施加压实验,发现远端存在线状血流,在完全闭塞时不存在血流信号,患者管腔完全闭塞,无血管壁增厚现象,血管管壁与血栓没有明显的分界。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表现在患肢疼痛、压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其主要是由于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及高凝状态所导致的,正因如此,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大多为老年,长时间卧床,且为2型糖尿病者。

3.1 下肢静脉血栓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阻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上主要有下肢肿胀、疼痛和肤色发绀等症状。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属于老年人群,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特别是经过手术后长年卧床和肥胖等原因导致的。临床上能够发现及时并且给予诊断对于预防病情恶化有着重要作用。彩超作为一种辅助检测方式,其临床验证效果非常明显,在检测下肢静脉血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彩超非常安全可靠并且操作非常方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高准确率的诊断,对于及时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具有突出作用。一般正常人的下肢静脉血液流动快,回声强且无阻塞;管壁无增厚现象;在探头挤压血流时会发生暂时性的中断[3]。

3.2 从误诊病例上来看,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BMI指数过高,下肢浮肿,股静脉与腘静脉处在比较深的位置,这样就加大了探测难度,经常会出现不能正确显示血流信号的情况,不能准确判断血流畅通情况[4]。这时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可以通过使用低频探头进行检查;早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管径较宽,回声比较明显,极易造成混淆;很多干扰因素对于间断性检查结果造成显著影响,进而出现假阴性结果,患者小腿之所以出现肿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静脉血栓,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一些患者甚至缺少典型临床症状,这一点主要体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与青壮年中,因此医师在对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必须注意其小腿肌间静脉是否存在血栓,以免造成漏诊。

这就要求我们在在检查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尤其是对于体型肥胖以及一些早期患者需要通过增加加压探测[5]。此次研究有误漏诊患者2例,其中1例是下肢肿胀患者,而另外1例是体型肥胖患者。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检测中与临床上结合病理组织学的诊断结果相比较,符合率极高,具体总符合率达到96.0%,而误漏诊率仅仅4.0%,本实验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差距不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异性强,患者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1] 王士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26-28.

[2] 王春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3-115.

[3] 何玉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2,2(31):324-326.

[4] 陈淑臻.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43-45.

[5] 张娜,刘琳.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原医刊,2007,34(4):35-36.

R445.1

B

1671-8194(2017)13-0112-02下肢静脉血栓作为临床上常见的阻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上主要有下肢肿胀、疼痛和肤色发绀等症状。如果患者在第一时间没有得到治疗,其病情有可能出现恶化现象,严重者演变为血栓后综合征,最终演变成肺栓塞疾病[1],给患者带来痛苦,如性质恶性,可能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危害。临床上经常用到超声检测作为辅助诊断,在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血栓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临床检查,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猜你喜欢

多普勒彩色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