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径式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017-01-16任德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护士长合格率合格

任德玲

(通化矿业集团总医院妇产科,吉林 白山 134000)

路径式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任德玲

(通化矿业集团总医院妇产科,吉林 白山 134000)

目的 分析路径式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以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常规管理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以路径式管理进行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式管理阶段),分析两阶段护士长工作完成情况、护理质量合格情况、问题整改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结果 路径式管理阶段护士长工作按时完成率、护理质量合格率、存在问题整改合格率及患者满意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管理阶段,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路径式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路径式管理;护理管理;质量控制

在临床治疗中护理质量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直接影响,现阶段人们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医院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中心来开展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本文主要对比分析常规护理管理与路径式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8个科室作为研究科室,科室护理管理人员及护士共70名,由这70名工作人员组成一个研究小组,根据医院护理要求及护理理念制定护理路径管理表。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称为常规管理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实施路径式管理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称为路径式管理阶段。

1.2 方法:由我院28个科室70名护理管理人员及护士组成研究小组,根据路径式管理方法及思路为其定制护理管理路径表,将每月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人员安排、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以及完成情况进行详细安排。将常规管理阶段及路径式管理阶段相关资料进行对比,以便进行效果评价。

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内容:每月月底在规定时间内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对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后在医院质量通报表中反映出来进行整改,对未进行问题分析、无整改措施及管理缺失严重科室实施处罚。

路径式管理模式主要内容:根据研究小组制定的工作路径表开展护理工作,主要包括每月工作路径表及每月质量管理路径表。护理管理小组组长及成员按照质量路径表内容对管理质量进行检查,每项内容均有详细的考评标准。其中病房管理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护理安全考核评分标准、护理服务考核评分标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消毒隔离管理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危重患者质量管理考核评分标准以及“药、物品”管理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等满分均为100分。对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路径表实施整改。采用科室自查、片区检查以及护理部检查等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质量分析讨论、整改措施及总结、评价。

1.3 评价标准[2]:①护士长工作完成情况。管理工作完成总分为100分,≥90分可视为按时完成;②护理质量管理合格情况。护理质量管理共包括7个项目,各项最高分均为100分,其中一类科室≥93分,二类科室≥94分,三类科室≥95分为合格;③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根据具体问题设置不同的整改时间,做到及时整改,评分为100分可视为整改合格。④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总分为100分,一类科室≥95分,二类科室大于等于≥96分,三类科室≥97分可视为达标。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均数(x-±s)、百分比(%)表示,且分别用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8个科室不同阶段护理管理质量情况分析,路径式管理阶段:护士长工作按时完成科室28个,按时完成率为100%(28/28);护理质量合格科室27个,不合格科室1个,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6.43%(27/28);1个不合格科室经整改后合格,整改合格率为100.00%;患者满意达标科室28个,达标率为100%(28/28);

常规管理阶段:护士长工作按时完成科室21个,未完成科室7个,按时完成率为75.00%(21/28);护理质量合格科室22个,不合格科室6个,护理质量合格率为78.57%(22/28);6个不合格科室经整改后5个合格,整改合格率为83.33%;患者满意达标科室20个,不达标8个,达标率为71.43%(20/28)。路径式管理阶段护士长工作按时完成率、护理质量合格率、存在问题整改合格率及患者满意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管理阶段,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院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质量是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采用哪种质量控制模式来提高护理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成为了医院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点内容[3]。临床路径是现代医院护理管理中病种质量管理的新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4]。

医疗质控作为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其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护理质量控制是医疗质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护理路径系统在医疗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取得了理想效果。路径式管理属于用过程管理、系统管理等科学手段成立的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模式,是新兴临床诊疗规范化管理方式,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主要作用就是规范医疗工作及护理工作[5]。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与管理学一般规律符合,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并与本院结合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在本次研究中,路径式管理阶段护士长工作按时完成率、护理质量合格率、存在问题整改合格率及患者满意达标率分别为100%、96.43%、100%、100%;常规管理阶段护士长工作按时完成率、护理质量合格率、存在问题整改合格率及患者满意达标率分别为75.00%、78.57%、83.33%、71.43%,两阶段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路径式管理属于一种低耗、高效、标准化、程序化且具有预见性及计划性的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路径式管理,可促进护理管理目标、方法以及时间管理更加规范化、具体化,以便于医院管理者可及时发现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查找原因给予合理管理,使管理者更加容易控制医院全面管理质量,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6]。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路径式管理,不仅将护理检查结果作为重点,同时还重点关注管理流程及持续改进进程,可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及程序化,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综上所述,路径式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临床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 冯晓薇,吴仙蓉,向美焕.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71-72.

[2] 李小莉.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重庆医学,2011,40(19): 1970.

[3] 顾亚琴,陈黎.临床路径式管理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2):2558-2560.

[4] 向萍,谭益云,蓝灿.临床护理路径式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67.

[5] 李娟.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284-285.

[6] 蒲亨萍,汪晓媛,江湖.路径式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探索[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21.

R47

B

1671-8194(2017)13-0253-02

猜你喜欢

护士长合格率合格
护士长领导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评判性思维与领导力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